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南宁市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办公室了解到,自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以来,南宁市加快架构“三环十五射三横”高速公路网布局,相继开工建设了南宁至湛江、南宁吴圩至防城港等5条高速公路,2020年在建高速公路项目达到了13个,建设总里程达到600公里以上,再创在建高速公路项目里程历史新高,较2019年在建里程增长38.5%,出区出海出边高速公路网络建设提速。
【大浦高速将成为两广间的新通道】
近日,记者来到广西大塘至浦北高速公路项目(以下简称“大浦高速”),在良庆区百浪村段的施工现场,路面已经铺上了黑色沥青,路旁种上了绿化树木,工人正在进行交安防护设施的安装,预计今年年底将建成通车,未来将与在建的浦北至北流高速公路对接,进而直通广东,形成南宁、钦州等北部湾地区直通广东茂名、阳江、珠海及港澳地区最为便捷的高速通道。
记者了解到,大浦高速是自治区政府统筹推进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自治区“县县通高速”目标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条高速起点位于南宁市良庆区,沿途经钦州市钦北区、灵山县,终点位于钦州市浦北县。主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全长123.735公里。
目前,该条高速建设进展顺利,路基工程已全部完成,路面工程完成63%,桥涵工程完成98%,隧道工程完成90%,房建工程完成53%,绿化工程、机电工程、交安工程都已完成三成以上。
广西大浦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鹏宇介绍,目前,从南宁驾车去往广东,主要有两条线路:一条是从南宁经由广昆高速到梧州,再进入广东肇庆;或者由南宁市经由南北高速至北海,再从合浦山口收费站进入广东茂名、阳江,再到珠海。大浦高速通车后,南宁去往珠海、深圳的行车时间将缩短一个多小时。
大浦高速项目的建成将与兰海高速、六景高速等形成“环北部湾高速公路经济带”,为粤港澳互通云贵川以及广西自贸区连接东盟国家提供一条更加便捷快速的国际大通道。
【新柳南高速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项目(以下简称“新柳南高速公路”)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10—2020)》“六横七纵八支线”高速公路网中“七纵”桂林—柳州—南宁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线起于柳州市洛满镇,接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终于南宁市五塘镇,连接南宁外环高速公路,全长200.019公里,同步建设8条连接线113.367公里。设置洛满西、土博、里高、忻城、合山、平阳、龙联、上林东、宾阳西、思陇西、昆仑、五塘互通式立交12处。
该项目是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是广西高速公路规划网中规模最大、总里程数最长的在建项目之一,采用“区市共建”模式实施建设,计划于2021年7月1日前建成通车。
新柳南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指挥长、党委副书记施永源表示,该条高速建成通车后,将有效缓解节假日柳南高速公路特别是六景至三岸路段的交通压力。此外,也将完善区域公路网,节省市民的出行时间。目前从上林县到南宁市区需要绕行来马高速公路和都南高速公路,行车时间约2个小时,建成通车后行车时间将压缩至1个小时内。
新柳南高速公路项目结合工期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各参建单位对各施工工艺、施工机具进行微创新、微提升,推广应用无人操控压路机群、桥梁桩基超声波成孔检测仪、C6超前水平钻机等新技术20余项。
近日,记者来到新柳南高速公路五塘2号大桥,该桥已经进入桥面摊铺阶段。在五塘2号大桥旁不远处的预制梁厂,工人们在现场进行钢筋吊装和模板安装,各项工序有条不紊。
广西长长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新柳南12标项目常务副总工王金龙介绍,该标段桥隧比较高,桥梁工程是该标段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施工方采用了悬挂式摊铺机来进行半幅一次性摊铺,提高桥面的施工质量和平整度,施工工期也降至之前的三分之二左右。作为该标段首个开展架梁、架构等施工工序的桥梁,该桥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将为后续其他桥梁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施工经验。
【南宁市前三季度"交通网"项目已开工53个】
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文斌介绍,南宁市今年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共13个。其中,大塘至浦北高速公路预计年底通车;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年度投资完成73%,计划明年7月建成通车。强枢纽专项组加强协调、服务和督导工作,特别是多渠道筹措"区市共建"征地拆迁资金26亿元,保障了重大交通项目有序推进,南宁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掀起新高潮。
据了解,南宁市前三季度"交通网"项目已开工53个,开工率95%,累计完成投资201亿,年度投资完成率71.37%,全面提升对外交通能力,作为强枢纽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在重点项目前期和储备工作方面,南宁南二环等6个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其中上林至横县高速公路计划年底前开工建设,同时策划了13条、820公里一级公路网项目。接下来,南宁市将进一步加快项目推进,把握下半年旱季施工"黄金"期,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冲刺,全面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南宁晚报
正午日头最盛时,廉江市良垌镇苑瑶村委会平田济村里,丰业专业合作社的出纳全水聪正忙着清理账目。办公室外大铁棚下,几位村民熟练地筛选火龙果,装筐、抬上小板车、推进冷库,一天忙活下来,他们能从全水聪那儿领到三四百元工资。
良垌镇苑瑶村委会平田济村的丰业合作社里,打工的村民忙着打包火龙果。李廷睿 摄
从2019年开启土地流转后,平田济村村民张永标牵头成立的丰业专业合作社,承包下了3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圣女果、番石榴、火龙果等。这些优质的农产品,销往珠三角、广西等地。以土地入股的村民,不仅能享受利润分红,还能在合作社从事水果打包等工作,获得可观的收入。平田济也因此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产业兴旺村,颇受附近村民羡慕。
作为良垌镇乡村振兴示范带上一个“点”的平田济村,是该镇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农村相关工作的一个缩影。以基础建设、产业扶植、环境整治为着力点,廉江正致力打造让群众看得见、能享有、可复制的良垌乡村振兴模板。
完善设施建设
夯实乡村振兴交通基础
时隔半年,良垌镇中塘村委会的中塘村村道,一改此前狭窄泥泞的旧貌。路面硬底化、道旁绿树成荫,中塘村委会党总支部副书记陈兴强笑着说,再也不用在雨季推着摩托过烂路了。
村道旁矗立的中塘村革命纪念馆,几名工人挥汗如雨,忙着和水泥、码砖头。这里正在建设一座近400平方米大的乡村大讲堂,建成后还将承担起中塘村委文化馆的功能,为村民提供一处开展文体活动的舒适场地。
邹亚军一早就赶到乡村大讲堂的施工现场监工。13年前,他结束在深圳的几年打工生活,回到家乡一边照顾年迈的父亲,一边参与中塘村委会中塘自然村的村务工作。如今,他已经当选为中塘自然村的村主任。
与邹亚军一样在13年前回到中塘村的陈兴强,之前在深圳市打工,做不锈钢门窗安装工作,一个月有三四千元收入。泥泞的道路、闭塞的交通,是他久久不愿回乡的原因之一。
“2008年之前村里到处都是杂乱生长的竹林,唯一有的一条像样的公路,就是村委会到207国道的两公里水泥路。”陈兴强回忆,那时村民出行主要依靠摩托车,户与户之间只有狭窄的泥路连通。“一到雨季泥路稀烂,有些路段摩托车都骑不了,得下来推着车才能通过。”陈兴强打趣说,每到下雨时,村民们的摩托车就得变成“自行车”。
中塘村道路建设质的飞跃,在2020年到来。这一年,良垌镇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修建美丽乡村旅游公路,其中涉及中塘村的有5公里。“原来是要路自己修,政府补助一部分。现在是政府给修路,村民得实惠。”陈兴强介绍,中塘村5000多口人主要依靠种植水果、粮食维生,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近年随着乡村旅游火热,中塘村积极开发果园游、红色游等项目。道路畅通后,不仅方便村民出行、改善农产品运输销售,还能吸引更多游客到来,助村民增加收入。
“这边还有一条路已经立项了,也是整合涉农资金要修建的路。建成后就可以连通我们中塘村和象路村的一家大茶园,把红色旅游景点和茶园游景点连成一条线。”抹了一把脖子上的汗水,邹亚军指着乡村大讲堂工地左侧的一条小泥路说,这条道路即将拓宽并铺设水泥,修建完成后,中塘村革命纪念馆到象路村茶园的距离将从现在的13公里缩短为6公里,方便村民出行的同时,也将优化当地乡村旅游的线路环境。
与这条道路一起完工的,还有中塘村委山寮村缓存路道路硬底化工程项目、山心村委下三合村至山心河堤道路扩宽工程项目。今年以来,良垌镇积极推进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项目,工程类项目中,目前中塘村委青羗仔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工程已完成50%工程量、良垌镇滨江西路道路环境整治工程因乡村振兴示范带重复调整中,山心村委下三合村道路绿化工程、山心村委下三合村风貌提升工程已进入审批阶段。
整治撂荒地
多样发展打造农文旅产业带
“原来道路不好,根本不敢往发展旅游这一块去想。最近几年政府加大了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力度,把钱用在刀刃上,修建了很多又好又宽又漂亮的道路,我们才有拓展业务范围的机会。”炎热午后,接待完一批游客,良垌镇象路村委会后塘自然村茗上茗茶厂里,厂长肖生坐在茶桌前享受难得的闲暇时光。
从2004年建厂,茗上茗到如今已经发展出近800亩茶园,主要种植台湾金萱茶。“我们自己种植管理的茶园有500亩,跟茶农合作的茶园有300亩左右。”肖生介绍,除了金萱茶,该茶园还种植生产本地梅占茶、金冠英等多种茶叶。
良垌镇象路村委会后塘自然村里,茗上茗茶园的工人采摘茶叶。受访者供图
几年前,不满足于仅仅种植生产茶叶,茗上茗的负责人开始向旅游领域开拓,拿出100亩茶园用于发展茶园游项目。靠茶厂,茗上茗设立了餐饮、住宿设施,月接待量高峰时达到上万人次。
喝完一杯茶,肖生指着道路纵横相连的茶园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加上撂荒地整治,让良垌镇的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肖生介绍,后塘村正发动村民发展红橙、荔枝、龙眼、番石榴等水果种植基地,其中规划红橙种植基地约200亩、荔枝种植基地约500亩。道路畅通后,游客到后塘村不仅能体验到优质的茶园游乐趣,还能体验水果采摘、自驾游玩等项目,让到后塘村旅游的人来得了、留得住、想再来。
2020年11月20日,良垌镇自查有撂荒耕地总面积5870.58亩。以灭荒清零为目标,良垌镇镇委、镇政府出台专门工作方案,镇、村两级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出台强力措施,全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工作。截至目前,该镇可复耕耕地中累计已复耕共3306.34亩。
与茂名化州市新安镇交界的良垌镇中岭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撂荒地复耕的好处。利用边界党建联动联建机制,良垌镇通过技术交流、信息互通、合作增产、资源共享的方式推动交界村庄的乡村振兴,进一步激发乡村活力、释放乡村动能。
中岭村党总支部与新安镇山埇村党总支部联合召开边界党建会议,就解决土地丢荒问题进行多次深入探讨与实地调研。在经过充分调研考察后,两个党总支部引入优秀创业青年邓维敏在山埇村承包土地70亩,用于水稻、水瓜等农作物规模化种植,拉开了两村合作序幕。此后,两村共同努力在两地分别建立了番石榴种植基地,通过技术互帮互助、信息相互交流的方式,共同促进本地产业振兴。
位于茂名化州市的笪桥镇,素有“黄瓜小镇”的美誉。良垌镇三角塘村党总支部与化州市笪桥镇笪桥村党总支部联合组成边界党支部积极发挥牵线搭桥作用,引入笪桥村的黄瓜种植、加工技术,由笪桥村经验丰富的瓜农亲自授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经验技术,改善种植方法,进一步提高三角塘村的黄瓜产量。当前,已有多家农户加入“大讲堂”中,为乡村振兴持续发力。
良垌镇中岭村整合撂荒地成立的种植基地里,村民收获水瓜。受访者供图
改善乡村环境
全面提升人居生活质量
村民腰包渐鼓,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第一步要解决的,就是乡村“厕所革命”。
“良垌镇目前有纳入改厕户数14233户,不纳入改厕户数4431户。在2021年,我们已完成14233个纳入改厕问卷的录入,目前正在进行不纳入改厕户数的录入。”良垌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实地录入信息的同时,该镇对不纳入改厕的户厕进行实地摸排,持续对农村户厕公厕进行长效监管维护,对发现的问题厕所迅速开展整治行动。
与“厕所革命”同步,良垌镇37个行政村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持续组织开展农村破旧泥砖房清拆工作。期间,完成201间破旧泥砖房清拆,面积达到17487.4㎡。
廉江市良垌镇乡村振兴示范带路线图。 李廷睿 摄
今年,良垌镇联合5个市挂点单位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市挂点单位干部、镇驻村干部、村委干部等人员带头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同时通过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发放宣传资料和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重点拆除危房、废弃猪牛栏、露天厕所等,重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村内水塘和沟渠,同时对村内张贴在墙壁、门口、电线杆等地方的小广告、乱涂乱画和商铺的乱贴乱挂进行清理。
旧貌换新颜的良垌镇中塘村。李廷睿 摄
为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良垌镇36个村委共聘请保洁员360名,1个村委外包保洁卫生工作。为充分调动全镇保洁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村庄保洁员的考核管理,良垌镇结合实际制定了《良垌镇村庄保洁员考核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村保洁员管理制度》。按照《湛江市村庄卫生保洁专项资金使用方案》有关规定,良垌镇分配发放2021年下半年保洁员资金至村委账户,并切实加强资金监管,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据良垌镇政府统计,2021年该镇安排500万元资金,连同600万元的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项目资金,大部分都用于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污水处理设施、道路硬底化。为使农村环境能持续保持,良垌镇镇还设置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督导员,加强对保洁员和保洁公司的监督力度,加快镇村生活垃圾的转运速度,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全面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
今年第一季度,良垌镇联合廉江市直单位,对20条市直单位挂点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如今,这20条挂点村整治效果成效显著,顺利通过廉江市的考评。
【全媒体记者】李廷睿
【通讯员】张思燕 宋果宇 梁冰芯
【作者】 李廷睿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一台打印机、市面流通的A4纸、油墨……就可以制作假币?近日,茂名警方侦破一起制贩假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捣毁假币窝点4个,缴获打印的面值100元假人民币共计约200万元。
去年12月,茂名警方在工作中发现一涉嫌制贩假币案件线索后,迅速组织工作专班开展研判。
经过四个多月的深入摸排,警方查明马某剑、杨某发等人通过购买制造假币设备、材料,根据假币销售方廖某光、杨某烈等人的需求,自行印制假币。廖某光、杨某烈从马某剑等人手中购买到假币后,运至东莞地区进行销售。
据办案民警介绍,马某剑团伙先将真币扫描,随后用市面流通的A4纸张和油墨打印,通过裁剪、磨旧等系列手段,便制作出假币运送至珠三角等地进行销售。
“主要是欺骗中老年人。”办案民警告诉记者,该团伙主要来自茂名电白,年龄在30到40岁之间。
今年4月11日凌晨4时许,在省厅经侦局的指导协调下和东莞警方的配合下,茂名警方组织多警种联合行动,分别在茂名、东莞开展统一收网行动,共抓获马某剑、杨某发等制贩假币犯罪嫌疑人8名,捣毁假币窝点4个,缴获打印的面值100元假人民币共计约200万元、打印机3台、加工印制假币模板2个以及油墨和纸张等一批。
【记者】吴珂
【通讯员】江伟波 黄桂林
【摄影】张梓望
【校对】蓝淑茹
【作者】 吴珂;张梓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号~自营号~日报时政部自营号~广东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