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开发定制公司还是不少的,具体需要自己多对比下。
第1种是卖模板为主的网络公司。
优点是:价格低,几千块钱到万元之间就能搞定,方便,能够快速上线;
缺点是:修改功能麻烦,这里需要避免低价陷阱,不要到最后才发现模板性的修改功能所花的钱比买模板还贵。而且不是独立的,一个模本卖给很多商家用,模板不是永久使用的,一般每年都要交年费。
第2种是主流的方式,定制开发为主的网络公司。
优点是:独一无二的,专为你的企业或者店面定制的,功能你来定,要求你来定,后期修改BUG方便,改东西也很方便,最重要的是永久使用权!!
缺点是:相对价格比较高!!!定制版的基本费用在上万元到十几万不等!不过贵也有贵的道理吧,毕竟功能做的更全面一点。
最后总结,至于找什么样的小程序开发公司?花多少钱来开发?还是需要看贵公司准备的预算这块!希望对大家有用!
当然可以啦,可以给对应的服务商详细沟通描述你想制作成什么样的,最好能提供一个你觉着不错的案例,这样会更有帮助
如果是行业内比较成熟的标准化系统就会相对便宜点。如:餐饮行业类的和电商类以及酒店预约类的小程序的一般几千元就可以了,因为模板的功能已经相对丰富了。而简单的企业宣传类的一般几百到一千元就可以了。
承德做智能名片和小程序很多的,鱼龙混杂,要找专业的,可以在微信小程序里搜索 承德智能名片
其他不了解,我用的鲸服务的定制小程序,199元一个,分销、商城、助力这些功能都有。
登记小区外来人员、排查房屋安全隐患……如果你是基层工作人员,是否希望有个小程序来帮忙?今后,上海的“一网统管”平台就能满足这些需求。
3月25日,上海市“一网统管”轻应用开发及赋能中心授牌成立,首个低代码轻应用平台于当天正式上线开放测试。无论是区、街镇、还是居委会的基层管理人员,只要登录该平台,就可以寻找、下载自己需要的轻应用,或者提出需求,最快一两天就能得到由供应商“量身定做”的小程序,而且费用也相对较低。

“这是上海‘一网统管’的一种创新模式,由企业建设,政府支持,社会参与。我们希望能够建设一个更开放、共享的平台,让更多人参与到城市治理中。”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丽表示,越往基层,可能就越需要借助小程序等工具型轻应用,希望通过搭建这样的平台,及时解决基层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助力上海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基层工作人员使用轻应用完成社区排摸。
整合376个APP、小程序
“人工登记、梳理、录入,再分发给各街道,由街道再分给各社区,社区工作人员抱着一摞纸质材料上门逐个排摸,再登记、录入,最后回到我们这里,再重新录入、上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还容易出错。”徐汇区卫健委工作人员丁朋礼依然记得,2021年初的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排查工作中的劳累与低效。
2月底,徐汇区政务管理小程序“汇治理”上线了“排摸”功能,这项工作立即变得即时而高效。拿到数据直接导入,系统经自动筛选、分解后便会推送到街道、居委。居委工作人员上门排摸时,只要拿着手机,边登记便录入,丁朋礼就能同时收到所有信息,并即时生成报表,实时掌握排摸进度。
“‘一网统管’的核心要义就是‘高效处置一件事’。”徐汇区委常委、副区长俞林伟说,2020年11月,上海“一网统管”首批轻应用开发及赋能平台率先落地徐汇进行试点。如今,徐汇区已建立起统一部署、统一接入、统一门户、统一授权的轻应用平台,将376个APP、小程序逐一清理整合。
在此技术上,徐汇区将数据归集、功能融合,统一接入280个区级部门自建系统,并建立了自动派发、精准到人的派单系统,形成“三级平台、五级应用”的完整闭环,在城市治理数字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层单位可下载已有应用,也可提出个性化需求
徐汇区基层治理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案,正是上海在城市治理数字化过程中的重要转变方向之一。
“我们发现,其实越往基层,对小程序等应用工具的需求就越大。”徐惠丽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上海“一网统管”的探索实践中,各级基层单位,对工具型轻应用赋能日常管理和事件处置的需求旺盛且迫切。此次轻应用开发及赋能中心的成立,正是2021年上海“一网统管”新征程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此次低代码轻应用平台,由主要面向各级城运基层应用单位和应用市场开发者提供综合服务,解决基层单位需求响应慢、缺乏技术经验、应用集约化不足、应用合规性和安全性等问题,帮助基层快速实现高质量轻应用工具进行投用并发挥效能。此次低代码轻应用平台由腾讯与上海市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建设。
目前,该平台的政务应用生态正不断丰富,已上线运行二百多款轻应用,包括防疫管控、营商管理、协同办公、联勤联动、民生服务等各类应用服务,为基层治理提供多样“答题思路”。基层单位可通过登录该平台,直接查找、下载所需要的应用,有些甚至是免费的。
此外,该平台还可以满足基层单位各种个性化与定制化的开发需求,费用也相对较低。基层单位用户通过平台,将自己的应用需求发布后,平台内覆盖智慧城市、环保、消防、数据分析等多家开发企业,都可积极响应。同时,赋能中心还会对开发服务进行审核、监管,保障服务质量。
“未来的‘一网统管’不仅仅是政府侧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更是全社会各主体之间的高效协同。”徐惠丽说,在上海的城市数字化转型中,政府也将尝试搭建越来越多的平台,形成资源的有效流通和共享,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治理中,这也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体现。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大家放心,加油站已经备足了汽油柴油。这次送油如不够,可随时预约,随时补给。”中石油吉林销售松原分公司所学加油站经理陈荣华在姑字村对村民们说。他已经连续3天为村里的43家农户送来了24.33吨0号柴油。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期正值春耕生产期,中国石油吉林销售公司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保供。春节前,中国石油吉林销售公司所属加油站员工详细询问农户用油需求,介绍今年的惠农政策,并预约办理了一批中国石油加油卡。他们还积极组织资源、协调运力,科学统筹吉林省内春耕保供的点、线、面,先后调拨储备0号柴油2万余吨,保证了182座农村加油站资源供应充足。
中国石油吉林销售公司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手册,覆盖了从油库发付、在途运输、入站销售各个环节。对农民用户,相关加油站开通春耕保供绿色通道,电话预约周边农民有序来站加油,引导进站车辆保持间距。对于一些距离较远、出行不便以及实施封闭管理的村屯,中国石油吉林销售公司征得地方政府部门同意,建立了春耕用油固定站点、固定车辆、固定路线、固定客户、固定人员、固定防疫程序的“专油专送”机制,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用上放心油。
中国石油吉林销售公司还联系化肥供应商开通了“网络直播”,详细介绍化肥的种类、价格、用法、用量等信息,并在线解答大家的疑问。目前,通过“网络直播”留言、微信电话预订等方式,公司已经接到化肥订单2万余吨。借送油的机会,各个加油站一并将化肥送到农民手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己平 通讯员 张丽丽)
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潜力。
随着吉林省企业复工增多、传统百货购物中心恢复往日运营时间,线下商业通过不同形式的促销活动,吸引顾客进店。
聚焦市场,样本长春。
复工后,这个城市商场人气恢复得如何?商家推出哪些优惠措施聚人气?
日前,中国吉林网对本地部分商场进行全景“扫描”,用文字和镜头还原市场现状!
镜头一
高端商场开打“亲民牌”
位于长春市繁华商业核心区重庆路“金街”上,有一家建筑体量颇大的商场——卓展长春店。提到“卓展”这个词,绝大部分的吉林人首先想到是“高端奢侈”。
然而,为有效应对疫情对商场冲击和影响,一些改变在这里悄然发生。
“春季新品,一件6折、两件5折,衣服款式挺漂亮,价格也很‘美丽’……”在卓展长春店品牌店面中,两位年轻消费者交流着“选购”心得。
高端百货打出“亲民牌”?是的!
“商场部分区域的品牌也在进行优化和调整,希望能够招募到更多‘亲民年轻’定位的品牌和产品,吸引更多大众消费者。”长春卓展时代广场百货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聂阿娜表示,这是一个大趋势,今年促销力度要比以往大得多。
事实上,疫情发生之后,卓展为恢复正常经营,打出不止“亲民”这一张牌。
“在疫情出现之后,为给顾客更便利的购物体验,推出线上购物小程序卓展云商城,在这里可以看到直播带货、砍价抢券等一系列促销活动来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和参与。”聂阿娜说。与此同时,为了助力商家,商场也给予品牌大力支持。期间,商场与品牌共同承担很多低价促销,帮助商家尽快消化库存。
镜头二
一个促销员眼中的人气回暖
商场刚刚开门,商场促销员胡晓春抖擞精神,用亲切的微笑跟每一位路过柜台的客人打招呼。
“长百复工后,顾客越来越多,销售额也越来越好。”胡晓春回忆,就拿销售的皮鞋为例,刚刚复工的时候,负责的专柜区域每天就是开个张,卖个一两双鞋,现在每天都能销售二三十双,顾客消费开始释放,商场促销作用愈发明显。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传统实体百货造成前所未有的困难。复工以来,企业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营。”长百集团总经理赵德民告诉中国吉林网,今年3月份至今,陆续推出很多促销组合活动。目前商场客流量和销售额能够达到同期70%左右,这让企业更有信心,还会不断提升和回暖。
镜头三
3天卖了3.6个亿
眼下,欧亚卖场超大型店庆正在进行中。作为单体规模世界第一的超大型现代化购物中心,这里诠释着“重燃”的吉林消费市场 !
携万名供应商拿出1.2亿元来回馈广大消费者,500万元店庆消费券、5000万元卖场一卡通、50部1万9999元三星折叠屏手机、600万元银行/出行优惠券、吃喝玩乐消费券任性送……走进欧亚卖场,“超大回馈、提振消费、激活市场、贡献社会”超大型普惠店庆标语随处可见,购销两旺的画面频现。
“欧亚店庆早就想来了,前期了解优惠幅度不小,今天正好有时间,给父母买些换季衣服。”正在店内挑选服装赵女士说。
“欧亚卖场去年实现销售188亿元,今年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促消费、稳增长’相关决策部署,结合欧亚集团‘惠万众消费、促万企复兴’36周年店庆,与欧亚汇集于4月17日到5月5日同时开启了为期19天超大型普惠店庆。”长春欧亚卖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赵鑫告诉中国吉林网,在严格落实区域消杀、员工戴口罩上岗、做好清洁卫生等防控措施基础上,抢抓销售旺季,一系列大力度的惠民活动不仅极大地激活消费市场、提振消费信心,更吸引了广大消费者前来购物体验,欧亚卖场店庆首日销售突破1.3亿,前三日销售实现3.6亿。
中国吉林网在采访中了解到,下一步,欧亚卖场将与欧亚汇集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用好用活政府消费劵政策,借助欧亚汇集长春市文化旅游特色消费示范街区(首批)命名契机,加快推进欧亚汇集首店经济、网红经济和夜经济品牌打造,为当下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经济社会秩序加快复苏、实现我省的全方位振兴、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镜头四
多措并举的“组合拳”

租费减免、小程序60万消费券、免费停车、直播带货……红旗街上的万达广场,把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调动起来,也是打出了一套多措并举的“组合拳”。
“单位就在红旗街,每天中午都来这里抽抽奖、扫点货。”在商场1号门入口APP抽奖处,长春市民陈浩宇兴奋地告诉中国吉林网,今天又没白来,摇一摇拿到了十足抵用的代金券。
“红旗街万达广场应疫情防控需要,自2020年2月6日停业,2月23日复工营业。红旗街万达广场商户226家,截至目前,开业224家,疫情防控停业2家,开业率99%。”长春红旗街万达广场总经理张春革告诉中国吉林网,为降低商家运营成本,缓解商户经营压力,自2020年1月25日至2与29日减免场内所有商户的租金和物业费,涉及租金937.6万元,物业费282.4万元,合计金额1220.3万元。同时,3月出台租费3-4月延期缴纳政策,相当于无利息、无手续费分期缴纳。
在促销方面,复工后万达广场自主开发的小程序,对经营恢复、复工复产起到重要作用。
“近期广场客流销售恢复,万达广场再次利用小程序派发万达广场消费券,4月1日至30日,红旗街万达广场连续30天,每天400张价值50元电子消费券全城派送,共计60万营销费用投入。”张春革介绍,此外结合政府惠民政策,广场90%品牌具备参与消费券收券,同时持消费券消费的顾客可以免费参与广场抽奖活动。同时,全场消费满50即可免费停车,为顾客出行提供便利。并打造万达广场直播间,持续线上线下结合,洽谈大力度品牌活动,直播推荐好物,促进品牌销售业绩提升。
镜头五
“山内”商家的复工独白
2019年,长春凭空起座山——名叫“这有山”。
这座山,不一般。不仅让红旗街商圈成为超级网红打卡地,也开启了文旅商业互相融合的吉林样本。
复工下的“这有山”,啥现状?
中国吉林网在采访中看到了这一幕:从街到巷到院落,空间层次分明。这里有丰富多彩的美食、静谧多姿的客栈、还有慕名而来的游客……

客流的提升,商家全都看在眼中。
“客流在稳步提升,商场也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吸引消费者,以我们店来说,生意越来越好,与上月相比,客流提升20%。”呷哺呷哺这有山店负责人马毅坦言,生意向好,离不开商场助力。从1月24日到3月31日,这有山减免了商户所有的物业费、租金,这让商家信心更足。
无独有偶,有同样的感受的,还包括这有山舍客栈店长许戈。
“复工后,我们线上线下和这有山主体共同发力,一起通过农夫市集等各种活动聚合人气,多维度营销。”许戈说,目前入住率达到60%,在整个省内住宿行业来说,可以名列前茅。
吉林行动
多方位挖掘消费潜力
商贸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对于这一点,吉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在采访时就谈到了这些事儿。
“如果概括一下,我们的举措,就是从供需两端发力来帮助企业渡难关。”吉林省商务厅流通业发展处处长陈会提到两方面,一是为企业减负,让企业轻装前行,重点协调落实租金税费减免政策,协调对接金融、用工等方面的需求,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另一个方面为企业赋能激发内生动力。推动传统流通企业的创新转型,重点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打造智慧商店、街区、商圈,着力发展小店经济,同时还发展流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培育“宅”经济新消费热点。
接下来采访中,吉林省商务厅市场运行处处长吕继伟则从多维度聚焦吉林行动。
“作为提振经济的重要内容,目前我省促消费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从内容上、方向上、财政金融保障上都有显著变化。特别是对新需求、新模式、新消费不断加大。对消费的支持从城到乡、从日到夜,拓宽了时间、延展了空间,多方位挖掘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发展。”
当谈及如何激发企业的内生活力,引领释放消费市场的潜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消费的需求?
吕继伟举例说明,例如推进实体零售业转型升级,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性消费场所转型。同时,改造提升商业步行街、加快连锁便利店发展,优化社区便民服务设施。
此外,在繁荣发展夜经济方面,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等紧密结合,鼓励商家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开设深夜营业专区、24小时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饮街区,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聚集区。
提振信心,激发潜力!吉林这波操作,很硬核!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栾喜良 摄影 郭亮 摄像 王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