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依赖微信社群,所以微信小程序将会是重要的销售渠道,那么一个社区团购小程序系统要怎么开发制作呢?费用一般是多少呢?
一、在公众平台上用营业执照去注册一个小程序
团购活动涉及到售卖和在线收款,个人类型小程序都不支持
二、不懂代码开发的话,就需要利用社区团购小程序快速制作工具了,打字传图,就能做一个功能强大的团购小程序。并且使用这种方式,费用也比定制开发低非常多,非常适合起步阶段
大概流程为招募团长,后台添加团购商品,设置团购活动时长,正式开启团购
开启群接龙与海报,还有满减,直播,分销等玩法,盘活小程序的用户
详细的实时销售数据报告,详细发货单打印,佣金明细,一键通知与一键提货
三、团长的招募与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团长能给销量带来暴增,哪招募文案要怎么编写?可以到什么渠道投放呢?线上线下要如何结合?如何维护好团长不跳槽呢?
联系我们,即可立即免费领取
1、一般来说,商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购买现成的社区团购小程序,通常价格在几千左右。购买后,商家可以直接做好相关配置更改并完成团购平台的上线,这对于一般商家来说方便快捷,可以满足大部分的需求。
2、如果需要定制开发则需要较多的成本,通常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这取决于商家对小程序的需求。要求越高,成本越高。
在选择社区团购小程序的过程中,商家应主要查看小程序可以支持的功能,还需要考虑小程序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以提供的售后服务等。
1)选择功能丰富的社区团购小程序
商家需要选择更加丰富和实用的功能,需要能够满足企业在运营管理中的需求,还需要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且简单实用的功能。小程序的功能是商家企业选择小程序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2)选择一个安全稳定的社区团购小程序
小程序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决定了平台安全是否得到保证,以及平台是否可以稳定运行。因此,商户在选择小程序时还需要注意这些,小程序需要具有很强的承载能力,并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3)选择一个具有完善售后的小程序
售后服务可以解决商家在运营或小程序运作中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商家也需要注意选择售后服务更有保证的小程序提供商,这也对后续的运营更加方便有利。
定制需要麻烦专业的团队去开发需要高昂的费用和时间的,而且还不一定实用,建议你去点点客小程序看看,不仅全行业覆盖小程序还免费
搞社区团购需要做一个功能全面的社区团购小程序,实现以社区为节点,通过招募社区团长,然后以微信群及小程序建立销售渠道,批量发货,线下自提。从流量获取、商品损耗、物流等方面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1、需要的资质与材料有:企业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企业各项信息(开户银行 精确到支行)、对公账号、组织机构代码证
2、微信公众号认证服务号,认证完成服务号才能够申请微信支付。
3、服务器租用。服务器可到阿里云租用,如果是企业名义购买需要2-3个工作日注册认证购买。
4、域名以及ICP备案备案,需要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
5、做社区团购小程序需要团长、平台管理、美工、财务、团长客服、采购、编辑等人员配置,具体多少人要结合企业的实际规模结合。
6、社区团购小程序系统,社区团购模式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需要的功能也比较多,因此需要专业的社区团购系统。
在社区团购运营阶段,利用系统对接供应商、团长招募、管理团长、商品图文上架、订单配送、物流管理、财务结算等。
蔬东坡社区团购小程序,能够解决以上问题,全面提升企业的动作效率。
澎湃新闻记者 陈宇曦 吴雨欣
社区团购大火,催生了一份新工作:团长。
团长提供的提货点,相当于前置仓,团长身兼分拣员、社群运营、售后客服等多重职责。庞大的团长群体深入社区小巷,帮助平台省下部分仓储、配送、人工费用,是经济模型里节约成本的关键,也是支撑风口的蚂蚁雄兵。
团长收入来自于用户下单的提成,一般低于10%,在平台的拉新广告中,“团长月入3000不是梦”的标语,让不少想发展副业的小店老板跃跃欲试。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深入与几位来自上海和武汉的社区团购团长聊了聊,他们兼职团长的同时,还运营着小超市,洗衣店甚至麻将馆。有些团长早在一两年前就开始接触社区团购,但生意有所起色已是今年疫情之后。
上海是一线城市的代表,这里的盒马、叮咚买菜等即时配送的生鲜电商平台已相当成熟,点位密集。互联网巨头入局社区团购,“开城”大都没有选择上海,而是将目光放在二三线,但仍留下了一些早年间就起步的玩家,如十荟团、同程生活和飞牛拼团。
而武汉巨头们的必争之地,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首批上线的城市都是武汉,这缘于当地有比较好的用户接受度:封城期间,武汉各小区大都采取社区团购送菜的方式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解封后,这一习惯留存了下来。在武汉,一个团长同时做着四五家平台是常事。
社区团购团长分布情况 开源证券 图
上海同程生活团长:佣金越来越少,担心团长被“割韭菜”
即便一线城市生活购物更方便,且已被盒马、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生鲜电商围绕,一线城市依然有社区团购的身影。
林菲曾是一名房地产中介,也是位二胎妈妈,在上海市松江区和丈夫经营一家小超市。今年8月,一名同程生活地推来到林菲的超市,平均10%的返利、零加盟费不囤货、时间自由等招募团长的经典话术,吸引着林菲成为团长。“他一看就是刚刚参加工作,话都说不利索,不过,还是把我成功发展为同程生活的团长。”林菲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其实,在同程生活的地推登门之前,林菲就已加入了虫妈邻里团。虫妈邻里团的官网显示,这是浦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社区平台,涵盖大华、源深、滨江、陆家嘴等地区的100个小区,瞄准的是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固定客户群。“虫妈团的产品价格比较贵,在普通小区做不起来,还是适合别墅区或很高档的小区,我就放弃了。”林菲说。
借助自家超市的人流量,很快,林菲的同程生活团购群超过了100人,只要店里没生意,林菲就将精力放到团购群,将1.99元的娃娃菜、4.99元的蚝油、24.9元的老母鸡等各类优惠信息发至群里。“我店里没有生鲜产品,平台上的生鲜可以跟我超市产品做一个结合。即便平台上的产品覆盖甚至超过我店里的品类也没关系。比如,团购群有水,我店里也有水,用户团购买水就是抢了我的生意吗?未必,现在渠道那么多,用户不是只有团购群和小超市两个渠道,大家在团购群买,我还能拿个提成。”林菲说。
不过,林菲也有小苦恼,地推说的“随便做做月入3000元”、“团购自提能给小店增加流量”,在她这并没有实现。“佣金越来越低,平均下来肯定不到10%,每月能赚几百元,一般团购来自提的人也很少在店里再买东西。”
在林菲看来,做团长也是个辛苦活儿,上海的爷叔阿姨即便是花几元钱团购也讲究服务体验,有时会要求送货上门。同程生活的送货司机永远只将货放在超市门口的路口,即便看林菲孕期挺着大肚,也是摆摆手表示自己只送货,不负责搬进去。林菲经常看着社区团购的货头疼,货物堆在店里,让本来就不大的店面显得十分局促。“我曾尝试将货放在店门口,但阿姨们会有意见,怕产品在外面被太阳晒、不卫生等。”
看着网络上铺天盖地关于社区团购的讨论,林菲也开始思索,自己有一天会不会被取代,至少从佣金降低开始,林菲就觉得平台在割韭菜,而自己就是那把韭菜。“刚开始是想通过我们帮平台做推广,推广之后,平台把客户切走,然后佣金降低,赚不到钱,你自然就不做了。”
此外,林菲发现在其成为同程生活的团长后,她所在的小区又多了一个同程生活的自提点,林菲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以前,用户打开购物小程序,自提点会跳出她店面的名字,但现在系统会根据用户距离自动推荐另一个自提点。
对于网上讨论的社区团购抢了菜市场生意,林菲并不认同。“整个小区大概有2000多户,每天到我这买菜的人不到10个,还谈不上抢生意。”
上海大润发团长:曾因做团购被排挤,不认同资本运作价格战圈地
进微信群、保存到通讯录、消息免打扰、置顶聊天,这一系列操作王琳已熟练掌握。“没办法,团购群要保持活跃度,我需要一直往群内发优惠信息,很多老人不会设置免打扰,手机嗡嗡响一整天受不了,我帮他们设免打扰的同时,再设个置顶。”
王琳所在的小区位于上海市松江莘闵别墅板块,有不少上班族,也有不少从市区搬来的老人。在王琳搬来松江之前,其所在的老小区就有大润发飞牛拼团,今年4月,在老团长的引荐下,王琳成了新小区的团长。没有门店的王琳找到小区内的菜鸟驿站的老板娘,两人一拍即合,共同运营团购群,提成五五分成。
在小区业主眼里,王琳是团长的合适人选,为人热情有耐心,曾从事出口电商工作,现在闲暇时候兼职做瑜伽老师、古筝老师。
“我的团购群大概有300多人,刚开始大润发飞牛拼团门槛还挺高,比如,必须拉100个人的微信群,我就到小区里的‘二手物品断舍离群’、‘亲子群’去拉人,在小区门口摆摊做推广。菜鸟驿站老板娘也很拼,对每一个来驿站拿快递的人说,加我们团购群吧。现在社区团购火了,平台为了拉团长,门槛越来越低,随便拉点人进群就能成团长。”王琳向澎湃新闻记者谈起自己的拉新过程,曾因做团购被排挤过。
驿站作为社区团购的提货点
在王琳看来,相较于下沉市场对价格的敏感,一线城市的用户更注重自己是否需要以及产品质量。“我的客户老年人和年轻人比例对半,像上海的老年人退休工资高,如果他信任你,团长发什么他都跟着买,有时候我会跟一些老人说,你刚买过不久,家里应该还有,不要再买了。”王琳说。
谈起团购平台的拼团及提成规则,王琳再熟悉不过。团购金额满100元,平台才会安排送货。通过近8个月的运营,王琳的团购群几乎每天都能成团,销售额在千元左右,她和驿站老板娘每天的提成约在百元左右。“整体来看提成不到10%,秒杀类产品是零提成,比如,我发在群里的9.9元的鱼片,你买一冰箱,我也一分钱提成都没有。另外,生鲜类提成是最少的,大米提成约在2%,四件套类的床上用品提成大概在12%至15%,但床上用品基本很难出货。”王琳说。
王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曾有奉贤区的团长在双11一天的销售额在3万多元,而王琳所在的上海团长群有100多人,全国团长群有200多人。
王琳也和平台闹过矛盾,“有几次他们晚上七八点才送货,耽误用户烧饭,我不能接受,对平台说要请假,团长请假就意味着我们小区的业主没办法下单,平台最终没同意。”王琳说。
最近,王琳遇上了新烦恼,菜鸟驿站和大润发的运营方高鑫零售推出了“驿发购”业务,菜鸟则对旗下的菜鸟驿站进行升级,使其成为数字化的社区生活服务站,这意味着王琳合作的菜鸟驿站要上马“驿发购”业务,菜鸟的工作人员曾找到王琳,希望她从大润发飞牛拼团转做驿发购,遭到王琳的拒绝。目前,这件事如何解决,还没有定论。
谈起社区团购,王琳认为这是一个趋势,但她对资本在下沉市场靠价格战圈地的行为并不认同。“N线小城市的社区店铺一直撑着,历史的车轮碾压过去的时候,不会打声招呼,当然新的购物方式,也解决了一些就业问题。”
武汉老小区小卖部老板:两年前就开始做社区团购,现在同时做五家平台
老张的小卖部开在武汉武昌某老小区进门处,这一小区属于当地某国有机床厂,小区住户大都是老张退休前的老同事,邻里之间熟悉。两年前,老张在朋友的介绍下,成为社区团购平台美家买菜的一名团长,不过单量不多,但在疫情发生时,老张的这项业务正好派上了用场。
老张的店门口张贴着美团优选和盒马优选的海报
“疫情的时候,美家一个礼拜开一次,后来隔一天开一次,小区基本上都封了,不能出去买菜,就我们家可以隔一天送一次菜。”12月16日,老张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顾客)慢慢地加,看我们家送菜,就加我们的群,越加越多。”
在小区解封后,小区居民团购买菜的习惯保留了下来,互联网巨头在下半年陆续进入,在烧钱补贴的模式下快速完成团长的发展和顾客的吸引,老张就又接入了美团优选、盒马优选、多多买菜和兴盛优选。“做一家也是做,做两家也是做。”
上午十一时,当澎湃新闻记者来到老张的小卖部时,正好有几位买家上门提货。一位约五十多岁的女士拖着带滚轮的购物袋,她同时在盒马、兴盛、美团下了单,自称每个月买买买不知不觉花了上千块钱。
老张的店里,放着不同平台的货盒
老张拿着购物清单,从地上五六个盒子里捡出这位女士购买的物品,“鸡蛋、饺子、牛奶、骨头……”每拿一样,就往袋子里一放。不同平台的盒子摆在一块,有的盒子上写明了是“美团优选”还是“多多买菜”,有的没写,老张就把单子放在盒子上以作辨认,“这个是美团,这个是兴盛,搞懵了,都懵了”。另一位女士则是一家平台的新客,拿到了一包免单的酸辣粉,价值四元。
顾客们聊着天,讨论几个平台上有什么便宜秒杀品,不时还有人拉开小卖部门口的挡风帘,知会老张,自己一会儿过来提货,或者询问老张,盒马的货到了没有。二十多平米的小卖部显得有些逼仄。
“货多的时候,挤得走路都不方便。”老张笑说,“种情况肯定是有,但是我们小区不大,无所谓,反正最多也只有那么多了。”
在老张看来,社区团购的吸引力在于方便和实惠。“要上班的买菜不方便,五六点钟下班到菜市场,(菜市场)没什么东西了。”老张说,“在平台定了,晚上再来拿,是方便他们。”老张的店从早上6点半一直开到晚上10点,晚归的人进了小区就可以顺手将菜提回家。
更为关键的是,老张认为社区团购平台上的菜确实便宜,“比超市便宜,比大市场可能稍微贵一点。”低价令人心动,小区不少退休职工,年龄可没能阻止居民使用智能手机、在社区团购平台上下单和获得优惠。即便是不会操作下单的老人,老张也会提供帮助。
现在,老张靠做社区团购的团长和提货点,每个月能多几千块钱的收入,“赚个辛苦钱。”老张说,这笔收入确实吸引力不小,在这之前,老张的小卖部基本就卖卖烟和饮料,其他食杂不太有生意。
社区团购让老张的店越发热闹起来,但能够持续多久?让老张感到些许遗憾的是,他最早入驻的美家买菜,在这两天宣布暂停下单和配送。有顾客问起美家买菜的情况,老张解释道:“美家的关掉了,说了可能跟京东合并了,昨天定的东西今天到了,今天最后一天送了,以后不送了。”
美家买菜属于生鲜电商美菜网,12月初有媒体曝出,京东正对美菜子品牌美家买菜开启收购。这或许是社区团购赛道洗牌的开始。
美家买菜停了不打紧,用户还有XX优选、XX买菜可选择,但价格战之后,哪家能最终赢得用户芳心?老张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是质量、价格和售后,另一方面,老张呼吁平台送货要再准时一点。
“送货起码要及时一点,不能拖。”老张说道。这些平台一般一天一送,但到底何时送来没个准信,老张得全天在店里等着、“早的6点多就到了,最晚的是前天晚上8点半才来。等得急了,就给司机打电话,好的司机会接,有的都不接电话。我这里菜到了,再发微信通知买了菜的来拿。”
旁边的顾客搭着老张的话:“对,以后哪家来得早就买哪家。”
武汉某小区团长:洗衣店和棋牌室用作提货点,90岁的婆婆都会手机买菜
荣丽在武汉某小区租了联排的两个铺面,一个做洗衣店,一个做棋牌室,现在荣丽的店面又多了一重功能:社区团购的提货点。荣丽的洗衣店在这儿开了上十年,选她店做提货点的不少是相熟的老客户。
“都会用手机(买菜),还有90多岁的婆婆都会用手机在网上买菜,现在真的是网络时代。”荣丽向澎湃新闻记者感叹道。
值得一提的是,荣丽所在的小区曾因“武汉嫂子十级汉骂”而出过名:疫情期间,一名女业主情绪激动地发送语音信息,指责中百超市针对不同小区发布“AB阴阳套餐”,买米还必须购买草纸和酱油。该语音在网络上被广泛转发。事件的背景是,2月份的武汉各区超市不面向个人销售,只接受社区组团购物。这是疫情期间的应急之举,却无意中让居民培养了使用社区团购的习惯。
社区团购的货放在荣丽的店外
4月份武汉解封,荣丽得以回到小区重新开业。刚开始一两个月,小区住户尤其是老年人仍不太愿意出门,导致棋牌室没什么人来。荣丽索性就把棋牌室开辟成了社区团购的存货点,除了一年前就已经加入的十荟团、兴盛优选,现在又入驻了橙心优选、多多买菜。
平台越来越多,顾客也越来越多:棋牌室的生意逐渐恢复,社区团购的货放不下,就又移了出去,一共十多个盒子摆在门口,有绿有蓝。在武汉,不少小店门口都是这番景象。
采访期间,陆续有居民过来提菜,“你是买的哪个的?”荣丽说。“十荟团。”顾客回答。荣丽拿起十荟团的单子弯下腰开始拣货:“胡萝卜两份,还有菠菜……”接下来的客人,下单的平台变成了橙心优选,一下买了19样东西,装了三大袋。
荣丽动作麻利,记性好,她总提醒自己不能乱,“(各家的)单子要放在框子上,特别不能错,单子一错就找不到东西了。”这样的忙碌,要持续到差不多8点多。
在平台规模化扩张初期,平台争相发展有人脉有经验的团长,依赖团长在社区的号召力来触达顾客,但随着用户习惯的养成,逐渐演变成平台自行向团长分配客流。
荣丽介绍,她现在只偶尔往里面丢丢秒杀的链接,“顾客认可平台自然会认同,比如拼多多,一打开好多人就直接在App里下单,不在我们群里看,他直接买了,提货点还是在我这。”
团长的职能,现在主要是为顾客提供存货、拣货和售后。靠这份副业,荣丽这几个月平均多了两三千块钱的收入。“它就是一个副业,靠它去当主业是不可能的,我们就是附带做做,因为也不用你投资。”
对于平台,荣丽建议还是要不断提升服务和质量,荣丽也向记者指出了平台的送货时间问题。“前几天武汉下雪,拼多多的晚上7点多还没送来,顾客在群里问,最后我没办法,只能跟他们说今天菜肯定会来得很晚,我给你们放着明天来拿,不行的话别处买点。”荣丽说。
尽管送货时间不定带来了一些烦恼,但荣丽向记者表示:“(送货)司机我觉得也都不容易,也都是在外面做事的人。拼多多搞双十二,有好多货,晚上七点多到这,说还有七八家没送,他送完都要八九点了。我们都很理解,毕竟也不是天天这样搞。”
(文中林菲、王琳、老张和荣丽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是冬冬
校对:张亮亮
线下的菜场关了,线上的“社区团购”“在线集市”开张了,连随申办都开始在线买菜……不仅能让居民在线买到菜,也要让不会网购的老人买到菜。这一波在线营业,从区到街道到社区,大家都很拼。有居民笑言,每个基层单位,都是被耽误的电商平台呀。这一次,必须吹一波我们基层治理单位的互联网思维。
说起社区团购,大家并不陌生,甚至成了很多家庭主妇日常采购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疫情下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很多社区团购的大团长们因为需要居家、无法解决配送等问题,而无法继续开团。居民则不得不守夜早起就为了在各大电商平台上买点菜,可往往一到上新时间就被秒空。
家住闵行区马桥镇品雅苑的魏女士,因为所在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家里一共有四口人,夫妻俩、孩子和一位老人,“家里本来就有点存量,我们就一边吃,一边在电商平台上抢点菜,还有亲戚朋友送来了点菜。”可眼看着,家里存量一点点吃完,孩子喜欢吃蔬菜,最近又特别想吃上海青。这可让魏女士范了愁,就在这个时候,居委会书记发来了一个“快团团”链接,团长名叫“古藤马桥电商平台”,“这是镇里开的团,里面有各种粮油谜面、蔬菜肉类、瓜果、牛奶等套餐,供小区居民跟团购买,第二天配送到家。”
这让魏女士一下子眼前一亮,她仔细看了看不同供应商的套餐,“像龙吴路果蔬市场、拼多多、光明随心定、永辉超市、联华超市、梅林集团、松林食品等等,都是我们平常本来就会去买的地方和品牌,这些套餐价格不贵,还可以有比较,挺实惠的。”魏女士说,“真的从来没想到,政府居然做起了’大团长’,我们跟着买真的很放心。”
“古藤马桥电商平台”上线第一天,魏女士就立刻跟团了100块钱的蔬菜肉类套餐,因为这个套餐里有孩子最爱吃的上海青,第二天志愿者“大白”就配送上门,一个大大的塑料袋里有土鸡蛋10枚、东北大米5公斤、金华香肠一包、菠菜、上海青……其实,魏女士平常也会“快团团”上买的团购,不过一般也要等上2-3天才能收到货物,“疫情期间,配送还能这么及时,真的很贴心了。”
第一次成功团购后,魏女士立马把这个小程序推荐给了邻居,还把自己的购物体验一并告知,“政府做大团长靠谱,买菜终于不用抢了。即使早上9、10点钟,去下单跟团,还可以买到,一点也不紧张。”这两天,魏女士又下单买了个60块钱的蔬菜套餐,“家里人多,虽然居家也要让一大家子人吃得开开心心。”
不过,还有很多居民并不知道如何使用“快团团”,为此马桥镇还组建了一支由10人组成“销售客服”,一一对接马桥31个村居,通过分片包干,对接社区居民群,把政府提供的线上服务广而告之,收集居民需求,回应居民疑问,及时反馈居民诉求。
比如团购平台上牛奶售罄,工作人员马上协调光明集团上架牛奶;发现蔬菜需求量大,立即联系龙吴菜场确保供应……如今,马桥镇的闭环管理小区居民居买菜不仅不难,选择还相当丰富。
“前端通过团购平台,收集居民购买需求,这样能大大减轻社区干部挨个统计买菜需求的繁琐工作,并精简收款流程。”马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吴亮说,这样一来,社区干部就能专注于“最后一百米”的配送,以及着重对社区内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工作。为了更快把订购的产品送到居民手中,马桥镇通过集约化发单方式,各个供应商隔天把货品送到各个订购小区门口,确保居民下单后隔天就能收到。
疫情特殊时期,政府做起了社区团购“大团长”,不仅能确保货源稳定供应,更是让居民能随看随买,着实让大家对买菜这件事都放下了心。据了解,“古藤马桥电商平台”上线开团仅三天,下单居民人数就超过了一万两千多人。
在上海,估计已经没有“随申办”办不了的事情了。作为全市首创,奉贤市民现在可以登录“随申办”奉贤区旗舰店,选购各色蔬菜,并送货上门。近日,奉贤区政务服务办会同区农委,借助区政务服务办淘精社团力量,积极打造“大数据+助农”模式,解决疫情期间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问题。
受疫情影响,近期奉贤多个小区封控,市民对生活必需的蔬菜等农产品需求量激增;同时,因部分菜场、超市关闭,传统的销售渠道受阻,区域内的农产品面临着滞销问题。奉贤区农委紧急推出“直送现销”模式,但由于每日订单量庞大,传统电话订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民需求。
为此,奉贤区政务服务办积极通过“随申办”平台助力农委实现线上“直送现销”。通过对农产品预约配送服务流程梳理再造,功能需求确认,将原有流程“市民通过电话联系居委预定农产品套餐——居委志愿者统计蔬菜需求量(预估量)——居委联系区农委客服安排合作社配送至小区”,优化为“由市民直接登录‘随申办’奉贤区旗舰店预约团购套餐,选择预约时段、蔬菜套餐,并填写联系人、配送地址等信息——区农委线上客服后台查询统计订单需求安排合作社配送至小区”,减少中间环节,大大缩短了流程时间,更高效及时地为市民居家健康监测、隔离点观察期间提供农产品配送服务,保障民众“菜篮子、米袋子”需求。
据悉,3月22日起,该服务模式已在奉贤区需求量较大的金汇镇、西渡街道进行试点,通过农产品线上预约配送功能,提供蔬菜、禽蛋、大米等共计11个套餐供市民线上选择。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开通。
黄浦区五里桥街道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40%以上,此前,江南菜场曾为不少封控小区的老人送过菜,得到了大家的好评。然而,随着江南菜场暂时封闭,老人们又开始担心买菜问题。
近日,在黄浦区商务委的支持下,五里桥街道紧急联系了荟选集市,从3月24日起,为7+7封控楼栋有需要的老人供菜。
3月24日,五里桥街道某小区7+7封控楼栋负责人正按照“楼号+室号+套餐型号+数量”的格式,统计本楼栋的买菜需求。根据五里桥街道的要求,楼栋负责人要在每日17:00前将本楼栋买菜需求发到居委指定的微信群,待街道营商办负责人汇总后,交给荟选集市。
第二天下午,荟选集市就会为各居民区的封控楼栋送菜,最晚将于18:30前送达,尽力确保菜品新鲜。
由于近期人手、运力有限,送菜节奏为每3天配送一次。菜品配送分ABC三种套餐,套餐内容会根据市场供给进行不定期调整。
荟选集市将菜品配送至小区门口时,将由各居委安排的收菜联系人前往对接,再由小区大白转运至封控楼栋。
同时为了提高结算效率,荟选集市提供了付款二维码,老人可在收货当日扫码付费。如果老人不会线上付款,各楼栋负责人会帮忙代付、代收。对于不熟悉智能手机、不会网购的老年居民而言,此举将帮助他们解决封控期间的买菜难题。
除了荟选集市,在黄浦区商务委的支持下,五里桥街道企业服务组将品类齐全、价廉物美的“蔬沣园”流动蔬菜车、流动送餐车配送至居民家门口。短短1天时间内,“蔬沣园”流动蔬菜车就能卖出近1500份套餐。
由于运气并不宽裕,蔬菜车、送餐车的“流动”,依托的是对居民需求的精准排摸。街道企业服务组迅速运转,根据各居民区、楼组微信群,精准排摸居民需求,梳理成册,每日推送各服务企业,由区商务委联系“蔬沣园”在街道70多个小区出入口设置流动菜车服务点,方便居民购买蔬菜套餐。
而由区商务委联系对接的百联逸刻流动餐车和光明餐车,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居民的日常需求,不仅为居民提供豆浆、馒头等早餐,还根据需求,临时增配了米面粮油、乳制品、方便面、水果套餐等。
“基本上,考虑到目前的菜品供应情况,我们也与相关企业联系,在确保菜品品质的基础上,尽量降低菜价。这些蔬菜套餐售价在三四十元左右,很受居民欢迎。”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而在街道网格化筛查工作告一段落后,这些便民服务车依旧行驶在五里桥街头,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服务。
合作社的蔬菜运不出去,货拉拉司机来帮忙;独居老人买菜困难,餐饮店老板变身送菜志愿者……这些故事虽然看上去并不起眼,但在民间,这是有一个问题解决的一个的实在,也是有一份力就出一份的温暖。
订单量暴增,如何把瓜果蔬菜送到客户的手里成了桃咏桃业专业合作社最近的难题。
“23日一下午,我们就收到了全市6000多份的订单,这是以往一个礼拜的订单量。订单量达到了日常的十几倍,田里的菜都来不及采摘了。但很多地方快递停了,客户订的瓜果蔬菜没法送到他们手中,我们很头疼。”桃咏合作社总经理何明芳说道。
快递停了,快递工作人员闲下来了能否愿意帮忙运货呢?于是,桃咏联系了平时相熟的快递工作人员,迅速招募了几名兼职人员,加入公司的运输保障队中,这其中有快递小哥、有货拉拉司机,再加上全公司能上的人全上了,十几人的运输队组成。
“这几天就没休息过,每天凌晨3点上班,分拣包装,6点一9点装车出发,本市范围内物流到不了的地方,自己配送,”桃咏运输队的工作人员介绍道:“每天只能睡上两三个小时。”
“有的小区封控了只开一个门,我们要来回找小区入口;交规对货车的运货量有要求,一次运不了太多,每天大约只能送出1000多单;有的快递小哥、货拉拉司机自己的车是外地牌照,行驶范围还受限,”何明芳说道。
据介绍,目前桃咏每日订单配送量中,一半可以走物流配送,另一半则需要自家的运输队派送。目前已经累计发货了1.6万余箱农产品。
疫情期间,买菜难,与子女同住的老人尚且可以让子女买菜,独居老人不会用手机、没法出门、行动不便,买菜怎么办?
这个问题也成了小邵最近所关心的。
小邵在金谊河畔附近开了一家6年的饭店,最近饭店不营业,小邵隔离在家。家里楼上住了一名九十多岁的独居老人,老人没有人照顾,小邵的母亲每天上门帮忙,看着母亲照顾老人,小邵产生了上面的疑问。
于是他联系居委工作人员王静如,看看能不能给独居老人帮上忙。
给独居老人免费买菜的提议立马得到了王静如的肯定。于是,王静如向两个居民区书记联系,统计金色雅筑和金谊河畔两个小区的独居老人需求,小邵买菜,两头忙开了。
店里关门早就没了库存,小邵打开专供餐饮店的买菜app,可供选择的菜品已经不多了,小邵又赶紧联系供货渠道,立马下单了80斤青菜、40包娃娃菜,还有榨菜、面筋、鸡蛋干,总共一千多元的菜品。“主要是老人嚼得动的日常所需的菜品。”
小邵介绍,等菜品送到了店里,将让店内工作人员分拣好,再由居委工作人员运输分发到有需求的老人家里。
小邵说:“后续老人们要是有别的需求,我愿意继续给老人们买菜。我在这个小区开了6年的饭店,这个时候给老人们送菜,也是我回馈社区的一点努力。疫情时期,每个人都在各尽其力,我也就是做一点我能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