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推荐青岛华夏商务网,公司在市北,网站上有不少案例,服务过东生,澳柯玛等等大客户。服务和制作质量一流。性价比算是比较高的了。你可以了解下。。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做外贸网站一般信息科技公司都是可以做的,建议在做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企业资料企业的规模、资金、员工数、行业地位、市场占有率、企业口碑等等,这些都是建站需要的。企业资料适当美化,但忌讳过分夸大,,尽量多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的资料更让人信服(彩旗信息专业外贸网站建设)。
2、企业产品产品是企业的命脉,可以说,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就是能不能拿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那么,企业网站的产品如何介绍才能具有营销能力呢?首先要保持唯一性,包括产品的文字内容、图片内容、性能参数说明等等,在产品分类、介绍以及图片、视频等展示当中一定要做到清晰、明了,做到真实可信。
3、企业服务在企业网站,企业需要给用户什么样的服务呢?一般企业网站都有客服在线,而且在售前售后都罗列一大堆条款,目的只有一个,让用户放心购买。但是,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这些条款有时候变成一纸空文。所以企业的信誉以及高质量的服务都是企业能够长久发展的保证。
4、联系方式网站不过是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推广和营销的工具,真正能为企业带来利益的订单及合作都是通过线下交流的。但是既然身处互联网时代,决定进行互联网营销,企业就不应该放过任何一个让用户找到自己的渠道。
所以企业网站在联络方式上,既要重视常规的联络方式比如企业网站上的电话号码上附带地理位置,这样做可以更能得到客户信赖。除此之外,对于网络新的联络方式,比如QQ、微信、邮箱、网站地址等等都是有必要的信息。
给你介绍一套功能比较齐全的建站软件,不知道适不适合你,如果你想要简单实用的,你可以选择模板建站,也可以选择自助建站,老榕树智能软件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建站平台,软件是由传统建站、自助建站、模块建站三合一的集合体,功能相当强大,建站系统设计人性化,功能实用,齐全,纯可视化编辑,功能强大,非常实用和人性化,你也可以把各种建站方式结合使用,他们的售后服务也做得很不错啊,他们还有专门的技术社区,技术指导老师,遇到问题可以免费的咨询,你还可以在里边学到好写东西,老榕树智能软件是国内目前功能相当齐全的智能建站软件,我感觉很不错滴!
楼主假如感兴趣,可以百度“老榕树智能建站软件”详细了解了解!
网站建设基本要看几点:
、网站设计(依个人设计要求,要求高,相对费用也会贵很多)
、网站开发(最好是定制开发的,这样避免以后有点小改动都需要重新搭建,那样太亏了,因为市场上现在又很多都是套模板的,真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啊)
、售后服务(这一点重中之重,有很多公司都是网站一做完就不理你了,你想要更改一点点小东西要不就是拖好久,要不就是要收费,有的时候真是会让人很郁闷的)
青岛我知道的只有:青岛华夏商务网,这公司我合作过,以提供高端定制开发服务,从设计到制作到程序开发为主。
记者 尚青龙
日前,出差在北京的青岛某药店连锁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先生通过电话咨询了解到,在青岛,要新办药店,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已经实现一网申请、一次提交、同时办结,就通过网上提交了药店主题“证照联合办理”申请,顺利完成了第三分公司业执照和经营许可的办理,成为了青岛市企业证照集成办零跑腿、线上办的切实受益者。
据了解,郑先生提到的“证照联合办理”,是青岛市行政审批局针对企业群众在办理同一市场主体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时多头咨询、多次跑动、重复提交等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试点任务,开展的企业证照集成办改革,也称企业证照“三联办”,是指企业证照的联合开办、联合变更、联合注销。改革自2021年11月起开展,通过在全市全部14个区(市)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置证照联办窗口,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一件事一次办”的主题式集成服务。截至目前,首批推出60个市场主体高频办理“三联办”事项,包含餐饮店、便利店、旅馆等多个行业门类。申请人只需在一个窗口提交一次材料,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相关业务便可一次完成,申请人无需跑多个窗口反复咨询、重复提交材料。政策落地至今,全市已办理证照集成办服务事项5300余件。
今年来,为进一步减少企业群众跑腿次数、提升办事满意度,青岛市行政审批局在原有的线下证照“三联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证照联办的线上办理路径,通过与青岛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多个部门建立协同配合及数据共享工作机制,打通20余个业务办理专网,依托青岛市企业开办智能一体化平台建成了线上证照联办系统。目前,便利店、药店、餐饮店等15个主题事项已实现线上证照联合开办、联合注销。据悉,其他主题服务将于近期陆续上线,最大化满足各类申请人的实际办理需求。
“申请人只需登录青岛市企业开办智能一体化平台,通过‘证照联办’服务模块即可同时发起证照业务办理申请。系统可根据填报信息自动生成全套规范化、标准化的营业执照申请文书模板,其他经营许可信息填报页面嵌入了全套申请材料模板,申请人可直接下载作为参考,根据自身情况修改完善后上传使用,最大化降低网上申报门槛,实现企业准入准营同步办理。”市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线下“一门一窗”、线上“一网一链”证照联合办理模式的建立,打破了办理层级和部门壁垒,重塑再造办事流程,大大提升了企业从开办到注销全生命周期的政务服务质效,实现多个证照审批服务“打包+提速”改革举措顺利落地,让企业群众在省心、省时、省力的真实体验中感受到行政审批部门改革创新的力度和决心。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半岛网3月2日讯 (记者 徐圆)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增强党建活力,贯彻落实我市“作风能力提升年”决策部署,2月24日,市税务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处党支部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服务一处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主题为“携手共建开新篇,营商环境再提升”的主题党日活动,双方领导共同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20余名党员参加本次活动。
党员们首先来到青岛市税务局初心使命馆,依次参观了“党史溯源”“党建引领”“党性锤炼”“党徽闪耀”四个展区。讲解员生动详细地讲解了每个展区的内容和意义,党员们认真观看党史教育图片、党建工作视频、一起重温入党誓词,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与伟大成就,接受思想灵魂深处的红色洗礼。党员们还现场体验了“税海红帆”数字滑轨系统、现场互动答题、电子相册等富有现代科技含量的教育展示模块。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大家深入交流,共同讨论学习,在了解青岛税务发展历程,发展成果的同时,深入学习先进税务人的光荣事迹,收获颇丰。
随后两个支部进行了党建和业务的深入交流,双方支部书记互相介绍了各自支部的人员组成、工作职责和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围绕各自业务职能、年度重点工作和下一步改革方向进行深入交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来,两个党支部一直以来以解决群众办事堵点难点为落脚点,深入交流、密切配合,合力推动一系列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便民改革举措落地生效,实现企业准入、变更、退出全生命周期信息联通、业务联办、改革联动,使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得到大幅提升。随着本次党建活动的开展,两个支部将在党建引领下,进一步加强业务深度合作,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针对即将于3月1日正式实施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和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相关政策,相关同志进行了精彩解读,给与会党员带来一场别开生面、受益匪浅的知识盛宴。党员们聚焦经营范围标准化登记、企业除名制度、市场主体歇业、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等业务领域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如何进行业务协同联动,尽快完善配套措施,以更简、更快、更暖心的企业开办和减税降费服务,提升企业开办的智能水平,打造高效服务的“青岛模板”。
此次党建共建活动内容实、效率高,体现了两个支部高质量抓好党建、高标准开展工作的勇气担当,是落实市委部署的“作风能力提升年”的坚决响应,是对“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理念的积极践行,通过党建共建的持续良性互动,共同实现党建业务同促进、作风能力双提升。
下一步,青岛市税务局将努力构建组织共建、活动联办、资源共享、业务互促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加强党员干部“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的作风能力建设,把打响党建品牌和转作风、强能力、抓落实、促发展结合起来,为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并肩作战、同向同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通讯员 张铸祥
4F级机场落地、地铁过海、高速公路增至16条……2021年,青岛成功入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胶东国际机场成功实现“整体迁建、一夜转场”、地铁1号线全线贯通运营、完成134个村庄通户道路硬化,优化调整公交线路近百条、高质量办成59件民生实事……“十四五”良好开局,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交出“满意答卷”。
青岛枢纽定位全面提升,交通强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20日,记者从2022年青岛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1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发布,赋予青岛“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发挥国际枢纽海港作用”等重任,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主轴7走廊8通道”的“京津冀—长三角主轴”“京哈走廊”“京藏走廊”链接青岛,标志着青岛枢纽定位从全国枢纽向国际枢纽跨越提升,这是青岛无上的荣光,更是青岛重大的国家责任,青岛交通发展迎来新的重大机遇。
青岛成功入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打造一流轨道交通产业、多式联运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智慧交通建设等3个国家级试点获批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海铁联运量连续7年领跑全国。胶东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系统全国领先。青岛港建成全球首条智能空轨试验段,开创集装箱立体疏运新模式。自动化码头以52.1自然箱/小时的单机作业效率,第7次刷新世界纪录。全国首创的干散货码头智能管控平台上线。
机场加快实现战略转型,轨道交通发展提速升级
集航空、高铁、高速公路、地铁、公交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胶东国际机场成功实现“整体迁建、一夜转场”,青岛机场正式迈入4F时代,航班放行正常率96%、始发航班正常率96.4%,跃居全国两千万级机场第5位、华东地区时刻协调机场首位。开辟国际全货机航线5条,航空货邮吞吐量增长迅猛,加快由“区域枢纽机场”向世界一流、全国领先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转型。
连接东西两岸、贯通南北城区、国内最长的跨海地铁—地铁1号线全线贯通运营,总长293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加速完善、高效运行,线网长度位居全国城市第10位、北方第2位,单日最高客运量突破120万人次。开通青岛主城区与平度、莱西两市间的市域列车,两市正式融入青岛主城区40分钟交通圈。增开直达北京和济南的高速列车,青岛与省会联系更加高效快捷,与京津冀实现朝发午至、千里日还。
一批引领性重大项目加速落地,高质量办成59件民生实事
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蓝谷至胶东国际机场快速通道等88个交通项目落地实施,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5.1亿元,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其中,服务董家口港集疏运的重要通道—董梁高速(董家口至沈海高速段)建成通车,支撑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明董高速、济青高速中线、潍烟铁路、莱荣铁路和9个毗邻市“瓶颈路”加快建设,青荣城际铁路提升至250公里/小时达速运行。
胶州湾大桥李村河互通立交ABF匝道、华中路、双积路、青银高速李村收费站等一批堵点痛点全部打通。群众期盼的即兰路大沽河桥如期开建。安装7000余米声屏障极大缓解了高速公路两侧噪声污染问题,完成134个村庄通户道路硬化,优化调整公交线路近百条,群众出行更便捷、更舒畅。
交通战略研究成果丰硕,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完善
科学谋划、统筹编制《青岛市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方案(2021-2035年)》和《青岛市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实施方案》,确立了“到2035年建成‘123’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基本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到2050年全面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发展愿景,全面打造交通强国青岛样板,为中长期青岛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绘就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同时,围绕五年任务,出台“双规划”。高质量编发《青岛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123456”发展思路和打造“四个城市”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初步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同步编发1个专项规划—《青岛市“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打造“一轴、一带、三核”物流发展总体格局和“6区、11园”物流枢纽节点布局,到2025年基本形成畅达、泛在、优质、绿色、领先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建成全国主要的国际物流中心。
董梁高速(董家口至沈海高速段)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增至16条,通车里程达870公里,稳居全省第一。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开工建设,国道204莱西段、大场段改线工程和8个养护大中修项目完工通车,国省道优良路率提升至92%。董家口港区大唐码头二期、华能码头二期、山东液化天然气(LNG)项目三期工程等9个港口项目加快建设。胶东国际机场、平度通用机场配套设施建设有序实施。即墨通用机场基本完工。铁路平度站综合枢纽、莱西站换乘枢纽、即墨北站站前枢纽、邮轮母港旅客集散中心等4个综合客运枢纽和26个货运物流枢纽项目加快建设,枢纽连通能力持续增强。
提升枢纽能级,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明显增强
新增外贸集装箱航线24条,总数达到210条,航线增速创历史新高,数量和密度稳居我国北方沿海港口首位。青岛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371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4.1%、7.7%,其中进口原油吞吐量居全国首位。2021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青岛排名全球第15位,被誉为“国际航运中心的进步之星”,其中“港口条件”指标排名全球第2位。新开通至大阪、莫斯科、河内、阿拉木图、仁川等国际全货机航线5条、总数达8条。青岛机场完成航班起降13.87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603.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3.7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8%、10.1%、14.9%。发挥国家物流枢纽功能,优化多式联运服务网络,强化陆海联动能力,新增内陆港8个、海铁联运线路7条,总数分别达到26个、62条,海铁联运量达到18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2%。
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68381亿人公里、同比增长21.5%,其中铁路、水路客运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1%、82%,公路客运周转量同比下降16.4%。全年完成铁路、水路货运周转量198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2.5%,其中铁路、水路货运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8.6%、66%。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12.6亿人次,同比增长29%。胶东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实现多种运输方式“垂直零换乘”,全省首创地铁认可高铁安检模式,“4631+N”综合立体集疏运体系加速完善。支持客运行业转型发展,开通定制客运线路9条、投入运力150辆,新增包车企业30家、投入运力292辆,不断满足群众“个性化、差异化、门到门、点对点”出行需求。唐山路公交换乘枢纽和青啤麦芽厂公交场站开工建设。积极落实老年人和军人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优待政策,219万市民享受优惠2.9亿元。数字人民币支付模式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全面推广。
深化改革创新,行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青岛获批“信用交通市”建设省级试点。获评“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改革示范单位”。“胶东半岛联合执法”“打造世界一流平安海洋港口”“创新建立“1+6+N”运行机制”等典型经验全省推广。深入推进ETC智慧停车试点城市建设,完成胶东国际机场、和谐广场等交通枢纽和大型商超智慧停车设施安装,覆盖泊位4.6万余个。开展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刀刃向内纠治66项执法顽瘴痼疾。加大运输市场秩序整治,查处各类交通运输违法违规行为3107起,其中“黑出租”“黑危货”56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