400-915-1135
定制手机壳小程序推广文案(微信小程序手机壳定制)

定制手机壳小程序推广文案(微信小程序手机壳定制)

发表日期:2022-11-07 16:00:35   作者来源:众诚企业建站   浏览:43


个性手机壳制作如何推广

做这样的推广,建议楼主你了解下老榕树广告联盟,目前为止,在市场上一直都做得不错,老榕树广告联盟,系统性能稳定。缓存机制,在缓存中保存数据,操作常见动作,大量减少对数据库的增加,删除频繁的操作,稳定性、安全性、速度上表现都非常优秀。交换广告,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广告主发布广告和站长投放广告可相互转换,可以把投放广告挣到的拥金自动转换为自己网站发布广告,不花一分钱也可以发布广告让其它站长来投放你的广告,省去与其它站长交换链接的麻烦。
“老榕树广告联盟”做好的推广找好的联盟,楼主赶快了解下老榕。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对象亲手做的手机壳怎么发朋友圈

以一些优美的文案和浪漫的话语加上图片发圈
例如:不是因为天空漂亮,而是因为身边有你,纪念你的第一次手工。
.一个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找对了人,他纵容你的习惯,并爱着你的一切!
.等到所有风景都看透,我会陪你看细水长流。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点击【朋友圈】;点击右上角【相机图标】,点击【拍摄】或【从相册选择】,按一下【拍摄键】是拍照片;长按【拍摄键】是录视频,拍好或录好后点击【勾】即可进入发布对话框如果点击的是【从相册中选择】,那么只要选择需要发布的图片或视频,点击完成即可进入发布对话框输入文字信息点击右上角【发表】即可完成朋友圈动态的发布(如果需要带上位置信息,可以在发布对话框底部设置)。



绵阳哪里有定制手机壳的?

步行街大观园那



我的手机壳丢了,本来打算在路边买一个的朋友都建议我去定制一个手?

网上就有,但是有点小贵,如果你要外形不同的更加贵,别人要重新做模子,如果你就需要壳子上的图案不同的话就很便宜了,你只要自己选一张你自己创作独一无二的图片给对方给你弄弄就行了,有的是贴图的,有的是在壳子上喷涂的,制作工序就不知道了,贴图的就便宜,喷涂的就贵点。



想把手机壳广告做到抖音上去,怎么做?

可以在抖音录制跟 手机壳相关的视频啊,进行推广



能够体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广告语,简单明了,思路新颖的~

会当临绝顶,共享高峰景!



网友:定制手机壳小程序推广文案

作为快递收件人的身份,气泡膜(又称泡泡纸)简直是司空见惯的日常品,卖家包少几层气泡膜都能引起我们的焦虑。

即便不寄件、不搬家,光挤气泡纸上面的泡泡,听到「噗」的一声,心情也能舒缓不少——这可是科学家经过研究证明的现象。

不过,现年 65 岁的气泡膜,在一开始却是一件无人问津的「失败产品」。

然而在当下,改进技术后的气泡膜不再可以挤破,都能让世界首富马斯克直呼:「这显然是世界末日的征兆!」

▲ 马斯克. 图片来自:Metro

偏偏有个设计工作室,把用来包装物件的气泡膜作为灵感做出了好几款产品,包括手机壳、游戏手柄、键盘、行李箱,而且「气人」的是,这些「气泡」挤不破!

包装「产品」的它,成为要被包装的「产品」

今年年初,名为 Air Type 的键盘在网络上火了起来。这还不是实物照片,仅是逼真的 3D 渲染图,足以让一众网友惊呼。

▲ Air Type 键盘. 图片来自:Yanko Design

产品名称 Air Type 将这款键盘最大的特色指了出来——「在空气中打字」。键盘上每个键帽都有类似于气泡膜泡泡的表层,当手指碰触到按键的时候,手感好像摸到了软软的气泡膜。

这些带有弹性的键帽,并不是为了让你挤破舒压(事实上这些充气表面非常牢固),而是为了提升舒适感——对于长时间打字的人,如果能够「在空气中打字」,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被戴尔笔记本电脑键盘按键伤到手指的 Yanko Design 编辑 Gaurav Sood,还许愿希望有生之年,这个设计工作室可以将这款设计实现出来。

▲ Air Type 键盘. 图片来自:Instagram @design_burger

键盘的整体外观也相当简约干净,全透明的底座上,同样全透明的 3 个组件以螺丝结构与表层的充气键帽连接。如果旁边放上一台 iMac,还会以为这就是苹果自家的设计。

这款键盘背后的设计工作室是 Running Guy,由坐标伦敦的产品设计师 Philipp Pisarevskiy 主导。

这个工作室随后还以日默瓦行李箱作为原型,设计出已经有气泡膜包好的金属行李箱。要是这款行李箱可以生产出来,以后再不用担心行李箱摔坏了。

▲ 气泡膜概念行李箱. 图片来自:Instagram @running_guy_studio

回到这系列充气产品的最初设计,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像气泡膜。

第一款充气产品设计是游戏手柄 PlayStation AirShock,机身采用充气式设计,将必要的控件和蓝色 LED 包裹了起来。

▲ PlayStation AirShock 游戏手柄. 图片来自:Behance

扁平运输的它,通过对设备背后的喷嘴充气,可以膨胀至适合使用的大小。触感舒适的同时,输了游戏的时候还可以摔一下,反正摔不坏。

从背面看这个游戏手柄,与充气颈枕有几分相似,说不定未来还能将游戏手柄和充气颈枕两样不搭噶的东西可以做成一款产品。

这款设计背后的赞助商也不可小窥,是来自德国的游戏手柄公司 Shootshoots,在架产品不多,专注于依照客户特殊要求的定制游戏手柄设计。

不过 Philipp 自己最满意的设计,必定是气泡膜 iPhone 手机壳,这也是这个气泡膜系列里唯一做出可供生产量化实物原型的设计。

▲ 手机壳 3D 渲染设计图. 图片来自:Behance

为了做出这个手机壳,Philipp 可费了不少功夫。撇去前期准备和过程研究不谈,光制作原型就做了 5 个迭代版本。

▲ 手机壳制作过程. 图片来自:Behance

第 1 个版本的方法跟气泡膜的加工方式有点相似,以热空气做成成型关键,不过做出来的质量一般般。

▲ 第 1 个版本(图左)和第 2 个版本(图右). 图片来自:Behance

▲ 第 3 个版本(图左)和第 4 个版本(图右). 图片来自:Behance

接下来,新工具、新方法逐步尝试,逐渐提高精准性、牢固性,并缩减耗时,最后在第 5 个版本做成了足够好到可以生产的高品质版本。

▲ 第 5 个版本. 图片来自:Behance

对于这款心爱设计,Philipp 甚至还在 Instagram 发文最后来上一句——「顺便说一句,优衣库想要合作吗?」

找准定位,失败产品秒变最佳发明

看似外物皆可「包」的气泡膜,一开始却压根不是为了包装而设计的。

1957 年,两位美国工程师——阿尔弗雷德·W·菲尔丁 (Alfred W. Fielding) 和马克·查万尼斯 (Marc Chavannes) 发明设计了一种立体纹理墙纸。

▲ 贴在天花板上的气泡膜. 图片来自:Mental Floss

为了制作这种墙纸,他们还特地开发了一种机器,去制作有纸张背衬的塑料壁纸。结果这台机器只能制造出包裹着一个个小气泡的塑料片,这就是今天气泡膜的前身。可惜,这款新壁纸推出市场后,几乎无人问津。

▲ 发明气泡膜的阿尔弗雷德·W·菲尔丁 (Alfred W. Fielding) 和马克·查万尼斯. 图片来自:Sealed Air

▲ 生产气泡膜的早期机器. 图片来自:Sealed Air

他们并没有放弃这项发明,在 Fielding 的妻子(同时也是一名专利专家)的帮助下为机器和工艺都申请了专利。

因为这种新材料重量轻而且绝缘性能好,气泡膜作为温室用的保温材料再度推出,不过再次失败了。

▲ 用作温室保温材料的气泡膜. 图片来自:Mental Floss

无论是墙纸,还是温室绝缘材料,当时的市场都已经非常成熟,没有绝对优势、看起来也不高级的气泡膜自然当不了「后起之秀」。

不过两次的失败并没有让这两位工程师失去信心,他们依然在 1960 年成立了希悦尔公司(Sealed Air Corporation),并为气泡膜创立了品牌 Bubble Wrap,后来气泡膜的英文命名也直接用了品牌名 Bubble Wrap。

▲ 气泡膜专利图稿. 图片来自:Smithsonian Magazine

直到气泡膜诞生 3 年后,公司内部的营销专家 Frederick W. Bowers 才为这项发明找到了合适的定位——有着绝佳缓冲作用的包装用材。

恰逢 IBM 推出新产品——IBM 1401,当时称为计算机行业的福特 T 型车,不过这台计算机既昂贵又容易摔坏,运输成了 IBM 当时头疼的大难题。Browns 代表公司找到 IBM,在一番包装的演示下,IBM 立马被打动,成为了希悦尔公司的第一个大客户。

▲ IBM 1401. 图片来自:Ken Shirriff’s Blog

此前,包装易碎物品会用报纸、木屑和马毛。你能想象计算机被埋在木屑和马毛堆里面吗?即使单纯用报纸也不是个好主意。

当时的报纸油墨固色程度非常欠佳,经常会蹭到产品上,因此收到产品之后去除墨水污迹成了那个年代收件人的「家常便饭」。

▲ 图片来自:Antiquere Storers

恰好当时 IBM 1401 非常畅销,在 1960 年代达到一万台的销量——这几乎是当时全世界计算机数量的一半。

气泡膜也随着这台计算机走到了全世界各地,中小型包装公司很快就接受了这项新产品,并夸赞为「天赐之物」。

▲ 图片来自:Giphy

不断增长的订单却并没有让希悦尔获得盈利,因为两位公司创始人沉迷于研究他们的发明,在经营公司的事情并不上心。直到 TJ Dermot Dunphy 在 1971 年成为希悦尔的 CEO,问题才有了显著改善,气泡膜也发展成了体系庞大的包装用品家族。

▲ TJ Dermot Dunphy 在职期间推出气泡膜做的泳池盖. 图片来自:Daisy Pool Covers

TJ Dermot Dunphy 任职的第一年,公司年度销售额为 500 万美元,到了他离职的 2000 年,这个销售额数字变成了 30 亿美元。

▲ TJ Dermot Dunphy. 图片来自:nj.com

如今的希悦尔公司已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发明气泡膜的两位工程师也与爱因斯坦一起跻身美国发明家名人堂。

2010 年之后的两项创新发明,也让气泡膜最显著的 2 个问题得到可行的解决方案。

从商家的角度,气泡膜因充气后体积庞大,远距离运输费用很高,即使摆在仓库里也会造成仓存成本过高。

因此在 2015 年,希尔悦公司推出新产品 iBubble Wrap,以扁平状态交付,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用定制的泵充入空气。这款新产品在运输中占用的面积是传统气泡膜 1/50。

▲ 气泡不能挤破的 iBubble Wrap. 图片来自:华尔街日报(WSJ)

不过,充气后的 iBubble Wrap 不同于传统的气泡膜,那些气泡是不能挤破,这让喜欢挤气泡膜的粉丝们大为失望。

▲ 新产品 iBubble Wrap(图左)和传统气泡膜(图右)的比较. 图片来自:华尔街日报(WSJ)

从用户的角度,传统气泡膜打包起来还是挺费事费力的,还要配合工具使用。

在日本以制造和销售气泡膜闻名的川上产业株式会社,在 2021 年推出可以徒手撕开的方形气泡膜 Spa Spa。设计师 Koji Sato 和 Atsuhi Yokoi 凭着这款革命性设计,获得了当年的 GOOD DESIGN 奖项。

▲ Spa Spa 气泡膜的使用方法. 图片来自:Designboom

因为网格状的方块外观,这款气泡膜在测量上也很有优势,这自然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包装浪费。而且,这款气泡膜也变得更加环保,大概 80% 的部分是可回收的。

▲ Spa Spa 气泡膜. 图片来自:Designboom

气泡膜背后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

气泡膜不仅自带巨大的商业价值,还因为挤压气泡的悦耳嘭嘭声中,逐渐挖掘出更多的商机,是不可多得的潜力股。

光是挤气泡膜这件事情,就发展成了一种文化,被称为 POP Culture(与流行文化撞名字了)。

▲ 图片来自:美国喜剧电影《白头神探 3》

▲ 挤气泡膜的 G Dragon. 图片来自:Giphy

挤气泡膜这件事情,还变成了一项活动和竞赛。在吉尼斯世界纪录网站上,记载了一项最多人同时挤气泡膜记录——2015 年,作为童子军年度露营活动的一部分,现场有 2681 名孩子同时在挤气泡膜。这个记录至今未被打破。

▲ 图片来自:吉尼斯世界纪录

每年 1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被定为全国气泡膜感谢日,以庆祝气泡膜的诞生,通常那一天也会有挤气泡膜比赛。

▲ 全国气泡膜感谢日宣传图. 图片来自:List Of National Days

有没有可能不费力气,同时又很快挤完气泡膜?

设计师 Matt Benedetto 为此设计了一款腰带扣 Burst Your Bubble Belt Buckle™——有点像我们过去用的手摇削笔机,只要用手转动旁边的小圆盘,就可以持续听到气泡膜被挤爆的声音了。这款设计后来入围了「风靡互联网的不必要设计」名单。

▲ Burst Your Bubble Belt Buckle™️. 图片来自:Unnecessary Inventions

想有挤不完的气泡膜?

日本大型玩具供应商万代公司设计出一种钥匙扣配件 Mugen Puchipuchi,按压这个长得像气泡膜的配件,可以发出类似挤气泡膜的嘭嘭声。

▲ Mugen Puchipuchi. 图片来自:ebay

去年另一款像气泡膜的玩具 Pop It 因为居家隔离的疫情背景,以及 Tik Tok 一个热门视频而再次流行,成为当下国外最受欢迎的小玩具。Pop It 分为两面,挤完一面可以翻过来继续,同样可以满足用户想要不断挤气泡的愿望。

▲ 捧红 Pop It 玩具的 Tik Tok 视频. 图片来自:YouTube @Mrs. Bench

▲ Pop It 玩具. 图片来自:华尔街日报(WSJ)

没有气泡膜的情况下,也想感受挤气泡膜的快感?

逼真的挤气泡膜游戏如 Bubble Wrap,在 iPhone 和 Android 的应用程序商店都可以找到。

▲ Bubble Wrap app. 图片来自:AppAdvice

可不可以通过设计,让挤气泡膜更有意义呢?

印有金鱼的气泡膜,印有数字的气泡膜日历,还有以气泡膜为灵感策划的广告应运而生。

▲ 印有金鱼的气泡膜. 图片来自:Behance

▲ 气泡膜日历. 图片来自:Bubble Calendar

▲ 搬迁专家 Crown Movers 的气泡膜创意广告. 图片来自:Behance

气泡膜在艺术领域也表现突出。

艺术家 Bradley Hart 将丙烯颜料注入气泡膜的气泡中,创作出《蒙娜丽莎》《梵高自画像》《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等名画的像素风新版本。

▲ 用气泡膜创作过程. 图片来自:YouTube @On Demand News

▲ 用气泡膜创作的《蒙娜丽莎》. 图片来自:Designboom

同样的方法,如果换成注射液体果冻,还能 DIY 出美美的甜点。短短 26 秒的气泡膜甜点教程视频在 YouTube 上非常受欢迎,逾 83 万观看量,评论点赞量更是相当优秀。

▲ 用气泡膜 DIY 的甜点. 图片来自:Mental Floss

令人惊奇的是,气泡膜在时尚行业的成绩单也相当出色。

有着运动型美女身材的美国演员 Farrah Fawcett 仅仅穿上气泡膜,上了 1997 年的《花花公子》(PLAYBOY)封面。

▲《花花公子》封面上只穿了气泡膜的 Farrah Fawcett. 图片来自:5miles

2010 年,英国本地人 Rachael Robinson 穿着气泡纸制作的婚纱,举办了她的首次婚礼仪式。

▲ 穿着气泡膜婚纱的 Rachael Robinson. 图片来自:Mental Floss

2019 年 1 月的伦敦时装周上,设计师 Craig Green 发布了用彩色气泡膜设计的系列新装。

▲ Craig Green 2019 秋冬系列. 图片来自:Hypebeast

近几年,气泡纸更是活跃在鞋履的创新设计中。

2020 年,MM6 Maison Margiela 推出覆盖气泡膜的运动鞋和高跟鞋。

▲ MM6 Maison Margiela 气泡膜运动鞋和靴子. 图片来自:Insider

去年,以泰迪熊闻名的 Moschino 和德国鞋履品牌 nat-2™ 也相继推出气泡膜覆盖鞋面的新产品。

▲ Moschino 气泡膜运动鞋. 图片来自:Designtaxi

▲ nat-2™ 气泡膜运动鞋. 图片来自:nat-2™

进军建筑和空间领域,气泡膜也信心满满。

2021 年 9 月 4 日至 2022 年 4 月 3 日,东京立川市的气泡膜主题公园 Let’s Play!Puti Puti 开放。名字里面的 Puti Puti 是日本人对挤破气泡膜的嘭嘭声的形容词汇。

▲ 气泡膜主题公园 Let’s Play!Puti Puti. 图片来自:Play

在武藏野大学任教的时装设计师津村耕佑带领他的学生一同设计了这个项目。

▲ 在武藏野大学任教的时装设计师津村耕佑. 图片来自:Play

▲ 工作中的学生们. 图片来自:Play

这个公园分为七个区域,其中有一个直径 22 米的大房间,里面悬挂了很多用气泡膜制作的「泡泡卷」。还有一个 DIY 区域,提供气泡膜和画笔,供小孩子发挥他们天马行空的创意。

抛开复杂的技术科普和外观设计,气泡膜给大部分人的印象离不开「安全感」——能把容易压坏、摔破的物件包裹好安全送达。

巴西的超市品牌 Pãode Açúcar 在 2013 年就用气泡膜作为创意推出了一系列广告,强调它的运输安全性。

▲ 图片来自:Ads of the World

甚至还有一个说法,包裹好气泡膜还能让跳楼的人幸存下来。

美国顶流论坛 Reddit 上曾有人认真发问:「如果你想从窗户跳下去并活下来,你需要包裹多少层气泡膜?」

▲ 图片来自:Mental Floss

2011 年,美国东南路易斯安那大学物理学副教授 Rhett Allain 在专业杂志《Wired》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用物理公式严谨推算出——包上 39 层气泡膜,可以从 6 层楼(大概 20 米的高度)上摔下来并存活。

不过就连这位物理学教授也说过,千万别亲自测试,可以用假人或者物件来代替。

▲ Rhett Allain. 图片来自: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气泡膜很便宜,但是它却能将很多昂贵而重要的东西很好的保护起来,这才是这项发明最不可取代的价值。有时候一项发明或设计不被看好,或许就跟气泡膜一样,没有找到它的意义、定位以及竞争优势的所在。

如果气泡膜当年还继续努力去做墙纸,做温室保温材料,这款包装用的宝藏设计恐怕早已被埋没。多亏了发明它的两位工程师的不放弃,为这项发明开拓了另外的道路,世界才有了这项优秀发明。

本文由鸟哥笔记春羽计划出品

本文3213字

“10万+”的阅读量是无数运营人在文案能力上渴望达成的目标。文案的“叫好”“叫座”不仅是对创作者最大的回报,也是帮助企业更好达成商业目的有效方式。但大部分运营人都面临着“如何提升文案转化率”这个难题。通过这篇文章向你介绍文案写作的1个框架4个步骤,帮助你写出高转化的文案。

我们都知道文案的最终目的是向用户介绍产品,这跟销售员向用户销售商品有些类似。而销售员在向顾客推荐商品的时候都会注意使用一些技巧,那我们在文案写作的时候是不是也能借助什么办法呢?

我们先来看看推销员们是用什么方式向顾客推销商品的:

(销售员经典的爱达公式)

从推销员的爱达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比较容易让顾客接受的营销方式有四步:

1.设计好推销开场白或引起顾客注意

2.想办法引起顾客对推销内容的兴趣

3.刺激购买欲,让对方相信他需要这个商品

4.帮助顾客确认,决定购买是明智的选择

既然这样的营销方式比较容易让用户接受,那我们进行文案撰写的时候能否进行形式上的参照呢?

(撰写文案的“爱达公式”)

在分析了销售员经典的爱达公式后,我们得出了这样一种文案写作的框架:

标题:引起注意

第一段:产生兴趣/认同

中间段:把说服力装进框架里,让用户产生信任感-产生购买欲望

结尾:促使立即行动,产生转化行为

4种方法写出引人注意的标题

首先当我们在写标题时要特别注意两点:

一是注意写出的文案的标题是否具有“吸引注意;筛选用户;传达信息;吸引阅读”的功能。

在广告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标题是大多数广告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决定了读者是不是阅读正文的关键,读标题的人平均为读正文的5倍。换句话说标题花费了广告费的80%。”

因此我们在完成文案标题创作时要注意满足标题的功能点,帮助我们的内容挑选出合适它的用户。

如:10w+的文章《帮助孩子打败蛀牙的方法》这个标题,吸引到的用户是:有蛀牙小朋友家长们的注意;传达的信息/吸引阅读的点是:文案里有方法帮助孩子打败蛀牙的方法;而有以上需求或者有潜在需求的用户就会点击标题阅读文章的内容,此时这个标题就很好的帮助内容筛选了用户,提升了转化。

二是注意写标题时不要做标题党。

如:一篇文章的标题叫“大学校长的秘密情史,太让人意外了!”

这个标题看上去就很劲爆,很吸人眼球。

结果点进去后发现文案内容是

“大学校长在自己的妻子之外,还有整整一屋子的各类书籍,都是他的情人。”

看完后,你是会觉得这个文案很有趣?还是感觉受到了伤害感觉到了欺骗?我猜80%的用户看完后都是一脸的问号,然后骂骂咧咧的离开。

介绍4种方法,写出引人注意的标题:

(4种方法写出让人注意的标题)

1、与我相关

人总能注意到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如果你是游戏的重度爱好者,那你就更会关注与游戏相关的信息;如果你是美妆爱好者,那么化妆品的种草内容就会引起你的注意。

【框架1】在标题中加入“你”字 + 与用户收益相关的好处

如:

“阅读完本文,你将学会运营人高转率文案的写作框架”

“XXX新系统将为你节省50%的成本”

“XXX运动鞋,柔软轻盈让你双脚更舒适”

【框架2】在标题里运用“标签” + 与标签相关的内容

“给摄影初学者的10条小建议”

“5猫家庭的铲屎官,早起之后都在忙什么?”

“学霸?并不!我用这个方法坚持学习英语3年”

2、制造对比

通过不同情况的对比,事件的反差,引起注意。

框架:之前+之后/目标人群+同类

“一锅抵几锅!用这一口多功能锅,给你省出一个厨房”

“你还在微信聊天?他们都用手机学英语”

3、满足好奇

用疑问的语气给用户强烈的代入感,如果用户恰好也想知道答案,就会点击去阅读。

【框架1】你不知道事,我来告诉你

“吃7颗大白兔等于喝一杯牛奶?”

“为什么每个老板办公室里都有一套茶具?”

【框架2】你知道….但未必知道…..

“你知道要理财,但未必知道在怎样理财带来的收益最高”

“你知道24节气,但未必知道24节气适合喝的24种茶”

4、满足情感

情感满足的目的是为了跟用户站在同样的立场上看问题,某种层面上都出发了受众的共鸣。

【框架】营造代入感,进行自我标榜

“女白领文案刷爆朋友圈: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自愈”

“同样都是陪娃写作业,她是如何控制住自己情绪的”

两个方法开篇,让顾客产生兴趣引起认同

1、说痛点

把产品或服务能解决的问题以消费者的口吻进行描述并进行优先级排序;

比如我们要写一篇某某抗衰老产品的种草文案,用说痛点的方式我们可以这样写:

“不得不承认到了年纪,皮肤逐渐出现初老的现象:下颌线不明显、脸上干纹变多、面部毛孔明显。虽然化妆可以遮盖住瑕疵,但卸了妆依旧就被“打回原形”……”

当用户看到其中的一条或几条戳中自身“痛点”的时候会继续往下阅读,寻找解决“痛点”的办法。

2、逐步排除

目标用户的理想产品是什么样的?(我们帮他做决策)用一个用户需求排除掉一个产品,再用另一个用户需求排除掉另一个产品……最后就剩下我们的产品。

比如:我们要写一款0-4岁宝宝使用的洗衣机文案,用逐步排除的方式我们可以这样写:

“你还在担心宝贝的皮肤问题吗?那就洗净宝贝的衣物开始吧!

95%的高温煮洗专业级宝贝衣物清洁方式,为TA加一层保护罩 !

超越手洗更优的洗净比,比手洗更干净的洗衣机 !”

(逐步排除法案例分析)

中间段:把说服力装进框架里,让用户产生信任感/购买欲

为什么要让用户产生信任感?

如果我向你安利一款产品时是这样说的:

“XXX女鞋超级超级性感,你穿了绝对好看,赶快购买吧!”

“XXX电脑超级好用,你用了也会说好的,赶快让身边的朋友也来买吧!”

你会相信我说的话吗?会产生购买的欲望吗?

一定不会。

如果我用这样的方式向你安利时:

“研究表明,男士看见穿着XXXX鞋子的女性平均心跳会高达130次,让人着迷”

“XXXX笔记本轻薄机身金属外壳,普通背包就能装下,携带出门后不会有负重感”

也许你就会对我安利的内容产生兴趣想要继续了解。

我们可以参照下图列举了6种让用户产生信任感的元素进行描写:

(让文案更有说服力的6个元素)

当我们在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来说服用户时,先看看能不能用权威说话。

我们使用数据元素说明某些问题时,要选一个让对方听起来舒服的数字说:已经超过了20%的用户好过你被80%的用户打败了。

……..

举个例子:

要写大学生英语4级课程的招募文案,我们面向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缺少合适的做题技巧方法不懂学习方法;自制力不强-希望有老师能监督,进行过多次考试仍然没有通过-毕业时间快到的想要考过四级的同学。

我们可以这样写:

XXX英语四级课程报名开始啦

帮助【超过100万】的在校大学生过英语四级的专项课程

本课程适合于:

基础差,单词少,语法弱的同学;

考试机会不多,希望抓紧过的同学;

不懂解题技巧,不懂做题方法的同学;

自觉性差,希望有老师监督学习的同学

你将体验及获得:

精准把握正确答案的听力技巧

快速锁定答案的阅读高分策略

比平常人【多拿25分】的写译攻略

结合自己英语水平定制的英语学习方案

每周两次微信群知识点推送

全职老师每周分项坐班答疑

活动仅限:2021年5月20日 当天!!!

课程人数有限,报满将提前关闭入口!

这一次我们帮你过掉4级,【赶快行动吧】

1、在文章结尾让用户感受到,再不购买就是自己的损失

比如:

促销活动:买送,满减。

制作紧张感:活动还有2个小时就要结束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不一定再有这么划算的。

2、“从众心理”进行转化(大家都买的一定错不了)

已有300人通过本链接付款成功;

全国销量遥遥领先……

结语

到此,本文的分享基本就结束了。

我们在了解了“文案的1框架和它的4个步骤”后,平常还要注意积累,多研究传播量高、口碑好的文案,把学到的用进去,不合适的放一边。

最后,方法仅供思考,练习才是王道!

以上为鸟哥笔记“春羽计划”作者【陈子轩】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啦,如果你对文案写作也颇有研究,乐于和广大从业者分享自己的实践与思考,欢迎加入春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