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哈尔滨目前有微信公众号开发的,小程序暂时还没有。
哈工大软件公司
做小程序有实力的公司不少,但主要还是要看公司的经营模式,有些是做产品型的,他们收费就高,而且不一定能赶上开发节奏,如果专业定制,有更多的不同程序的开发经验,更成熟,选择的时候选择定制类公司比较好。
开发微信小程序首先确定好需求,然后再确定开发方式。详情咨询唐盛科技,该公司拥有专业的技术和优势,具备小程序开发团队,可带给客户高效便捷的营销体验,在追求质量和效率的道路上齐头并进,为客户带来一切商机与发展。小程序开发联系电话:******
教化、船舶、开发区
新华社哈尔滨5月31日电(记者刘伟、强勇、徐凯鑫)工业门类覆盖黑龙江省8成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1/6……作为黑龙江省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31年的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哈经开区”)抓住当前数字经济风口,进一步盘活工业存量,培育新经济增量,优化发展环境容量,“工业老区”更新、更靓。
“老字号”吐新绿
“付出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脑力劳动越来越多了。”在百威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灵斌介绍,他们使用了新设备和生产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啤酒酿造几乎都由自动化生产线完成。
有百年历史的哈尔滨啤酒,正依托数字技术打造“黑灯工厂”。在公司中央控制室,数米高的大屏幕显示着啤酒生产、能耗、包装等全过程运行参数,可实时跟踪设备状态,进行数据分析和远程操作。
“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你不做数字化,数字化就可能淘汰你。”哈尔滨市委常委、哈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闫红蕾说。以工业为根基的哈经开区,一批制造业企业通过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谋求“老中生新”。目前哈经开区的省级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占全市3成多,今年一季度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04%。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车间。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在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装试分厂,车间里听不到震耳的机器轰鸣声。智能化生产线上,一个个状若“机械手臂”的工业机器人,正按设定程序组装发动机。
“以前可不是这样,零部件装配基本靠人工。”装试分厂技术主管任秋雨亲历了技术升级带来的变化。依托数字智造转型助力,东安公司成为国内商用车汽油发动机、新能源汽车增程式发动机领域佼佼者。一季度,公司销售发动机12万台,同比增长101.57%。
“数字化”“智能化”同样渗透到“大国重器”企业的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
中铝集团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中厚板厂、板带厂,近年获评黑龙江省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只要站在操作台,生产计划、铸锭信息、加热炉状态、轧制进程全都送到眼前,生产效率提高不少。”中厚板厂员工梁福远说。东轻公司一季度实现经营性利润同比增长252%。
“新字号”添动力
CPU、芯片泡在“水”里,但一个个巨大的服务器机柜却保持正常运转,源源不断输出算力。这是记者在哈尔滨先进计算中心看到的一幕。

“那不是水,是氟化液,用于制冷。”现场工作人员李媛媛笑着说。规模较大的数据中心,对服务器要求高,传统空气冷却技术难以满足制冷需求,浸没式液冷成为解决方案。氟化液不腐蚀电子部件,冷却效率远高于风冷。
哈尔滨先进计算中心。新华社记者 徐凯鑫 摄
数字经济时代,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城市智慧化等很多方面,都需要强大算力和资源作为基础支撑。
这个日前投用的哈尔滨先进计算中心,投资4.3亿元,是由哈经开区建设的开放共享大型超算公共服务平台,可满足全市企业数字使用需求。先进计算中心一期运算速度每秒5500万亿次,1分钟计算能力相当于全球所有人同时不间断计算1年。
数字风口下,一些长期深耕这一领域的企业表现亮眼。哈尔滨宇龙自动化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致力于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工厂建设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
“让工厂越来越‘聪明’是我们的追求。”公司董事长赵金晓说。宇龙公司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研发人员占比过半,产值实现连续18年增长。其中,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73.1%。
近年来,哈尔滨先后被评为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城市。哈经开区作为数字经济龙头,5G基站建设进度全市第一,全省规模最大10个数据中心5个在这里,百度、腾讯、字节跳动、京东等120余家企业落地相关数据业务,汩汩新动能正推动当地经济转型提速。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地区生产总值近千亿元的哈经开区,围绕构建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四梁八柱”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中心工作之一,为经济发展护航。
“如果营商环境不率先突围、锐意改革,我们将面临更多‘拦路石’。”哈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于振说。
哈尔滨艾瑞排放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华社记者 徐凯鑫 摄
作为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疫情期间,哈尔滨艾瑞排放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遭遇生产和资金瓶颈。“今年我们被纳入省区市领导包联机制,争取到市战略投资基金,保证了生产进度。”公司董事长卜范滨说,哈经开区还指派驻厂员,帮助公司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协调专业部门对封闭生产进行指导。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一棵参天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卜范滨说。这家创办30多年的民营公司,目前已在上海、天津、成都、长春等地设立分公司和子公司,连续多年获得相关汽车厂“优秀供应商”荣誉。
“经开区推动‘强龙头、大配套、壮集群’,帮了我们大忙。”哈尔滨鑫华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兰奎说,在政府牵线下,公司与中航工业哈飞等企业进一步合作,迎来快速发展。2021年,鑫华公司投资建设了新厂房,采购了更先进的设备。今年公司的生产订单已经排到年底。
推进“工业地产分割销售”“增量配电改革”“链长制”、设立“办不成事”窗口、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近年来,一系列降企业成本的改革举措在哈经开区率先实施。去年设立的“办不成事”窗口,通过受理普通窗口没有解决的事项,协调相关部门及时处理,消除隐形行政壁垒。
截至目前,哈经开区企业开办环节压缩到1个、时限缩减到1小时以内;创新企业诉求线上线下融合受理机制,兑付资金20多亿元;2021年全市第三方营商环境整体评价哈经开区排名第一。
7月5日,第七届中俄高技术应用开发科技合作圆桌会议在哈尔滨市拉开序幕。 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供图
中新网哈尔滨7月5日电(王珏 记者 姜辉)5日下午,第七届中俄高技术应用开发科技合作圆桌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拉开序幕。中俄高端智库聚焦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合作路径,围绕新能源汽车、碳材料、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进行了交流与推介。

本次会议以“创新·协同·分享·共赢”为主题,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和俄罗斯科学与高等教育部国际合作司联合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主办。
中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徐捷视频致辞表示,在全球疫情影响下,中俄两国在完善双边创新合作机制、落实重点创新项目研发计划、推进大科学工程、建设重点实验室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作为历届圆桌会议的中方主办城市,哈尔滨正逐步成为中国对俄科技合作最活跃、国家级对俄科技合作基地数量最多、对俄科技服务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希望哈尔滨在中俄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联合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共同推动建立中俄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合作新机制。
俄罗斯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总领事奥谢普科夫·弗拉基米尔现场发言。 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供图
俄罗斯科学与高等教育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捷拉什盖维奇·谢尔盖表示,俄中圆桌会议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俄中两国科技界深化合作伙伴关系、探寻互利合作方向和模式的重要平台。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移转化,可以更好地促进两国实体经济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外国专家局局长石兆辉现场发言。 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供图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外国专家局局长石兆辉表示,黑龙江省依托对俄合作得天独厚的历史、地缘和区位优势,正在成为中国对俄合作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未来将充分发挥哈尔滨对俄合作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其建设成为中国对俄科技合作中心。
中俄专家通过视频方式交流。 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供图
会上,黑龙江省科学院副院长谢大纲,乌拉尔联邦大学常务副校长果尔托夫·谢尔盖,鲍曼国立技术大学副校长、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俄方执行长科尔舒诺夫·谢尔盖等专家结合各自中俄区域合作实践,分别就双边科技创新合作的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分享了独到见解。
中俄高技术应用开发科技合作圆桌会议自2015年起,始终在中国哈尔滨市和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轮换召开。多年来,累计征集推介中俄科技成果300余项,涉及中俄双方大学、科研院所及企业220余家,中方参会人员主要来自哈尔滨、深圳、南京、北京、上海等19个地区,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达1.5万余人次,中俄创新主体签约并实质对接项目近50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