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的小程序和普通的小程序的区别有三点,如下:
1、开发周期:定制开发的话,小程序的开发周期一般需要好几个月;而借助小程序制作工具的话,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上线了。
2、小程序功能:定制开发的话,小程序的功能相对比较灵活一点;而借助小程序制作工具的话,功能会比较完整齐全,能够满足大部分商家日常经营的基本需求。
3、成本费用:定制开发是比较贵一点的,一般需要上万元甚至是十几万元,这具体还是由你的小程序的功能的复杂性来定的;而借助小程序工具制作的话,成本费用一般是在几千元左右,像得有店,成本费用是一千多元。
定制需要麻烦专业的团队去开发需要高昂的费用和时间的,而且还不一定实用,建议你去点点客小程序看看,不仅全行业覆盖小程序还免费
有过了解,是属于佛山市腾帮网络科技的,先进的小系统,微信代运营营销团队和行业领先的服务形式及合作理念,在国内有很多合作客户了哦。
方式一,“一键生成”的套模板小程序,价格比较低,一般几千元
优点是:功能简单,容易操作,开发时间短,能够快速上线
缺点是:功能一般无法修改,这种模板小程序是按年租用给你,并不是属于你的。
方式二,购买源码,价格中等,一般1-3万左右
优点是:永久拥有自己的小程序,无需按年缴费;可以做无数个小程序,不用再付费。
缺点是:不一定能够买到符合自己供需求的源码
方式三,定制开发,价格比较高,一般3万到10万+
优点是:永久拥有自己独立且独一无二的小程序,而且小程序是按照个性化需求定制开发的,用户体验更加好。
缺点是:成本相对比较高,基本费用在3万元到10万不等
壹来客是专门开发小程序的,报价和售后都比较实在。其实价格只是一方面,找一家靠谱的开发公司也是非常重要的。
线下音乐培训机构开发小程序或APP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你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一种:
自行开发:
自行开发,就是自己组建开发团队来开发小程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从开发到后期的维护、升级、改版等,沟通起来都比较方便。但是组建团队,不仅要付出招聘成本,而且还需要支付技术人员的工资。由于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因此往往只有不差钱的大型企业才会选择这种方式。
第三方拖拽平台生成:
第三方拖拽平台生成,就是在第三方平台上,利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资源,“一键生成”小程序。选择这种平台来开发小程序的好处是:费用低、方便、快捷。但是,这类平台的小程序往往都是基于模板开发的,因此往往无法很好的凸显出企业的特色、产品的特点,无法给客户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此外,这类平台大多数是按月或按年付费,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和商家的开发成本。
找专业的小程序开发服务商
找专业的小程序开发服务商,是较为常用的开发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首先是可以省去组建团队的麻烦、省下人力成本;其次,是每一项功能、每一个页面都可以根据自己企业的特色、产品的特色进行定制开发。这样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做好营销推广工作。
编辑导语:Loading动画,在现在的设计中已经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系统元素,它能减缓用户等待焦虑的心态,也能用来作为品牌透传,增加曝光。本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加载,以及怎么让加载的体验变得更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好的加载应当具备什么特征?在人机互动过程中,用户与界面的每一次互动都是一次加载过程。加载设计对于使用者来说是非常影响体验的一个方面,后台复杂的数据计算时间、网络状况不好都有可能造成等待时间长而带来焦虑,今天就让我们好好来聊下加载,以及怎么让加载的体验变得更好。
一、加载的出现加载指的是用户在客户端发出一个指令后,直到出现反馈结果时,中间这段时间内计算机完成的一系列执行动作,所以只要你在App中操作请求更多数据那就不可避免有加载。
二、加载的重要性根据一份调查得出,用户能够忍受加载的最长时间在:3到8秒。8秒是一个临界值。但现在的高速互联网真是把我们宠坏了,如果一个页面的加载时间超过4秒,可能会被用户直接退出,除非Ta一定要打开那个页面。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数据叫跳出率,在谷歌的一项调查中就已经发现:
1-3 秒的加载时间跳出率提高了 32%。1-5 秒的加载时间跳出率提高了 90%。1-6 秒的加载时间跳出率提高了 106%。为了降低用户等待的焦虑,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我们必须让用户知道我们正在努力加载,同时要让加载更有趣来分散用户等待的注意力。
三、加载的场景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以下这些App中最常见的加载场景,也就是那些发出指令后应用需要长时间处理的加载过程。
1. 当页刷新下拉刷新(请求最新数据)+上滑加载(请求更多数据)
ins_下拉和上滑
2. 从后台切回App当你在多个App中切换使用时,超过一定时间间隔就需加载数据。
系统后台切回
3. 启动App当应用出现异常关闭、应用闪退等情况重新启动app,需要进行数据加载。
App启动加载
4. 页面间的跳转页面加载新的数据,涉及原生跳原生或者H5页面。
Moo音乐_页面跳转
5. 定时数据刷新在特定的时间内页面自动进行数据刷新,例如每天0点更新排行,大部分用在运营或跟时间相关的场景。
番茄小说_排行定时更新
6. 即时消息通讯类社交的App都采用实时推送机制,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也能接收到最新的数据。
Quack社交聊天
四、加载类型的进化1. 加载器(Spinners)加载器是最早被使用的方式,适用于快速加载,这也是使用率最高的一种。
旋转菊花记载

然而这种加载器有个缺点就是无法告知用户需要等多久,Nielsen Norman早在1993年就提到响应时间和loading动画,“如果计算机无法提供快速响应,则应该以百分比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持续反馈。”【Myers 1985 论文,“计算机-人机界面百分比进度指标的重要性”】
所以加载器和进度条成了黄金组合,适用于长时间(10秒或更长)的加载过程,显示一个操作将花费多长时间以及目前所处的状态,通常有线性进度、百分比、直观数字等。
Cream M.
Gleb Kuznetsov✈
有道乐读、哔哩哔哩漫画
在此基础上加载器也开始往趣味/品牌化发展,使用情感化加载动画,可以让等待过程变得轻松、愉悦。Tips:搭建符合目标用户群体的生活场景,能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摩拜单车
ARCADE STUDIO
吸引用户的眼球,感觉时间会过得更快一点,短暂忘记等待的过程。
Markus Magnusson
DeeKay
RWDS
通过品牌logo或产品相关的图形呈现在界面上,将品牌基因融入整个Loading动画中。
Medium
有道乐读
开言

加载器和进度条这一组合有很多变体,可以应用在不同的页面位置:
1.1 白屏加载
当前页面内容需一次性加载完成后才能显示内容,这是页面加载最原始的状态。当页面元素较多时,内容呈现的等待时间会变得很长,一旦时间太久要给予提示。
1.2 Toast加载
当用户执行某个操作时,为了防止用户继续操作导致数据加载失败,则用Toast的样式来提示正在加载。在画面中间出现提示框,有时会加上黑色透明底盖在画面中间,这种情况一般除了返回上一级的操作可点,其他操作将受到限制。
1.3 进度条加载
可以是在顶部或底部栏上,告知用户等待的时间长度,让用户有一定的心理预期。
1.4 手动刷新加载
通过手势操作,快速加载和更新当前页面的内容。
1.5 局部模态加载
在特定位置进行加载,功能指示更明确,避免用户反复操作。
加载器这种方式相对比较简单,但也会阻断用户的其他操作,用户只能等待加载完成才能继续操作。会给人的感觉时间较长,且对于加载出来的页面没有任何预期。
那什么时候是需要中断用户操作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可以作为判断:
当前的操作未成功,则接下来的操作或结果也无法显示,例如:启动App、手机支付、渲染滤镜等;当前的操作本身不能与其他操作同步进行,需停留在当前界面保证操作完成,例如:扫描、迁移资料、实时翻译等。如果中断时间较短可以使用toast加载提示,时间较长则建议用专门的单页且有可取消的按钮来提示加载过程,以引起用户的重视。
加载器的特点
2. 分布加载(占位符Placeholder)占位符分布加载就是当界面中图文同时存在时,如果获取完所有信息才显示所耗费的时间是很长的,因此为了缩短用户等待的时间,会选择优先加载快的元素(文字),慢的元素(图片视频等)则用其他的方式占位,最终等待加载全部完成。较为适合feed或瀑布流模式。
分步加载的好处是在等待加载的时间里用户可以看到相关的文字内容,不会像空白页加载或Toast加载,只能默默地等待加载的过程。

2.1 灰色占位符
将图片用灰色或灰色图(对开发更易用)来代替,中性灰在界面中不会抢风头,在暗黑模式中也适用。
灰色色值(例如#EFEFEF)或灰色图片
Youtube
2.2 品牌相关图
在灰色图上加入品牌元素也是不错的方式,例如logo或吉祥物IP,将品牌人格化、情感化,辅助企业向用户传达产品的气质特征,在各类产品中广泛运用。
Moo音乐、有道乐读
2.3 彩色色块
通过程序提取面积较大的主色调,并设置几种符合产品调性的默认色,以防取色失败。需保证色彩库的颜色高级耐看,饱和度不要太高,不然很刺眼反倒引起到不好的体验。
Behance、Apple Music
Google Search
2.4 模糊加载
模糊图像也称为模糊技术,渲染图像的一个低质量版本,然后过渡到高质量版本,初始图像的像素和 kB 都很小。为了去除伪影,图像会被放大和模糊。
Behance、Unsplash
分布加载的特点
3. 骨架加载(Skeleton Screens)骨架加载就是先加载UI布局框架,再加载框架中的内容,细节通常按照骨架轮廓(也称为占位UI)、文本、图像的顺序出现。通过这种方式直观地提前让用户知道整个界面的架构,并营造出一种渐进的感觉,使用户感知加载稳定且速度快,提高了产品的体验感。
“Skeleton Screens”这个词最早出现在Luke Wroblewski 的文章中,Luke建议使用骨架动画来获得更好的loading体验。这个想法得到了其他设计师的支持,LinkedIn、Instagram、Facebook 和 Google 等大公司都在使用骨架屏幕,通过将被动等待变为主动等待。
被动等待是指你只是坐在那里无所事事,看着加载器转了一圈又一圈。积极等待是当你在等待时做一些感觉像是进步的事情。骨架加载通过在每次屏幕更新时为用户提供新信息来鼓励主动等待。
通过这种方式,骨架屏幕将焦点从您等待的时间量上移开,并将其放在您面前发生的实际进度证明上,从而使加载过程感觉更快。当它显示已加载的内容和剩余的内容时,它允许用户构建准确的UI界面期望。
Medium手机版
Medium网页版
实现骨架屏幕时,请确保占位符 UI 大部分准确表示最终 UI 的外观。否则,就会在期望与现实之间产生差距。
夸克
LinkedIn 最近开始使用 Skeleton Screens 进行加载,骨架屏幕转移了用户的注意力。它使人们专注于进度,而不是等待时间。
Linkin
骨架加载提升了加载界面的速度进度,这种速度反馈表现的更加友好并减少了不确定性,如果加载时间比预期的要长,也可以在骨架之前短暂地显示一个加载器,这应该会为你争取更多时间来完成加载。
通常骨架和分布加载配合进行,称为渐进式加载
显示UI骨架布局优先加载文字;加载图像(或主颜色)质量较低的版本;再在后台加载高质量图像;淡入高质量图像,取代之前的低质量图像。骨架加载的特点
五、容易被忽略的加载1.预加载预加载就是用户浏览当前页面时就预加载下一级所有列表的文字内容,当用户点击进入已加载的页面就感受不到等待,在无网络情况下也能进行正常的阅读,在阅读文字的时候再进行图片或视频的加载(相反地则叫懒加载,进入页面时再加载数据)。但是这种方式会增加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负载,也会占用一定的网络带宽。
2. 智能加载根据不同的网络状况选择不同的数据加载方案,最常见就是用在音乐/视频/下载更新等占用比较大流量的产品,当判断用户处于3G/4G或网络卡断的情况下,为了既让用户使用流畅也不浪费流量,会自动切换至低速低画质;而处于Wi-Fi条件下,会优先选择高清或高质量进行播放。
哔哩哔哩
3. 缓存加载也就是离线加载,通过现有Wifi资源将服务器内容缓存到本地,无网络或是弱网环境下读取缓存加载。可以解决无网或弱网情况下数据获取的问题,会占用本地的存储空间,以及后续的缓存处理需要考虑。
加载出错后的反馈:
加载时间过长可能会损害你的网站的整体用户体验。如果加载的速度很慢会导致用户点击多次,这时我们需给用户一个明确的提示“网站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什么,提供适当的视觉反馈”,加载失败后最重要的是给出解决方案,让用户可再尝试或寻求帮助。请记住,提供反馈是良好的交互设计和积极的用户体验。
哔哩哔哩漫画、闲鱼
Dribbble
在过去,设计良好有趣的加载器是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而现在,渐进式加载成为值得考虑的替代方案,它加快了等待时间感知,还清晰地呈现了UI布局并建立用户预期。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继续思考更好的加载方案,期待未来出现更好的交互体验。
六、总结一个好的加载应当具备以下特征:
让用户知道应用程序正在运行,给出大致的等待时间,简单的进度条或更数字视觉化的方式;告诉用户等待的原因,在处理什么动作表明软件并没有崩溃而是处理请求;有趣的动画内容来吸引注意力,让等待变得可以忍受;加入品牌,让用户在等待的过程中加深品牌印象,形成品牌感知;尽量使用非中断式加载,降低等待的心理感知时长。参考地址:
?source=search_post———8
作者:电锯人阿丹,公众号:阿丹的设计Lab
原文链接:
本文由 @阿丹的设计Lab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通常来讲,照抄iPhone才是山寨机的流量密码。
但最近爆火的一台山寨机却不太一样,不光抄了iPhone,还没放过小米,甚至还碰瓷了一堆厂商…
泡哥果断搞来了这台手机,给大家来个全网首发上手体验!
到底是国产之光,还是电子垃圾?今天就给大家看点干货!
地表最强缝合怪,手机界的碰瓷王
说实话,这款手机的复杂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泡哥能用语言形容的范畴……
第一眼看到它的蓝色包装和“百事乐”的品牌名,泡哥就陷入了深深的懵逼。
不知道的还以为百事和乐百氏开始跨界造手机,“LeBest”的英文名称还有碰瓷乐视的嫌疑。
它的型号名就更加离谱了:“百事乐Phone X14 Pro Max”。
像谁还用我说吗?感谢百事乐,让我提前一个多月就用上了14 Pro Max,一点都没吹牛X!
就连包装盒中的内容也学到了苹果的精髓,只有卡针和数据线,没有充电器!库克见了都得直呼amazing!
重点来了,如果说包装和名字只是碰瓷,那这款手机在外观设计上就是赤裸裸的抄袭,还抄了不止一家……
刚看到它的背面,泡哥就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后置三摄的排布和苹果iPhone 13 Pro如出一辙,右侧却还有一块小米11 Ultra般的副屏,甚至还有点好看。
到底是苹果出了轨,还是小米劈了腿?手机圈也有私生子吗?而且这块副屏还真不是摆设,除了能显示时间,还能显示通知消息和来电信息。
不过在它身上苹果的基因还是很强大的,就连后壳配色都与iPhone 13 Pro远峰蓝高度一致,并同样有着磨砂质感,也不怎么沾指纹。
直角中框和后盖一样是塑料材质,但也还原出了几分iPhone的神韵,还搭载侧边指纹识别,3.5mm耳机孔让苹果无法企及,简直是外星科技!
正面是一块6.53英寸LCD屏幕,左上角挖孔,色彩、亮度等表现中规中矩。
底部边框也没有宽得那么过分,和Redmi 10A这类百元机能打个平手,并且给贴好了磨砂膜,很贴心!
连系统都在抄,体验一言难尽
就这么一个缝合怪手机,那还能好用吗?起初泡哥对这玩意也没抱太大希望,体验一番后却深感意外。
首先它内置了华为HMS移动服务,需要登录华为账号,可以使用华为钱包、华为运动、华为视频等,好家伙,又多了一个中枪的,不过这玩意是开源的,山寨机都在用,但确实还挺靠谱。
这还没完,下拉通知栏,白绿色组合的快捷开关,又有浓浓的OPPO Color OS味儿。
就连非常实用的应用分屏显示它也一样支持,真是惊喜不断,现在就算说它能跑iOS我都信……
在性能上,它可是有着纯纯的中国芯——虎贲T610,令人肃然起敬!但论性能也就是骁龙665这种老古董的水平,安兔兔跑分只有21万,比泡哥之前带大家玩的乐视山寨iPhone 13强了不少。
日常使用起来还挺流畅,各类常用APP都能跑起来,只是一些动画效果偶尔会出现卡顿。
令泡哥意外的是,这货玩起游戏来居然还挺流畅,《王者荣耀》最高画质能保持在57帧左右,《和平精英》也能以45帧比较流畅的运行。
对了,它竟还有游戏模式,性能有没有增强不太清楚,但居然有侧滑工具栏,有通知勿扰、拒绝来电等快捷开关。
唯一的缺点就是游戏加载时间太长,可都这个价格了,还要啥自行车呢?
不过,打了一会游戏后泡哥发现机身是真的热,官方所谓“多维复合石墨烯散热”纯属扯淡,真是没有骁龙888的命,却又得了骁龙888的病。
至于拍照,目测后置三摄有两颗能用来成像,一个是1600万像素主摄,还有一颗200万像素的凑数黑白镜头,还有一颗所谓“光感”镜头,泡哥至今没研究出是干啥用的……
或许也是拿来凑数的吧,软件测得它还有30万像素,比乐视那种用假摄像头的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夸大宣传,建议避雷
讲真,体验了一圈下来,泡哥觉得这款山寨机还真对得起它一千块左右的售价。
但看了一眼它在某东的官方页面,却发现处处是坑,还有点欺诈嫌疑。
就拿屏幕来说吧,实际显示效果只有1080P的水平,官方却声称是“像素级优秀2K高清屏”,虽说1080*2340确实是在卡BUG,但拿这种“假2K”误导别人多少有点不厚道。
而且官方有些功能介绍还充满笑点,并大量盗用其他厂商素材。
比如这个“Type-C快充”,硬是让他说得有模有样,按照这个逻辑,我的iPhone就应该叫Lighting快充?图片上的动画用的还是华为的……
虽然是个4G手机,官方却很大方地表示“支持5G卡,双卡双待”,可事实是随便一个4G手机都能这么干,碰上不太懂的可能就真误解成支持5G了。
就连模特海报都是直接用小米CiVi 1S的抠图换素材,真当这些大厂法务部不存在啊?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通过某东审核的?
有琢磨这些小心机的功夫,把产品好好打磨打磨不香吗?
另外,就在泡哥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它的售价已经默默从999涨到了1399,销量也达到了上百台……
虽然有一定的脑洞和创意,用起来也还凑合,但这个价格真的大可不必……
大家觉得这手机怎么样呢?欢迎各位在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