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制开发商城小程序针对性强
定制开发商城小程序都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特点进行定制的,一些公司可以避免使用其他公司的软件功能模块进行套用,坚持一种小程序只针对一个企业的原则,做到针对性开发。
2、定制开发的商城小程序使用方便快捷
定制开发的商城小程序是一款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易于理解、真正面向用户的界面操作小程序,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3、商城小程序开发成本较低
从客户的实际需求来开发的商城小程序可以尽量地减少企业平时很少使用的功能模块,丰富企业使用的功能模块,降低商城小程序开发成本。
4、定制开发商城小程序服务周到
以服务为根本原则,为企业提供周到的服务。商城小程序开发初期,部分公司会派遣技术人员了解客户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发时与客户企业保持联系,听取企业对软件开发的意见和建议,开发后对商城小程序进行运营指导和跟踪服务。
什么是定制化小程序,什么是模板。模板指得是一套体系,由第三方平台根据行业需求开发好的一套现成小程序,商家无需代码基础,只需在模板上编辑就可以制作出自己的小程序。
而定制化小程序是从UI设计、代码研发、产品测试、上线发布......等交由专人团队去做的过程,商家只需要跟他们沟通自身需求,对方会为你量身打造属于你的个性小程序。
那么,小程序定制和模板开发优劣势具体是什么呢?
模板开发的小程序是将行业通用的模板套用其中,功能设计齐全,成本低,对于资金短缺,又想把握小程序发展潮流的商家来说是一个不错选择。
定制化小程序,因为开发公司需要根据商家的需求进行开发,所以需要投入较多的开发资金,对自身产品和运营存在疑虑的商家来说,成本是比较高昂的。
2.开发周期
模板类小程序事先以开发好的,通常开发周期较短,小程序上线快;定制化开发周期主要看功能的复杂程度,功能越复杂,消耗的时间越久。
模板类制作一般都是第三方平台根据行业进行开发的,所以模板都大同小异,确缺少自己产品的特性,虽然缺少个性但是整体效果和功能都是有保障的。
而定制化的是根据商家的需求开发的,无论在界面风格还是功能操作上都有自己独特个性,对于后期运营推广更具有优势,后台管理功能也会更丰富。
总之,无论是模板开发还是定制开发,具体的选择还是看商家本身的需求。
提供小程序模板开发、小程序定制化开发等专业服务

找一些比较靠谱的第三方平台,通过拖拽组件设计页面或者套用模板,就可以生成小程序,比如得有店
定制需要麻烦专业的团队去开发需要高昂的费用和时间的,而且还不一定实用,建议你去点点客小程序看看,不仅全行业覆盖小程序还免费
这个需要看你做的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小程序哦,不同类型的小程序,可以实现的功能是不同的。例如,餐饮小程序可以实现:预约、排号、点餐、付款、等功能,以及优惠券、团购、砍价、会员等营销功能。所以,要想知道能够实现哪些功能,得先确定你准备做个什么样的小程序。


近日,由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牵头,中国联通中山分公司开发的中山青年人才驿站”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运营,首批8个青年人才驿站入驻小程序。目前可提供申请房源超过100套,房源储备量超过800套,为青年人才预约申请入驻提供便利,青年人才入驻中山青年人才驿站可享受短期免租或低价住宿,还能享受就业创业指导、政策信息推送、社会融入、团青活动等综合服务。
中山青年人才驿站小程序。
住宿优惠及综合服务兼备
为落实“青年安居计划”,团市委围绕“梦想安居 中山有你”主题,以“凝聚人才、对接产业、服务企业、助力发展”为宗旨,不断探索青年人才驿站的建设工作。
根据不同青年人才的实际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入住选择,目前有三种模式,一是东区街道、东凤镇的青年人才驿站最长7天免费入住,二是酷家美学公寓等多家合作商业酒店最高5折的低价入住,三是申请入住依托镇街的人才公寓建立的青年人才驿站。
青年人才驿站建设不仅限于拎包入住,还充分考虑青年的需求,一般配套建有阅览室、健身房、多功能室、餐吧水吧、免费洗衣房等,在为青年人才提供住宿的同时,还打造良好的休闲娱乐及社交共享空间,同时,驿站还设有人才服务咨询、岗位信息推荐、就业创业指导、青年活动等服务。
东区青年人才驿站学习室。
驿站服务暖心体贴
中山青年人才驿站微信小程序申请使用追求最简单最便捷,其他服务尽量多样综合。小程序上线投入使用后,青年人才可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端登录小程序,实时实现一站式高效入住申请、房间预约、资质审批等。青年人才驿站均设有后台服务团队及人员,全方位为入住青年提供舒适的入住环境及便捷的入住服务。
除入住申请,小程序还设有“人才活动”“香山融入”“人才政策”“留言板”等栏目,青年人才可通过相应栏目了解中山人文历史、人才活动、人才政策资讯等,帮助青年人才更好了解中山,融入中山,扎根中山。
青年驿站一景。
首批8个青年人才驿站入驻
中山青年人才驿站建设广泛联动,整合市内各镇街相关住宿酒店及青年阵地资源,驿站试点建设单位涵盖各相关镇街人才公寓、连锁商业酒店,以及中山青年企业家协会相关会员单位所属酒店、青年主题阵地等。
目前首批青年人才驿站已在火炬开发区、石岐区街道、东区街道、西区街道、横栏镇、东凤镇等镇街布点,均位于所在镇街的中心繁华地段,毗邻大型商圈、交通枢纽、文化场馆等人群集聚区域,为入住青年人才营造便捷的入住体验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廖冰莹
【通讯员】张燕鸿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作者】 廖冰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5月13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粤省事APP上线新闻发布会,介绍该APP的亮点功能及未来发展规划。省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杨鹏飞表示,群众对政务服务个性化、定制化、精细化的需求不断提升,APP的上线是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一个关键举措。
粤省事APP更具开放性,支持各地各部门现有政务服务一次开发、多终端复用,不仅支持微信支付、银联云闪付,还支持支付宝、数字人民币等支付方式接入;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结合消息主动推送、视频展示等特有优势,在政务服务“找得到、办得成”方面拓展了更丰富的应用场景;赋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个人数字空间”率先在粤省事APP上线,首批包含92项常用证照和31项常用个人信息。
APP和小程序服务各有侧重。小程序重点提供轻量级的民生服务应用,APP则更加多元包容,支持接入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务服务应用,重点在功能和场景拓展上下功夫。APP自动同步小程序的用户信息,在下载使用中不需要重新注册。
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连续三年全国第一杨鹏飞表示,广东目前已基本建成了数字政府“12345+N”工作业务体系。“1”是省政数局牵头推动“一个要素市场”,“2”是加快出台与数字政府建设紧密相关的《广东省政务服务条例》《广东省数据条例》“两个法规”,“3”是全面建成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数字广东公司)、省政务服务数据事务中心、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三个支撑”,“4”是瞄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省域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四个主攻方向”,“5”是引领带动培育形成信创产业联盟、数字政府产业联盟、大数据发展联盟、数字政府安全产业联盟、省电子政务协会“五大产研带动”,“N”是若干个标志性成果。
其中,“粤省事”集成全省近2500项便民服务,实名用户超过1.64亿;“粤商通”平台汇聚利企服务1800多项,注册市场主体1195万户;“粤政易”是面向全省五级公务人员的移动协同办公平台;“粤省心”是12345政府热线平台;“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共投放4万多台,近期实现了全省近2万个行政村全覆盖。在国家每年组织对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广东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第一名。
180多项人社服务“指尖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葛国兴表示,2018年来,省人社厅在粤省事小程序建成了人社服务专区,目前共实现180多项人社服务“指尖办”,其中160多项支持“零跑腿”。全省共精简各种证明材料2300多项,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材料减少59.8%,压减办理环节56.8%,办理时限提速59.2%。省人社厅积极推动人社服务进驻粤省事APP,目前已进驻电子社保卡申领、参保证明下载等约50项高频服务。
省人社厅将持续发力,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全面推动人社服务进驻粤省事APP;持续优化人社服务,精简申办材料、简化办事流程、减少跑动次数,实现“少填、少报、少走、快办”的效果。
公安政务累计服务超4.5亿人次省公安厅二级巡视员张彬照表示,自2018年粤省事小程序上线后,省公安厅将高频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粤省事,至今已累计服务超过4.5亿人次,70%的进驻事项已实现全流程网办。此外,还推出居民身份电子凭证等数字化电子凭证,为线上政务服务办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省公安厅将粤省事小程序上线的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全量迁移至粤省事APP并进行优化。目前,总上线事项达300项,约占粤省事上线服务事项总量的八分之一。此外,省公安厅推出新车上牌“快捷办”“一证办”等“放管服”配套便民保障措施,重点地市交警部门将加大粤省事APP车辆注册登记类服务的预约量。
覆盖1.13亿人 医保服务跑出新速度省医保局副局长刘碧茹表示,2020年广东率先上线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依托全省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去年10月广东实现所有统筹区的省内、跨省异地就医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提前一年实现国家局“2022年底前,每个县至少有一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的任务。2022年一季度,跨省异地就医备案人次为3.4万,同比增长26%,跨省和省内跨市就医结算人次为37万,同比增长56%。
粤省事APP上线了34项医保服务功能,涵盖了居民参保登记、医保缴费查询,异地就医备案等高频事项。实现“地域选择一键办、备案对象一键办”和“备案信息即时查、医疗机构即时查”。
“中山专区”集成1054项服务中山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黄振球表示,粤省事“中山专区”,让中山政务服务个性化需求在全省的统一架构下得以落地。通过粤省事实现各部门业务的高效集成,目前中山专区可办理政务服务1054项,已有576万群众在使用,占中山常住人口的130.61%,日访问量超200万次。
下一步,中山将继续丰富粤省事专区功能。一是应用APP的定位功能,方便群众直达“中山专区”,个性化推荐政务和生活服务,打造“大众点评”式的服务平台;二是利用粤省事APP上线更多本地场景式服务,为群众提供“一件事、一站式”集成服务;三是围绕“个人数字空间”探索电子证照等数据要素的社会化使用场景。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