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小程序的开发方式有以下几个:
自建小程序开发团队:
一部分大型企业或者有雄厚资金实力的企业,都会选择自己组建开发团队。虽然组建自己的团队,无论是前期开发,还是后期的维护、升级、改版等,沟通起来都比较方便。但是,自己组建开发团队,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为不仅要招聘专业的技术人员,还要支付技术人员的工资。如果企业没有长期的开发工作,但又要维系这个团队,是非常不划算的。
购买三方平台的模板小程序:
购买三方平台的模板小程序,可以让企业和商家省下一笔组建团队的成本,而且还不用每个月都支付一笔人力费用。但是,从第三方平台购买的模板小程序,往往都是根据行业的特点来设计的,在板式上很容易出现雷同,没有新意,很难给用户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此外,一些第三方平台还会将某些功能拿出来,单独收费,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和商家的开发成本。
找专业的小程序开发公司定制开发
对于普通企业和商家而言,找专业的小程序开发公司来定制开发小程序,不仅可免去组建团队的麻烦,而且还可以省下一笔人力成本。此外,定制开发的小程序,无论是版式、结构、内容、图片等,都可以根据自己企业的特色、产品的卖点进行设计,从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受,加深用户对小程序的印象。
小程序一般的开发周期是1-2个月如果是定制开发的,如果非定制开发一周就可以上线。
第1种是卖模板为主的网络公司。
优点是:价格低,几千块钱到万元之间就能搞定,方便,能够快速上线;
缺点是:修改功能麻烦,这里需要避免低价陷阱,不要到最后才发现模板性的修改功能所花的钱比买模板还贵。而且不是独立的,一个模本卖给很多商家用,模板不是永久使用的,一般每年都要交年费。
第2种是主流的方式,定制开发为主的网络公司。
优点是:独一无二的,专为你的企业或者店面定制的,功能你来定,要求你来定,后期修改BUG方便,改东西也很方便,最重要的是永久使用权!!
缺点是:相对价格比较高!!! 定制版的基本费用在上万元到十几万不等!不过贵也有贵的道理吧,毕竟功能做的更全面一点。
最后总结,至于找什么样的小程序开发公司?花多少钱来开发?还是需要看贵公司准备的预算这块!希望对大家有用!
在5月9日集中开工的2022年第一批重大工业项目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共有36个,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瑞昌市
1.昕诺飞·凯耀照明产业园项目项目
该项目由江西凯耀照明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江西省九江瑞昌市制造小镇,总投资28亿元,用地500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标准化厂房及办公配套房约40万平方米。新建全自动LED照明生产流水线107条,配套建设研发中心、CANS国家实验室和信息化管理中心等。建成投产后将研发生产飞利浦照明系列产品,致力于打造飞利浦照明品牌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争取2025年实现年销售收50亿元。
2.瑞和新材料中部涂料工业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由瑞易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位于瑞昌市码头工业城,总投资25亿元,占地218.53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年产5万吨树脂、10万吨油性油墨涂料、10万吨水性涂料油墨。瑞易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计划于2022年产值突破10亿元、纳税5000万元、净利5000万元。
3.建衡新材料高效水处理剂新材料项目
该项目由江西建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位于码头工业城,项目总投资12亿元,年生产各类水处理剂达45万吨。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3亿元,年利税4000万元。
4.理文造纸部分原料变更及配套工程技术改造项目(一期)

该项目位于码头工业城,项目总投资10亿元,厂房面积1371亩,主要年产35万吨纸浆。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3亿元,年利税3.1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0人。
二、武宁县
1.泰盛智能家居产业园项目
江西泰盛智能家居有限公司由武宁甫田籍返乡创业人士罗玄生等人共同投资创办,项目总投资21亿元,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厂房面积5万平方米。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于2021年12月开始启动12栋总面积3万平方米的老厂房装修,设备购入同步启动,预计于2022年5月底前投产,2022年5月底启动二期空闲土地的新厂房建设11栋总面积2万平方米,整个项目五年内全面完工并投产,达标后年产值约15亿元,利税达2亿元以上。
2.石墨烯复合纤维及石墨烯交织面料项目
该项目由江西盛泓科技有限公司在武宁县工业园投资办厂,总投资20亿元,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供地约100亩,二期供地约103亩,生产经营石墨烯复合纤维及石墨烯交织面料项目。全面达产达标后年产12万吨低弹丝、2万吨石墨烯布料,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利税达2亿元以上。
3.年产30亿Wh锂离子电池项目
该项目由江西盛泓科技有限公司在武宁县工业园投资办厂,总投资20亿元,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租赁武宁县中城新动能产业园三期厂房,二期项目于2023年6月底前启动,生产经营锂离子电池项目。全面达产后年产30亿Wh锂离子电池,年产值达20亿元以上,利税达3亿元以上。
4.城市矿产综合循环利用项目(含仓储)
该项目由九江梓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武宁县工业园投资办厂,总投资20亿元,项目用地通过购买园区约10亩土地和整合原九江市汇元铁金有限责任公司、武宁县华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亮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武宁县利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武宁县天禧实业有限公司、武宁县天元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六个厂房及闲置土地,创办城市矿产综合循环利用项目(含仓储)。全面达产后年产值达20亿元以上,利税达2.8亿元以上。
5.江新能源材料生产、加工项目
该项目由江西奥瑞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武宁县工业园投资办厂,总投资20亿元,拥有科锐奇新能源材料科技(江西)与(江苏)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全面达产达标后年产值达12亿元以上,利税达1.6亿元以上。
6.PET瓶片、PE瓶片、PVC材料项目
该项目由江西北恒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在武宁县工业园投资办厂,总投资10亿元,预计投入废塑料瓶片生产线5条,年产化纤用再生聚酯专用料3.5万吨、HDPE瓶片1万吨、PP、PVC、PC瓶片0.5万吨,全面达产达标后年产值达3亿元以上,利税达7000万元以上。
7.年加工260万吨建筑用灰岩矿项目
武宁县武祥石业有限公司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项目由武宁县武祥石业有限公司在武宁县官莲乡投资创办,总投资10亿元,矿区面积0.2464平方公里,资源储量2762.39万吨。目前正在进行矿山基建施工,预计2022年上半年具备初步生产能力。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以上,利税3000万元以上,可安置地方富余劳动力 200人。
三、湖口县
1.天赐新材料锂电材料延链补链项目
锂电池延链补链项目由九江天赐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湖口县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用地1200亩,主要由年产6万吨日化基础材料项目、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年产9.5万吨锂电基础材料及10万吨二氯丙醇项目、年产20万吨锂电材料项目组成。
2.东鹏新材料新型环保生态石板材改造项目
该项目由湖口东鹏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20亿元,总占地面积30496.10㎡,总建筑面积9201.53㎡。该项目中的研发车间主要采用石英石小型压机、模拟布料机、小搅拌机等设备,采用真空震动压制成型工艺,制造生态石小样品,以开发新型生态石花纹产品;同时,选用万能试验机、抗折试验机等设备验证与改善生态石产品性能,降低生态石制造成本。
四、九江经开区
1.年产百万吨玻纤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项目
该项目是由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城西港区,总投资100亿元,占地1500亩。建设6条生产线,可形成年产100万吨玻璃纤维的产能规模。该项目全部达产达标后预计可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利税10亿元,增加就业4000人。
2.尚科产业工场项目
该项目是由九江商科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位于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工业园电子产业园10号厂房,租赁厂房面积约1.4万平米,以智能创新为载体,以产业、政策、企业服务等为引导,以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目标,联合北京朝阳区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机构,共同在九江经开区打造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引进优质企业落户九江地区。引入国内外优质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等为代表的高质量企业;引进科技服务、工业设计、数据服务、跨境业务、电商直播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孵化本土企业;为企业提供股权设计、商业计划书梳理、路演辅导、对接创投机构资源;引入主导产业领域海内外相关科研成果。导入相关产业领域有限公司和股改项目企业,自主孵化企业不少于100家,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少于15亿元,在九江缴纳利税。
五、庐山市
1.庐山市西牯岭矿山开发项目
庐山市西牯岭矿山开发项目坐落于庐山市温泉镇,该项目由庐山市西牯岭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60亿元。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98000平方米,建成后可实现年产环保建筑石料用花岗岩906万吨、年产饰面用花岗岩荒料30万立方米。项目预计2023年12月建成,建成投产后,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亿元,利税15亿元,能解决780人就业。
2.庐山市沙岭山矿区南区运输廊道项目
庐山市沙岭山矿区南区运输廊道项目由庐山市锟庐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坐落于庐山市鄱湖高新项目区,该项目总投资11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为沙岭山矿区南区建筑用砂开采建设配套的长距离运输廊道一座,长度约4公里,输送能力3000吨/小时。项目预计2023年12月建成,建成投产后,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利税2000万元,能解决30人就业。
3.年产200万吨洗砂生产线项目
年产200万吨洗砂生产线项目由庐山华砂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坐落于庐山市鄱湖高新项目区,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7400平方米,自动化生产线2条。该项目建成后,可年产200万吨水洗砂。项目预计2023年12月建成,建成投产后,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利税1000万元,能解决50人就业。
4.年产80万立方商品砼、100万吨建筑用石、60万吨水稳项目
年产80万立方商品砼、100万吨建筑用石、60万吨水稳项目由庐山万年青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坐落于庐山市综合工业园区,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1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增输送机、破碎机、混凝土搅拌机等设备,可年产80万立方商品混凝土、100万吨尾料再加工、60万吨水稳。项目预计2023年12月建成,建成投产后,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利税2000万元,能解决30人就业。
六、都昌县
1.极热科技石墨烯产业园建设项目
该项目由都昌县极热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1.09亿元建设,落户在都昌县芙蓉山工业园,项目总占地600亩,建筑总面积396000平方米,项目分三期,石墨烯产品生产线27条,完善生产配套各项设施,穿戴生产线5条,家居家纺生产线2条,康养产品生产线2条。该项目于2022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12月建成投产,达产达标后,预计年营业产值52亿元,年实现利税3.5亿元,解决就业1000人。
2.万广物流科技智慧物流产业项目
该项目由都昌县万广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新建,该项目位于都昌县工业园内,项目总投资20亿元,用地180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互联网+第四方物流”,集配体系和智慧物流生态产业链等,补齐工业物流短板。建成达产后,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年利税0.5亿元。可安置工人800人,年产值5亿,年实现利税8000万元。
七、共青城市
1.能斯特高温陶瓷芯片智能制造项目
该项目由成都能斯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53亿元,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项目总投资15.3亿元,建设年产300万套发动机排放氮氧传感器总成和1000万支氮氧传感器陶瓷芯片的全自动化产线项目,投产后三年内可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24亿元,利税3.5亿元;二期项目总投资37.7亿元,用于建设其它高温陶瓷芯片和其它传感器及金属支撑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利税7.5亿元。
八、濂溪区
1.圣山户外用布项目
该项目由浙江圣山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濂溪区化纤工业基地。总投资21.6亿元,占地210亩,三年内建成年产7.6亿米伞面布印染、印花、涂层的智能化生产工厂。项目一期预计2023年12月首条生产线正式投产,达产达标后可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年利税6000万元,增加就业2000人。
2.标准化厂房项目
该项目由鄱阳湖生态科技城、濂溪产业园投资建设,投资15亿元,分别在鄱阳湖生态科技城建设15万平方米、生态工业城建设15万平方米、化纤工业基地和沿江工业基地各建设10万平方米,共计50万平米标准化厂房、综合楼及其配套设施,项目预计2025年12月全部建成,重点围绕招引数字经济、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轻资产项目招商,提高入驻项目质量。
3.青网(九江)新经济科创园项目。
该项目由青网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鄱阳湖生态科技城,总投资10亿元,占地50亩,建设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科技服务等产业,引进5G应用、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跨境电商、物联网等领域及相关配套领域企业。预计2026年12月建成投产,达产达标后年营业收入100000万元,税收5000万元,增加就业2000人。
4.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三期)
该项目由中国电信集团投资,位于鄱阳湖生态科技城,总投资20亿元,占地30亩,建设1100个机柜,算力达到120万核,存储约50PB。预计2022年12月建成投产,达产达标后年营业收入50000万元,税收2000万元,增加就业80人。
九、柴桑区
1.废铝处理项目
该项目由江西康维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落户于柴桑区赤湖工业园,总投资21.8亿元,占地面积120亩,建设周期24个月。主要从事于废铝处理加工生产。项目于2022年2月开工,预计2024年1月投产,项目达产达标后,预计年主营业务收入250000万元、实现税收3000万元,解决用工120人。
2.直流电源产品项目
该项目由九江历源整流设备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落户于柴桑区沙城工业园,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85亩,建设周期18个月。主要从事于直流电源产品生产。项目于2022年1月开工,预计2023年6月投产,项目达产达标后,预计年主营业务收入160000万元、实现税收2000万元,解决用工100人。
十、永修县
1.中铁物流项目
该项目中铁物流集团江西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马口工业园,总投资20.6亿元,占地约153亩,经营范围包括普通货物道路运输、仓储(危险化学品除外)、装卸、包装服务;电子产品等销售;以及航空货物运输、报关代理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等业务。项目达产达标后,预计年营业收入10亿元,实现利税8000万元,增加就业150人。
2.茂康高分子材料项目
该项目由茂康材料科技(常熟)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马口工业园,总投资20.5亿元,占地约90亩,建设年产7.2万吨高分子材料项目。项目预计2024年12月建成。项目达产达标后,预计年营业收入10亿元,实现利税9000万元,增加就业120人。
十一、德安县
1.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是由江西省富煌钢构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位于德安县宝塔工业园区,总投资25亿元,用地面积350亩,主要兴建20万吨钢构件产品生产线,项目预计2023年12月建成投产,达产达标后,可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利税1.2亿元。


2.中闽年产60万方蒸压加气块、装配式墙板项目
该项目是由江西中闽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位于德安县丰林镇,总投资20亿元,用地面积100亩,主要从事生产蒸压加气块,装配式墙板,项目预计2023年12月建成投产,达产达标后,可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12亿元,利税1亿元。
3.年产10亿米粘扣带项目
该项目是由江西南方尼龙粘扣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位于德安县工业园丰林新区,总投资10亿元,用地面积100亩,主要从事各类尼龙粘扣带、高档花边、窗帘带等产品生产、销售和研发,项目预计2023年5月建成投产,达产达标后,可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8亿元,利税0.75亿元。
十二、彭泽县
1.心连心产品结构调整项目
本项目占地约30000m2,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年产3 0万吨合成氨,主要装置由变换装置、低温甲 醇洗装置、液氮洗装置、氨合成及冷冻装置 、液氨罐区组成;二期建设年产150万吨尾气 处理剂,主要装置由尾气处理剂生产装置及 成品储运组成。总投资18亿元,投产后预计营收达到108000万,利税达到41500万。
十三、修水县
1.鑫合智能制造项目
该项目由江西鑫合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落户于修水县绿色科技食品产业园内,占地面积60亩,总投资20亿元,用于建设鑫合智能制造项目。项目达标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16.5亿元,年创利税约1.65亿元,可安排就业80人左右。
十四、浔阳区
1.浔阳云创科技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位于九江市滨江东路琴湖大道006号,由九江市寻阳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5亿,今年预计投入5.5亿元。项目总规划用地约100亩。拟建设以标准厂房为主体、综合楼等及配套设施。项目初始设计容积率为1.68,总建筑面积119808.35㎡,计容建筑面积111776.15㎡,不计容面积约8032.2㎡。
编辑:黄碧辰
责编:刘新乐
审核:杨罗钧
搜索
复制
九江新闻网讯(雷勉鸿 吴波)今年以来,瑞昌市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以企业为主体,大数据为支撑,信息化驱动为主线,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牵引,切实以“第一等”的举措,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图为康佳KKTV项目
数字经济总体形势向好。瑞昌电子信息制造业有规模以上企业41家,实现产值120.8亿元;瑞昌在两化融合工作方面先后有3家企业启动贯标工作。瑞昌市溢香农产品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国家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并发放证书。截至2021年底,瑞昌获得九江市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23家,获得九江市级深度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2家,获得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3家,企业上云数量达到196家。
数字基建支撑逐步完善。瑞昌已建成并开通5G基站356个。瑞昌市在5G+长效管护平台、5G+智能税务官等多个行业实现应用,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制造、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推广。
数据采集共享稳步推动。瑞昌电子政务共享数据统一交换平台上已挂载资源目录681个,资源604个,涉及库表数据575.1万条,服务调用8.71万次。通过数据的有效归集助力瑞昌市人民银行率先在全省县一级开通农村经营户信用信息平台,并在全省推广“瑞昌经验”。截至2021年底,瑞昌累计上线电子证照53个,累计签发证照21.29万张。在全省率先完成政务服务“免证大厅”建设,实现791个事项可通过“亮证扫码”“扫码亮证”、“刷脸”获取电子证照。
应用场景建设深入推进。瑞昌先后建设“赣服通”移动办事服务平台、“赣政通”移动办公政务平台、瑞昌市电子政务共享数据统一交换平台、瑞昌市政务数据查询平台、大数据+网格化疫情联防联控平台、转学业务“掌上办”“免证大厅”等。瑞昌市数字经济发展中心自主开发的政务数据核查核验平台,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证书;2021年瑞昌市全国首推转学业务“掌上办”,荣获2021数字政府创新成果奖,“一窗一证一码”开创政务服务“无证办理”新模式荣获2021年中国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
特色产业集聚初步形成。截至目前,瑞昌电子信息、智能木业家居、新材料三大数字经济主导产业产值分别突破120亿元、150亿元、200亿元。瑞昌市华瑞(中国)缝纫线有限公司、中材科技(九江)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大力实施“机器换人”“生产换线”“设备换芯”,实现“老树发新芽”。江西吉恩重工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获评省瞪羚(潜在)企业,瑞昌市森奥达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入围全省新增重点拟上市后备企业名单。2021年引进重大项目96个,签约资金464.15亿元,其中“5020”项目10个。康佳KKTV智能制造、昕诺飞·凯耀照明等项目建成投产;武山铜矿三期、理文技改制浆、晨丰科技等项目开工建设;中建材“绿色工厂”、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生产线等项目加快推进。瑞昌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1.8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老朋友】
【公众号】微信名称:九江发布 微信ID:jjfb2014
4月15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市营商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政府信息办、市行政审批局联合召开九江市惠企政策服务平台2.0版上线新闻发布会,一起来看看吧。
发布会现场
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董金寿宣布“九江市惠企政策服务平台2.0版正式上线”
市发改委匡建军介绍九江市惠企政策服务平台2.0版建设情况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九江市惠企政策服务平台2.0版上线”新闻发布会,主题是:“让政策惠企更加便捷”。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九江惠企政策服务平台2.0版建设的有关情况。
2020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面推进“五型”政府建设,着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我市依托“赣服通”九江分厅,构建了全省首个集“查询、办理、推送”为一体、市本级和县(市、区)为一体的惠企政策服务平台1.0版,并于去年9月上线运行。该平台具有“一站式、标准化、个性化、集成化”特点,实现了政策“一站汇聚”、功能“一站实现”、层级“一站接入”,使惠企政策的查询、订阅、推送以及兑现服务都可在“掌上”实现,为企业获取政策拓展了新渠道,为各类惠企政策提高了知晓度。截至目前,该平台访问量已突破30万人次。2020年11月,在“第三届中国营商环境特色评选活动”中,我们九江市的这个惠企政策服务平台荣获“亲清环境创新奖”。
今年以来,为持续推进惠企政策兑现,不断放大服务平台功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九江市惠企政策服务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对接企业新需求,对标外地新经验,深化打造了惠企政策服务平台2.0版。这个版本通过近20来天的试运行,即将正式上线。与1.0版相比,这个版本实现了四个方面的优化升级:
第一,以用户的理念优化架构,让政策获取更加便捷。一是注重用户操作体验。顺应用户使用习惯,对平台架构、页面布局、服务功能、企业注册流程等进行优化升级,使平台更加易用、实用、好用;二是打造用户专属空间。整合政策直通车、政策订阅、企业证照、网络招聘、担保贷款、企业开办等相关应用,打造用户的专属空间,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个性化”服务。三是植入用户提醒功能。惠企政策都是有“含金量”和“窗口期”的,为了让企业能在第一时间知晓和享受政策红利,2.0版开通了短信提醒功能,对最新政策上线、订阅政策申报、业务办理结果等情况,平台会实时发送短信提醒,确保用户及时掌握政策上线及申报情况。
第二,以智能的手段优化配置,让政策推送更加精准。一是政策“标签化”。对每条惠企政策按照政策类型、申报条件、适用企业类型、责任部门等多个维度提炼归纳,实行“标签化”管理。二是企业“数字化”。收集企业类型、行业类型、企业规模、经营情况等详细信息,运用大数据对企业“画像”,实现企业信息“数字化”。三是推送“智慧化”。运用最新算法,对政策标签和企业数据进行智能匹配,将企业需要的政策精准推送到企业专属空间。
第三,以多维的协同优化端口,让政策场景更加广泛。一是移动端灵活方便。针对手机上网用户多、移动端使用需求大的实际情况,惠企平台建设以移动端开发为主攻方向,助力企业“随时随地”知政策、享政策。二是网页端实用可靠。为满足企业日常办公需求,依托九江政务服务网开发了惠企平台PC端,移植了移动端的政策服务事项和功能,实现“数据同源、功能同步”。三是窗口端融合办理。在市、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惠企政策兑现代办窗口”,推行“线上申报预审,线下受理代办”新模式,为企业提供政策兑现咨询、帮办代办、协调督办等“保姆式”服务。
第四,以闭环的设计优化监管,让政策兑现更加透明。一是在兑现环节上实行“三公开”。通过惠企平台统一、及时发布最新惠企政策,做到政策公开;编制政策兑现申报指南,展示申报条件、申报流程、申报材料、责任部门等要素信息,做到流程公开;在惠企平台设置政策兑现结果公开专栏,公开政策兑现结果,包括企业名称、兑现金额、兑现时间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做到结果公开。二是在诉求办理上实行“全记录”。新增咨询/投诉功能,用户可“掌上”提交求助、咨询、意见、投诉等类型诉求,由12345市民热线统一受理、转办,并全程监督承办单位处理进度,企业可在线查询办理记录,实现政企良性互动。三是在服务成效上实行“企业评”。新增评价功能,企业用户可以对惠企平台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也可以对政策服务事项办理情况进行“好差评”,评价数据实时汇入全省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出现差评将按照“好差评”限时整改、督办回访以及结果运用机制处理。
优化环境,永无止境。下一步,我们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围绕“把九江打造成全省营商环境满意度最高的地市之一”的目标,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提质年”活动,大力推广惠企政策服务平台2.0版应用,不断提升广大企业用户的获得感。
谢谢大家!
问
●
答
发布会现场,与会领导就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回答,请继续往下看!
肖兵
市政府信息办主任、二级巡视员
请问九江市惠企政策服务平台2.0版有哪些技术改进?
答:作为信息化部门,我们主要是发挥技术的作用,把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建设得更加好用实用。2.0版在技术上主要有三个方面得到改进和提升。
一是提升了体验。主要是运用技术手段,满足企业大众化和个性化需求来提升体验感。譬如在服务方式上,改变过去比较单一的手机登录方式,在2.0版可以实现在电脑上登录市委市政府门户网站“中国九江”网和九江政务服务网,在手机上登录“赣服通”APP,在政务服务大厅登录“赣服通”自助终端,享受到多端同源的惠企服务。再譬如在功能上,2.0版实现了政策查询、政策订阅、政策推送、政策兑现、政策分析、进度查询、短信提醒、咨询投诉等功能,使服务更加便捷。这两方面都较大地提升了体验感。
二是提升了性能。主要运用了新的智能化技术和科学的算法,让多样化的政策服务和个性化的企业需求更智能的匹配,使政策推送更加精准、服务更加及时、企业更加满意。
三是提升了服务。这主要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和信息共享,把与企业相关的服务资源整合到惠企政策服务平台上来。譬如预约办税、用工招聘、融资贷款、监管信息等,更好的做到一站式惠企服务。
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发力,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作用,不断升级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同时在九江发布、九江市人民政府发布、掌中九江、云上九江、九江新闻网等载体上更广泛的发布,更好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群众少跑腿或不跑腿”,为打造九江一流的营商环境做出更大的努力。
吴泽浔
市财政局局长
中小微企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融资难、融资贵也是这些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大部分都会遇到的一个难题,请问财政部门在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方面有什么举措?
答:大家上午好!为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方面的问题,我们充分发挥省“财园信贷通”政策,助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2013年省财政、国有公司与银行合作,联合推出“财园信贷通”政策,该政策可以为符合条件的本地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低利率、千万额度以内的流动资金贷款。
“财园信贷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培植地方财源税源的一项重要工作,实现了财政扶持企业模式的转型,及时解决了我市中小微企业的资金之“渴”,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我市“财园信贷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资金投放总量、新增贷款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截止2020年底,全市“财园信贷通”累计发放贷款433.60亿元,惠及全市9543户次中小微企业,累计为企业减负利息支出5.66亿元。特别是2020年,为有效战疫情、渡难关,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市政府出台了《九江市进一步做好“财园信贷通”融资工作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撬动作用,全年共放贷51.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04亿元,增长89%,在全省率先完成“财园信贷通”贷款发放任务,放贷进度在全省排位第一,放贷规模排位第三,完成省放贷任务132%,为1063家中小微企业减负利息支出6672万元,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
2021年, 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做好“财园信贷通”企业融资工作,积极推进财园信贷通纳入融资担保体系,做实存量,管控风险,使“财园信贷通”平稳、安全、常态化运行,更好地服务我市企业、为九江经济发展而不懈努力!
朱发炳
市营商办常务副主任、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
请问九江市在惠企政策宣传及兑现工作上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取得的效果如何?
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行政审批局会同市政府信息办和政策兑现相关部门,以政策梳理为基础,以平台建设为抓手,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惠企政策知晓率,强化政策“刚性兑现”。一是强化政策梳理。按照“谁实施、谁梳理、谁更新”的原则,市、县相关部门对惠企政策进行动态梳理和更新,截止目前,共梳理出国家、省、市、县出台的惠企政策文件535个和惠企政策事项658项,共有市本级12个、县(市、区)28个惠企政策实现了“掌上办。二是细化申报指南。对每项具体政策编制申报指南,明确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申报流程、申报期限、责任部门等信息,使惠企政策不仅“可办”,更要“会办”“好办”。三是优化平台功能。在惠企政策服务平台1.0版基础上,更新了架构和算法,增加了短信提醒、政策定制、咨询投诉、服务评价、结果公开等实用功能”。四是深化政策宣传。组织开展“千个部门进千企、精准帮扶促发展”和“民营企业大走访”活动,编印《九江市惠企政策申报指南汇编》1000余册,印发《九江市惠企政策服务平台服务指引》10万份,市、县相关部门深入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强政务大厅惠企政策代办服务窗口建设,健全长效机制,切实履行“政策咨询、帮办代办、协调督办、及时反馈”的服务职责。
通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惠企政策兑现工作实现了“四个提升”:一是提升了政策透明度,实现政策、流程、兑现结果“三公开”;二是提升了兑现便捷度,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办理、高效办理;三是提升了政策知晓度,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四是提升了企业满意度,使企业更加便捷享受到政策红利,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来源:市行政审批局
责任编辑:徐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