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来说就是网站通过页面结构定位、合理布局、图片文字处理、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等一系列工作的总和,也是将网站设计师的图片用HT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方式展示出来。
属于前台工程师的一项任务,前台工程师任务包括:网站设计、网站用户体验、网站JAVA效果、网站制作等工作。网站制作是策划师、网络程序员、网页设计等岗位,应用各种网络程序开发技术和网页设计技术,为企事业单位、公司或个人在全球互联网上建设站点,并包含域名注册和主机托管等服务的总称。
广州有一家很OK的,,,百度搜一下,易强企业站会看到
我们用得挺好的!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3月25日上午,
青岛召开《2021年青岛市中小学及幼儿园
招生政策》发布会。
市教育局对相关政策进行介绍
青报君获悉,
2021年全市幼儿园入园需求约13.24万人,
全市小学一年级计划招生12.08万人;
初中一年级计划招生9.6万人。
一、幼儿园招生政策
今年,全市幼儿园预计入园需求约13.24万人,比2020年减少约0.68万人。全市幼儿园招生政策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各区市在规定时间统一开展幼儿园招生,有条件的区市采取网上报名。
5月14日,各区市幼儿园招生政策会通过教育体育局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发布,各幼儿园的招生简章也会同步通过幼儿园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以及在幼儿园大门口张贴等途径发布,幼儿园的报名时间从6月中旬开始。各幼儿园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原则上采取随机派位等方式录取。
各区市在充分考虑当地入园需求、幼儿园总量布局及户籍新政等因素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幼儿园划片招生。封闭小区内的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应优先满足符合条件的小区内适龄幼儿入园需求。部队、企事业、高校、集体办园,除招收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子女外,积极创造条件面向社会招收附近居民子女入园。2021年全市将有60所公办幼儿园新开园,有20余处公办园举办的教学点(小微园)投入使用,新增公办学位1.9万个;同时今年还会有20个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年内开工,一批在建幼儿园完成主体建设,为今后的幼儿园学位扩大和布局优化奠定基础。
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
2021年全市小学一年级计划招生12.08万人,比去年增加0.48万人;初中一年级计划招生9.6万人,比去年减少0.2万人。
(一)继续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市内三区民办初中学校将市内三区作为一个整体区域进行招生,民办小学招生限于审批地所在区市,学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经相关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核实批准并报市教育局备案,可跨区市招生,但不得超出青岛市域范围。其他区市民办学校招生区域由所属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依据相关规定、结合学校2020年招生区域等确定,报市教育局备案。青岛实验初中、青岛三十七中面向市内三区招生;青岛三十九中初中部纳入市南区招生范围,招生方式与市南区中片公办初中学校相同。
(二)分三阶段组织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第一阶段,市教育局组织青岛实验初中、青岛三十七中面向市内三区招生。第二阶段,所有民办初中学校与区市所属公办初中学校同步招生。青大附中初中部招生由市教育局负责,其他初中学校由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第三阶段,各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小学招生。
(三)小学升初中志愿填报。市内三区小学毕业生家长在4月21日—26日登录青岛市教育局官方网站填报志愿。第一阶段志愿可以填报青岛实验初中或青岛三十七中,也可不填报该志愿;第二阶段志愿要选填所在学区对应的公办学校、市内三区民办学校和其他面向学生所在区招生的民办学校,形成多个志愿(不超过4个)。志愿填报期间,家长可修改志愿,报名截止后,所有志愿将不能修改。
(四)小学升初中按志愿顺序录取。报名人数不足该志愿学校招生计划数量,报名学生全部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实行电脑派位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公办学校,由各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录取办法;全部所填志愿都未予录取的学生,由学籍所在地或符合入学条件的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到未满招生计划的相对就近的公办学校就读。
(五)幼升小招生报名实行“一网通办”。2021年我市将实现幼升小招生报名“一网通办”。前期,我局会同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提供数据共享平台支撑,共同推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安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民政局、青岛市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的14项数据接入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实现了数据共享。目前,各区市招生平台已基本建设完成。招生平台实现“一网通办”后,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监护人在“爱山东”APP、“青e办”APP完成实人认证后,平台将自动调用各部门共享的户籍、房产等相关数据信息,无需家长提供证明材料,实现招生报名的“零跑腿”“零证明”。
三、普通高中招生政策
(一)中考时间
实验操作考试时间为4月6日-9日。艺术、信息技术考试时间为4月25日-29日。自主招生测试时间为4月17日-18日。体育考试时间为4月19日-23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笔试科目时间为6月13日-16日。英语口语与听力人机对话考试时间为6月17日-19日。
(二)普通高中招生区域
除经市教育局批准外,局属公办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下同)面向市内三区、崂山区(以下简称“四区”)和高新区招生;青岛一中国防教育自招班面向全市招生;青岛六中、青岛九中、青岛实验高中、青岛十九中、青岛三十九中部分面向驻地招生;青岛五十八中高新校区面向四区、高新区、城阳区红岛街道、河套街道招生;其他区市公办普通高中面向所在行政区域招生。
(三)普通高中扩优提质
1.全市普通高中录取率保持68%。2021年,全市初中毕业生8.5万人,比2020年减少0.9万人;其中四区、高新区毕业生约1.9万人,比2020年减少0.05万人。全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约5.8万人,计划录取率68%。
2.局属优质普通高中学位供给增加。青岛五十八中高新校区开始招生,新增6个班(300人);其他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保持不变。全市综合高中由2020年14所增加到18所,其中,局属新增青岛旅游学校、青岛华夏职业学校2所综合高中,共5个班(190人)。部分办学质量较高的民办高中扩招,其中,海山学校增加2个班(100人),超银高中增加2个班(80人)。青岛启迪中学开始招生,新增6个班(210人)。
3.局属学校自主招生规模扩大。24所学校面向四区、高新区共安排自主招生计划3351人,比2020年增加1045人。新增自主招生3所学校为:青岛五十八中高新校区6个班、青岛海山学校2个班、青岛启迪中学1个班。6所学校扩大自主招生规模(普通班调整为自主招生班),分别为:青岛一中增加2个班、青岛二中增加2个班、青岛九中增加2个班、青岛实验高中增加3个班、青岛十七中增加2个班、青岛十九中增加2个班。
四、职业教育招生政策
2021年,全市共有初中毕业生8.5万人。今年职业学校总招生计划确定为3.9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约为2.9万人,技工学校招生计划约为1万人;本地生源约为2.7万人,外地生源约为1.2万人。
(一)保持“3+4”试点总体规模不变。根据上级要求,2021年“3+4”招生计划与2020年大体相当。
(二)适当调整“三二连读”专业点。“三二连读”和五年一贯制招生规模总体保持不变,允许个别中职学校调整对口合作的高职院校和专业点。全市“三二连读”总计划数约1.9万人。
(三)调整部分中职招生专业。2021年,全市新增81个中职专业。新增的专业主要包括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会展服务与管理、跨境电子商务、康复技术、融媒体技术与运营等。
(四)扩大普职融通招生规模。在局属部分中职学校开设普职融通班,鼓励各区市职业学校开展普职融通试点。普职融通班注册中职学籍,主要面向职教高考。今年,13所市属中职学校安排了普职融通招生计划,总计划数达到1135人。
(五)不再允许职业学校退档和改录。针对往年职业学校招生过程中出现的学生退档改录情况较多的问题,从2021年起,不再允许职业学校退档和改录。同时,继续实行分数带志愿填报时允许调整职业学校志愿的政策。通过扩大宣传、在招生平台上增加报名告知等渠道,扩大群众知晓度,避免职业学校退档和改录的现象,从根本上规范职业学校招生秩序。
转发给身边家长!
记者 | 赵黎 王世锋
来源 | 青岛日报(qddaily)综合自观海新闻客户端,转载摘编请注明来源!
来源: 青岛日报
记者 高雅洁
到2023年,游客接待量增长20%以上;到2024年,游客人均消费水平达到1800元以上;到2025年,文化旅游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以上,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基本建成。10月11日,青岛市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全市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加快将青岛市打造成为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
到2025年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基本建成
10月11日,青岛市召开全市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动员大会,对全市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进行动员部署,加快把青岛市打造成为重要的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
会上通报了《青岛市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到2023年,全市旅游环境、秩序持续向好,游客满意度稳步提升,游客接待量增长20%以上;到2024年,海岛旅游实现重大突破,旅游新型业态快速发展,游客人均消费水平达到1800元以上,跻身国内一流水平;到2025年,国内外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显著提升,文化旅游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以上,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基本建成。
青岛市将通过实施旅游秩序整治、景区品质提升、海洋旅游拓展、海岛旅游突破、旅游业态创新、基础设施提升六大攻坚行动19项重点任务,实现全市旅游品质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全面起势、三年大幅提升,“大旅游”格局全面建立,旅游标准化、智慧化、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海洋旅游特色充分彰显,旅游产品实现全业态创新,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等一批大项目投入运营。
提升景区品质
按5A景区标准打造青岛老城
青岛是著名的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青岛市将全面提升旅游环境,有针对性地推进市容环境品质提升,加快完善旅游设施配套,提高旅游消费服务水平。
按照5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青岛老城,丰富人文景观、健全旅游配套、优化旅游服务,推动青岛老城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
提升景区品质。全面改善景区设施,支持景区改造游步道、索道栈道、观景平台、廊亭椅凳、标识系统、停车场、游客中心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新创建4A级旅游景区5家以上。打造“最美滨海旅游风景道”“最美海岸线”“最美步行道”“最美海水浴场”,培育一批“网红打卡点”。
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完善全市景区导游词、讲解词,讲好景区故事,开展文艺演出、非遗体验、美术展览进景区活动,丰富景区游览内容。同时,支持景区开发二次消费项目,研发特色文创产品、项目,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发展智慧景区。建设“一部手机游青岛”平台,推出集预约购票、信息查询、在线咨询、投诉举报、典型曝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平台。鼓励景区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虚拟展示等新型旅游服务。推动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建设网上分时预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
拓展海洋旅游
有序开通多条海上旅游线路
青岛市将深度挖掘海洋旅游资源,发挥“山海城”浑然一体的优势,把海洋旅游做出特色。
拓展海上旅游航线。有序开通青岛奥帆中心—青岛国际邮轮母港、环胶州湾航线、海岛航线及订制式航线等海上旅游线路。另推出有效串联海岸、海湾、海岛和沿海主要景点的“一程多站”式海上旅游线路。
丰富海上旅游业态。加快发展帆船、游艇、皮划艇、潜水、冲浪、动力伞、水上自行车等海上旅游项目。实施邮轮(游轮)旅游突破计划,不断丰富始发港、访问港邮轮线路,推出串联青烟威日邮轮(游轮)旅游线路。支持引导潜水俱乐部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加快石老人等崂山沿海一线海洋旅游项目开发,打造近海旅游示范标杆。
同时,青岛市还将加快竹岔岛、灵山岛、小管岛等海岛旅游开发,打造海岛旅游新样板。根据不同海岛资源禀赋,按照“一岛一特色”原则,差异化发展环岛观光、休闲垂钓、海岛民宿、海岛野营、地质科普、气象研学、海洋生物观赏等休闲度假产品。此,还将发展多种陆岛交通连接方式,完善重点海岛岛内交通网络规划,优化交通设施。加强岸线保护修复,优化旅游服务设施,拓宽近海、亲海空间。持续完善海岛水、电、气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保障游客来得了、住得下、玩得好。
创新旅游业态
推动旅游与工业、农业、露营等融合发展
青岛市还将强化大旅游理念,发挥旅游业综合带动功能,推动旅游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更多新业态。
拓展“旅游+”模式。开展“旅游+工业”行动,挖掘啤酒、纺织、港口、机车、家电等工业文化内涵。开展“旅游+康养”行动,开发以海洋、温泉、中医药为特色的康养旅游产品,推进康养旅游基地、示范区建设。开展“旅游+农业”行动,创建景区化村庄20个以上,打造农业采摘、渔家风情、乡村民俗、非遗体验等全季节精品线路10条以上。开展“旅游+露营”行动,建设房车营地、帐篷营地20处以上。开展“旅游+婚拍”行动,打造“海誓山盟”婚庆旅游品牌,建设集服装租赁、化妆、拍摄、景点预定等功能于一体的婚拍旅拍服务驿站10处以上。
发展旅游演艺业态。围绕历史文化、海洋文化、地域文化等主题,依托“山、海、城、湾”特色旅游资源,推出1至2个大型旅游演艺项目。挖掘利用名人故居、特色里院、非遗等资源,按照“一院一文化、一院一特色”原则,打造“庭院演艺”不少于30处。加快城市音乐厅、音乐公园、音乐特色街区建设,打造城市音乐角不少于100处。
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影视旅游,培育藏马山、青山湖等网红影视旅游目的地。丰富博物馆旅游线路,实现全市博物馆总数突破120家,推动不少于20处名人故居面向社会开放。
延伸旅游消费链条。建设一批高端餐饮店、特色餐饮街、音乐酒吧街,发展海鲜美食街。支持建设高端度假酒店、特色高端民宿,打造30家以上星级民宿。培育“夜游、夜娱、夜秀、夜购、夜读”等夜间业态,创建3至5家省级以上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提升基础设施
高水平筹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
此外,青岛市还将加快提升旅游业数字化水平,为市民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文旅服务和体验。
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在机场、车站、邮轮母港等交通枢纽及崂山、奥帆中心、老城区等区域,统一建设集咨询服务、门票销售、形象展示、游客集散于一体的青岛市游客服务中心。
完善海滨消费设施。在沿海一线建设20处以上中小型旅游服务驿站,丰富休憩、餐饮、购物、阅读等功能。
优化旅游交通体系。支持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建设国际旅游集散中心,支持航空公司开辟国际航线,提升交通枢纽旅游集散功能,不断丰富旅游专线。完善旅游景区道路标识体系,加快旅游道路、滨海步行道、骑行道建设。加快景区景点及周边停车场建设,健全“全市一个停车场”智慧停车管理平台。
提升国际旅游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多语种青岛旅游咨询网站,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多语种服务、医疗保障、应急救援等便利化功能。并扩大海外银行卡使用和海外版移动支付应用范围,提高外币兑换便利性。另将加快建设上合示范区商旅文交流中心,打造“上合之夏”活动品牌。
2023年,青岛市将承办2023年全省旅游发展大会。青岛市将以筹办全省旅发大会为契机,充分挖掘青岛资源禀赋,在彰显特色优势、开发旅游市场、招引产业项目、培育旅游品牌、推进改革创新、提升服务品质、规范旅游秩序等方面持续用力,全面塑造青岛旅游新形象。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来源:中国新闻社
据青岛卫健委网站消息,3月5日9时至20时,青岛市新增44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下简称病例12-55)。病例12-55均系莱西市3月4日确诊病例的同学、老师和家人。以上人员在3月5日进行的核酸检测中,结果均为阳性。专家组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病例12-55均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目前均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此前报道,3月4日,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在就诊人员中筛查发现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均为莱西七中的学生,青岛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快速检测为奥密克戎变异株。
之后,莱西本轮疫情报告11例阳性病例,均与莱西七中有关。其中,莱西市共确诊10人,包括学生8人和教师2人;青岛市市南区关联病例1人,为在莱西七中支教的教师。
莱西市第七中学升为高风险
自2022年3月5日零时起,将莱西市第七中学(龙口东路25号)调整为高风险地区。
疫情已在学校隐匿传播一段时间
5日,青岛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目前11例阳性病例的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月3日-3月4日,结合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从对这些病例之间的关系和传播链条看,这起疫情已经在学校里面隐匿传播了一段时间。此外,该学校为走读学校,学生感染后波及家庭成员进而造成社区传播的风险较大。
山东莱西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发布会上指出,因此不排除会在学校、社区继续出现其他阳性病例的可能。随着后续莱西市全员核酸检测,可能会发现更多的阳性检测人员。
“非必要不离莱”
莱西市呼吁广大市民群众密切关注疫情动态,非必要不离莱,确需离莱的需凭健康码绿码和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通行,全程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限制小区居民参加聚集性活动,落实居民小区出入人员登记、测温验码等措施,持续开展公共区域卫生保洁、消毒通风。
3所在青高校严格校园出入管理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青岛黄海学院发布通知,提醒学生“非必要不离校”,严格校园出入管理,严格人员聚集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