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定制开发的微信小程序都有售后服务的。
价格方面分为两块,一块是维护费,这块费用不是很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另一块是开发费用,这块费用通常在几千到几万之间。但具体需要多少钱,还得看你的需求是什么样的,比如你要实现哪些功能、需要多少个页面等等。
所以,你可以把详细的需求发一下,我帮你估算一下,或者直接帮你做出来。
开发一个小程序的价格一般是从几千到几万,具体找哪家公司要看自己的需求情况。小程序可以与公众号进行打通,并且不用担心卸载率的问题,既可以解决企业的开发成本问题,又可以缩短开发周期,还可以增加企业曝光度。小程序开发联系电话:******,联系QQ:******
根据需求来进行收费,如果功能不是很明确的话,可以咨询我们给您提出建议方案,华企商城小程序制作开发可以满足你的需要。
可以通过以下的开发方式进行开发:
1、定制开发公司,但是这种开发价格较高,上万,甚至十几万都有,还有就是开发周期较长,几个月,或者更长;
2、第三方平台开发,这种呢,开发价格较低,根据更能几千就可以实现,主要的是开发周期短,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上线运营,因此,你可以结合自身进行选择开发。
“仙桃‘一码通’很难打卡成功,是不是平台技术有问题?”
“我们在仙桃‘一码通’上的隐私数据会被泄露吗?”……
自3月8日仙桃市启用“一码通”以来,网友对仙桃市此项防控举措产生一些疑问。
3月8日,仙桃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宣布启用仙桃“一码通”,实施“红码、黄码、绿码”三色动态,认定标准按照省定标准执行。仙桃市域内人员(含常住、暂住)和拟入仙返仙人员可自行在线申报(“数字仙桃”微信公众号或者下载“智慧仙桃”APP免费申领),通过审核后将产生个人健康码,个人健康码由系统后台自动核验生成、动态变化。日常工作中,对赋码人员实行分类管控。
3月9日下午,针对网友对于仙桃“一码通”提出的上述疑问,仙桃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一一作出回应。
《关于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仙桃“一码通”的通告》。
仙桃市卫健委:用于市内通行,无需担心隐私泄露
据《湖北日报》3月7日报道,“湖北健康码”正在推广,针对省内必需返岗人员,“绿码”将作为返岗通行证明,全省各地通用、互认。必需返岗人员现住地县(市、区)指挥部通过大数据平台,对相关人员健康状况进行查询,出具隔离满14天的健康证明。湖北省政务管理办根据大数据比对结果和健康证明,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发放“绿码”。
针对“已经有湖北健康码了,为什么还要启用仙桃‘一码通’”这个问题,仙桃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仙桃‘一码通’和湖北健康码的主要区别在于适用范围的不同,湖北健康码可能在后期会用作出市、出省的凭证,仙桃一码通则是作为仙桃市域内人员在仙桃市内活动的通行证。”
“仙桃‘一码通’刚刚推出,还有些不完善之处。”针对网友反映“‘一码通’很难打卡成功”的问题,该工作人员解释说,“昨天晚上7、8点高峰期的时候,打卡确实无法加载出页面,但今天早上7点多打卡的时候很流畅,还是因为高峰期访问人数太多造成的,我们会及时改进。”
至于仙桃“一码通”是否会造成隐私泄露,该工作人员回应称,“之前湖北健康码打卡时,大家也是需要提交身份信息的,官方平台一定会保护好大家的个人信息,请市民无需太担心隐私泄露的问题。”
3月9日下午,仙桃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宣传组一名王姓工作人员针对上述问题回应澎湃新闻称,已将网友反映的问题上报,疫情防控指挥部正对此开会研究,将在稍后发布通告集中回应网友关切。
仙桃“一码通”服务平台页面。
仙桃市委副书记:推行“一码通”是疫情防控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
3月9日,仙桃市人民政府在其官网发布消息,3月8日,仙桃“一码通”推广使用视频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副指挥长郭生元在会议上表示,仙桃“一码通”的推广使用,既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深化社会治理、优化便民服务的重要举措,对构建疫情动态筛查、落地处置工作闭环,探索建立长治长效机制,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议还指出,仙桃“一码通”是以居民或返岗人员申报的健康数据为基础,结合防疫大数据比对校验后,生成个人专属二维码,以此作为个人统一的健康通行电子凭证,赋予健康自查、社区进出、门诊就医、物品购买、复工返岗登记,以及生活物资配送、交通出行等功能。
3月8日,仙桃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了一则《关于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仙桃“一码通”的通告》,通告称自3月8日起启用仙桃“一码通”。具体内容如下:
一、仙桃“一码通”实施“红码、黄码、绿码”三色动态管理,认定标准按照省定标准执行。
二、仙桃市域内人员(含常住、暂住)和拟入仙返仙人员可自行在线申报(“数字仙桃”微信公众号或者下载“智慧仙桃”APP免费申领),通过审核后将产生个人健康码,个人健康码由系统后台自动核验生成、动态变化。
三、日常工作中,对赋码人员实行分类管控:
1.“红码”人员。对确诊病人、疑似病人,立即送定点医院医治;其他“红码”人员,一律实施14天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2.“黄码”人员。一律实施14天的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3.“绿码”人员。经测温正常的,一律准予放行。
四、仙桃“一码通”在疫情防控期间可作为在仙桃市域内工作、学习、生活的电子通行证,实行“绿码行”,红码、黄码人员需待健康码转换为绿码方能正常出行。已申领的仙桃“一码通”,待省、市平台数据互通后,可自动转变为湖北“健康码”,已申领湖北“健康码”的居民,目前仍需申领仙桃“一码通”。
五、仙桃“一码通”基于智能手机及相关应用软件使用,该电子凭证将会在今后的政务服务、就业就医、生活服务、物业服务等方面广泛使用。对于老人、未成年人或因特殊情况无法申领的群众,可由监护人或家庭其他成员、社区(村组)工作人员代为申请,打印后交由本人保管使用。
六、仙桃“一码通”集中申领时间为3月8日-3月12日,个人申领须如实填报相关信息,申报情况将纳入征信机制,虚假申报将依法处理。市民在申领仙桃“一码通”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通过程序内的“常见问题”查看问题解答或拨打市长专线(0728-12345)进行咨询。
责编:李莹莹
3月8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了《速领!仙桃“一码通”上线集中申领时间3月8日至12日》
有小伙伴在留言区询问关于申领“一码通”的相关问题
仙桃码和湖北健康码有什么区别?“一码通”没有颜色怎么办?信息填错了怎么办?个人信息安全有保障吗?……
今天,仙报君就为大家带来一一解答
01仙桃“一码通”是仙桃市统一的个人健康通行电子凭证,后续将逐步赋予社区服务、门诊就医、药品购买、复工返岗以及生活物资配送、交通出行、物业服务等功能。目前,仙桃“一码通”与湖北健康码暂时还不能通用。已申领湖北健康码的,仍需申领仙桃“一码通”。已申领仙桃“一码通”的,待省、市平台数据互通后,可自动转换为湖北健康码。02仙桃市域内人员(含常住、暂住)和拟入仙返仙人员需申领仙桃“一码通”;滞留在仙的外地人员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申领;老人、未成年人或因特殊情况无法自己申领的,可由监护人、家庭其他成员或社区(村组)工作人员代为申领。在外地的仙桃居民短期内无返仙计划的,可不申领。申领仙桃“一码通”相关信息填报错误的,自3月10日起,申领人可自行在平台上修改。03目前,我市仍处于疫情管控期,仙桃“一码通”只发放灰码,后期将根据疫情防控阶段性要求,逐步开放使用。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建议您每天打卡1次,上报健康状况。健康状况发生变化的,请及时打卡。04仙桃“一码通”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提供,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确保填报人的信息安全。在申领仙桃“一码通”时,小伙伴们如果遇到困难,可以点击程序中“常见问题”来自查解惑或拨打市长专线(0728-12345)进行咨询。
仙桃“一码通”操作指南
一、什么是“仙桃一码通”?
“仙桃一码通”是仙桃市疫情防控期间居民出行的电子凭证,由居民填报个人基本信息进行申领,“仙桃一码通”分为下面3种状态,代表居民三种不同健康状况。
“绿码”:表示申请人目前健康状况良好,制发绿色仙桃码。
“黄码”:表示通过系统比对,申请人为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且尚未复核新冠肺炎症状,或集中隔离未满14天,制发黄色仙桃码。
“红码”:系统审核比对发现申请人记录为确诊(含临床诊断)、疑似、发热病例,制发红色仙桃码。
二、如何申领“仙桃一码通”?
1.打开微信扫下方二维码进入“数字仙桃”公众号申领或者下载“智慧仙桃”APP免费申领。
2.填写个人基本信息领取仙桃码。(填写内容务必真实、有效和完整)
点击公众号底部“仙桃一码通”按钮进入“仙桃市疫情防控一码通服务平台”,如下图所示:
点击“基本信息”进入填报页面,填写基本信息保存后,即可点击“我的仙桃码”查看。如下图所示:
三、每日填报
点击“每日填报”定时上报健康状况进行健康打卡,请不要漏报、瞒报和错报。
四、健康出行
居民有出行需求时,在检验卡口处出示自己的仙桃码,由管理人员通过微信扫码,记录出行信息。点击”健康出行”,可显示自己的健康信息及出行记录。
五、居民须知
1、考虑到老人和孩子申领不便,可由监护人或家庭其他成员、社区(村组)工作人员代为申请;
2、居民所填写个人基本信息需保证完整性和真实有效性;
3、领取仙桃码后需每天及时上报健康状况进行健康打卡,不可漏报、瞒报和错报。
来源 仙桃市“一码通”推广使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张正丰督查改造的村湾路口。通讯员 谢威 万信立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2月14日讯目睹交通事故惨剧,不甘做事“按部就班”,主动折腾出一个“小程序”,发动众人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3年来,武汉市经济开发区纱帽交通中队辖区交通事故下降显著,打造的“生命防护工程”挽救了数十条鲜活生命。
张正丰设计的道路隐患排查。通讯员 谢威 万信立 摄
武汉人把“爱折腾,没事找事干”戏称为“板沙”,37岁的纱帽交通中队的张正丰,正是这样一位民警。
“板沙”交警触景生情
开发小程序死磕交通隐患
“要不是你们修的这个防撞墩,可能我就不在了……”2月13日,汉南居民陈伟和交警回访自己出事的事故现场,仍心有余悸。大年初六清晨,他开车回家,途经汉南103省道水洪高跨桥时,为避让电动车在冰面打滑失控,是路边防撞墩救了他一命。
这些防撞墩的设置,和纱帽交通中队中队长张正丰分不开。
张正丰,1982年出生,2016年调任前他就是出了名的爱“板”。各种新警用装备、新潮电子产品,在他手头不光盘得溜溜转,而且还特别爱琢磨。
汉南纱帽扼守武汉西南,外接洪湖、仙桃,辖区纱荆线、103省道、货运港、物流和工业园众多,“和城区截然不同,当地马路以窄、弯、险出名”。因为交通设施建设滞后,经常发生恶性交通事故,出现群死群伤。
调任没多久,张正丰就碰到一起惨烈的交通事故:一天清晨,一辆小货车因超速失控翻滚,车上一对夫妻当场甩出车外死亡。
“全家人只剩两个孩子,一个6岁一个9岁,都成了孤儿,家属哭得稀里哗啦。”张正丰说,作为交警他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接下来一个月,他巡遍了辖区120多公里路段,试图从源头找原因。
除了农村人交通意识差,过往司机开车安全意识差以外,其实很多事故,原本应该可以避免的。张正丰总结后,琢磨发现按现行的道路交通整改惯例,现行的道路建设,牵涉城建、园林、绿化、城管等多方,一个路段存在的交通隐患,要完成整改必须多部门配合,最常见的手段是打报告、发函件进行协调,这些流程要走完,往往需要好几个月。
“有没有一种办法,让整个流程更简化和加速。”经过寻找,张正丰发现被很多现代企业管理推广使用的一款叫“钉钉”的软件,有一个“书写日志和审批功能”。2016年底,在未申请一分钱经费情况下,张正丰依托该程序,鼓捣一周设计模板制作了一款“道路隐患排查1.0”版小程序,随后又将它升级为1.1版,使之更加完善便捷。
发动群众加速“触网”
主动作为“求变”
张正丰制作的“小程序”,虽然不华丽但很实用。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张正丰将典型危险路段的类型,归纳为典型18种特征,然后按发现日期、街道、路名、隐患类型、隐患图片、危险程度、隐患描述、整改建议、地点定位等进行信息勾选填报。对于操作者来说,拿出手机拍照、上传、勾选、描述、提交……只需简短几秒钟,就可完成发现和上报工作。
由于现场图片、地理定位、隐患类别和整改措施等一目了然,在张正丰的极力
推广下,目前已有286名民警、辅警、公路养护员、社区群众、交通志愿者被他拉进了这个工作群。所有信息收集后,供相关部门决策,和过去相比,极大地促进了“多部门协同,实现信息共享”。
这几年,汉南区以两区合并为契机,结合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每年拨出8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改善、改造交通道路状况。借此“东风”,在张正丰发动群众“死磕”下,300多个村湾危险路口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减少了大量交通伤亡事故。
2月13日,长江日报记者在纱荆线黄家墩村口看见,一条出村道路和仅有两股车道的纱荆线垂直交会,不仅所有临水道路设置了波形防撞栏,而且该路口均安装了“减速慢行”牌、警示桩,主路上划了白色震荡线,汇入村道也安装了减速带,到了夜间,还有蓝红警示的爆闪灯提示。
“这一带道路临水,万一车子发生侧翻落水就是大事,所以加装波形防护栏,爆闪灯会提醒司机这是路口要慢行。”对这一带情况,张正丰如数家珍。
他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刚开始用这个程序,有些中队民警、辅警不适应,于是他就将各类工作信息、考勤考纪、业务审批等工作流程都搬到这个平台上,倒逼着民警、辅警使用。
据介绍,该程序2017年1月使用至今,已累计收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563处,其中已有467处隐患及时得到整改,并通过隐患排查上报,引起区委、区政府、街道、相关部门重视,推动建立生命防护工程50余公里,交通亡人事故同比下降78%。
张正丰的“小程序”收集到的道路隐患,还会定期制作成隐患报表,因为有图片、有事实、有依据,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将这些道路隐患列入了生命防护工程建设项目,作为区级危险路段进行专项治理。
小程序推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
事故下降带来安全感受
“以前,多起亡人交通事故让我心力交瘁。交通事故频发,加之保险赔偿有限,政府需要协调善后、赔偿、调解,还影响经营生产。”邓南街办事处分管交通的副主任易俊杰介绍,2017年10月,张正丰找到他推广“道路隐患排查”小程序。刚开始,因为有微信群,他没当一回事,只是在建新村、南庄村、振兴社区网格员中试用。
11月27日,网格员沈博在巡查中,发现路口一处减速板损坏,起不到减速预防的效果,于是尝试通过“道路隐患排查”小程序拍照上报,没想到张正丰收到后,立即通过平台推送给责任人,督促迅速将破损减速板进行更换。
“和微信相比,这个道路隐患排查小程序不仅方便信息快速流转,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看到,督促隐患整改,提升了工作效率,”易俊杰说道。经过推广,目前邓南街在15个村1个社区全面推广该小程序,17名工作人员在使用。
小程序催生了便民安全交易岛
汉南是甜玉米的产地,当地农民在路边叫卖,已成为每年夏季一景,但对交通安全来说,却是绝对的隐患。
“我们既要方便群众,又要解决占道影响交通安全的问题。”2016年底,张正丰和易俊杰两人实地调研后,张正丰建议邓南街在道路两旁单独修建“农作物中转平台”,方便农民将农作物集中堆放、中转。
随后,邓南街迅速采纳了他的意见,以村为单位,投入10多万元共修建了15个水泥平台,既方便了农民,也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
据统计,汉南农村地区2015年死亡人数21人,经过连续3年整治,特别是有小程序的助力,2018年下降为3人。
近几年,仅邓南街大力建设生命防护工程后,交通亡人事故大幅下降,由2016年死亡9人到2018年死亡1人。“这是对人民的生命负责,街道也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易俊杰说道。
对比过去,南庄村村支书周连胜说:“现在交通设施完善让我们出行更有安全感觉!”(记者尹勤兵 通讯员杨槐柳 谢威 万信立)
【编辑: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