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线下商家而言,如何才能运营好一个小程序呢?小程序运营的方法有很多,角度和出发点也各不相同。
1.精准定位,明确目标用户
相信各位商户对自己的目标客户已经十分明确。但在明确之后,我们还需要做到两点:一是接触客户,打开主动营销的大门;二是对客户进行细分,便于制定精准营销策略。
方法一,将线下客户导流到小程序。对于拥有线下门店的商家而言,这是最常用,也是效果作为明显的引流渠道。很多客户都是在周边生活或工作的人。他们对商家往往已经比较熟悉,有一定的忠诚度,对线上消费有信任基础。常用手段就是悬挂张贴附有小程序码的宣传海报单页。配合店铺的一些营销活动效果更佳。
方法二,线上营销活动宣传。即通过自主分享小程序营销活动,或鼓励用户分享小程序,达到传播效果。一般而言,商家只需使用简单的用户运营手段,或社群运营手段,结合营销活动就能促使用户分享小程序,不断促进流量裂变,达到快速传播的目的。
2.有来有往,与客户建立长期联系
讲完了流量的引入,接下来就要想办法留住用户。企业不仅要让用户在第一次打开小程序就完成消费,还要在此基础上提高复购率。
3.知己知彼,深挖用户消费场景
让客户消费是商家最终目的。而影响客户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许多消费场景是线下所不会出现的。就如平时我们可能会在咖啡店与朋友或生意伙伴会面,但有时候公司内部的部门会议,领导也会出钱买咖啡请客。这种消费场景只会存在线上。
这个肯定有了,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小程序发布上线,可以关注一些上线比较好的,例如摩拜单车、肯德基、猫眼电影等自小程序上线以来已经收获大批的用户,他们的成功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学习

如果是行业内比较成熟的标准化系统就会相对便宜点。如:餐饮行业类的和电商类以及酒店预约类的小程序的一般几千元就可以了,因为模板的功能已经相对丰富了。而简单的企业宣传类的一般几百到一千元就可以了。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不错的小程序定制开发公司,具体哪家靠谱,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适合自己的,根据你的功能需求寻找合适的,目前已经有很多现成的模板可以直接用,既能满足要求又可以不用定制开发少花钱。
2、看小程序的功能是否丰富,要知道做小程序是第一步,后面利用各种活动推广去发展你的用户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一个小程序的营销插件决定了你以后推广的力度。
3、小程序装修是否支持自定义装修,有些小程序装修风格比较单一,只能按照模板装修,相对于自定义拖拽式装修就单调很多。
4、产品是否成熟稳定,有没有经过市场检验,是否在持续升级中。
5、售后服务是否跟得上,后面你们肯定会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技术售后支持,如果服务跟不上只会耽误你们的工作进程。
6、价格合理、性价比高。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微信公众平台有 3 种公众号: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企业号用得比较少。过去几年,订阅号的发展可以说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力,以前没有人会觉得投资一个没有产品的订阅号是有价值的。
订阅号与服务号的出现,让微信逐渐成为一个生态,用户无需离开微信,即可完成阅读、社交、获取生活服务等。
服务号无法解决高频使用的问题
按照微信的期待,订阅号本应为用户提供内容,但被玩出了各种营销和电商的花;服务号本应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但真正做起来的服务号却少之又少,你可能听说过不少 VC 投资订阅号,但很少有 VC 投资服务号。
服务号发展得并不好。大多数服务号只是在做替代短信的推送服务和低频服务。
比如,被视作经典案例的招商银行信用卡公众号,用户的使用场景以收通知为主,它只不过替代了刷卡短信通知,其它功能很少被用到。
不妨想想我们为什么会 下载 一个产品的 app,而不用它服务号里一模一样的功能:
体验差,HTML 的体验比不上原生、流畅性差
层级多,App 一打开就是服务目录,服务号需要多进至少一层
对网络过于依赖,没有网络,服务号无法使用
对于低频使用的场景,即使体验差、层级多、每次都需要联网,用户是可以忍受的,比如查询信用卡额度,这种行为可能每个月只有一两次,即使网页的体验很差,但我们能忍受。
但对于高频使用场景,比如文档编辑,我们每天可能需要使用很多次,这时我们对体验、速度、稳定性显然有更高的要求,服务号和 HTML 并不能完美满足这些要求。
矛盾来了,微信希望第三方用服务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但从功能层面,服务号却只解决了低频服务的需求,高频服务用户依然需要下载 app。
这时,微信需要提供另一种能力,来满足高频服务的需求。
微信想成为唯一的入口
为什么微信非要满足高频服务的需求?
因为商业是贪婪的,商业的最终目的是垄断。
8 亿活跃用户对微信来说是不够的,一天只占用用户 4 个小时对微信来说也是不够的,光提供信用卡消费通知对微信来说还是不够的。
微信想要更多,腾讯想要更多。当微信已经是超级入口,它想变成唯一的超级入口,它要占据你更多的时间和使用场景。它可能永远不会做一个 OS,但它希望成为「事实上」的 OS。
小程序是微信成为事实 OS 的必要补充。因为它的诞生是为了满足服务号没有满足好的高频应用场景。
所以,三管齐下,微信希望占据:
更多用户时间
更多应用场景
更多服务入口
订阅号解决阅读需求,服务号满足低频服务需求,小程序定位在高频使用场景。
听起来很恐怖,但恐怕没有人能在短期内阻止微信成为事实 OS。
小程序是一个独立生态
中国吉林网记者从1月13日召开的省交通运输厅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上获悉,2021年,省交通运输厅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标尺,广泛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出行的烦心事、干部职工的揪心事,上报省委的12件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年度任务。
四项实事为群众提供良好出行环境。一是开展高速公路交通标志牌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调整优化“问题”交通标志12大类4052处,新增575处、调整2804处、拆除467处、更换206处,提高了交通标志对交通流的引导效率和路网服务水平。二是开展“修筑暖心路,架起连心桥”行动,重点强化农村公路建设和危桥改造,年内共新改建农村公路2804.7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71座,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2067.6公里。三是全省24个普通公路收费站全部设置便民服务台,为过往车辆提供简单的修车工具、常规药品、开水等便民服务。四是推进“司机之家”建设,建成并投入使用“司机之家”9处,为货车司机提供933万人次服务,让货车司机能够“喝口热水、吃口热饭、洗个热水澡、睡个安稳觉”。
三项实事方便群众出行。一是完成公交化改造线路301条(超额完成251条),采取“公交+定制+班线”的运营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均等化、个性化的客运服务。二是推广老年人打车出行电招服务,制定出台实施方案,推动网约车平台公司开通电话叫车服务,增设方便老年人的“一键叫车”功能,为老年人打车出行提供更多便利。三是推广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完成全省65个二级以上客运站站务系统、自助售票程序、网售接口关于电子客票功能的升级改造。
三项实事服务群众办事。一是实施道路运输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实现了道路旅客运输、普通货物运输以及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装卸管理人员和押运人员从业资格证补发、换发、变更、注销及诚信考核等5项高频服务事项的“跨省通办”。二是开展“渔船检验便民行”活动,由过去集中时间、集中地点检验渔船,转变为接受渔民口头申请、开展上门检验的方式,完成了鸭绿江云峰库区、图们江、白山湖水库300余艘渔船现场检验工作及发证工作。三是建立跨省大件路线服务协助机制,通过简化全省公路路网图、开发“吉行高速”小程序等措施,解决办理跨省大件申请的群众由于不熟悉高速公路编号、路线名称和地名等原因产生大量退件和重新申报的问题。
两项实事帮助基层解难题。一是助力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周边道路建设。主要是加快东双项目东平段辽源市境内沿线相关农村道路(水泥路)修复工作,安排维修资金1600余万元,完成了东辽县、东丰县、龙山区、西安区等地68.69公里农村公路维修任务。二是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引导推动客运站向“客货同站”转型,积极为客运站搭建物流合作平台,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目前,双阳区、公主岭市、蛟河市、乾安县、磐石市、延吉市等13个县级客运站完成“客货邮融合”升级改造,45个乡镇客运站改造为客货邮融合站,开通了20条客货邮融合运营线路,运送农副产品330多万件,完成货物运输5100多万件,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带动农村经济增收近7000万元。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王涛
图片由省交通运输厅提供
微信扫一扫:分享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