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请小程序:300元(如果有已经认证过的公众号就可以免费申请)
2.小程序开发:一般1000到几万不等、看具体要求。其实小程序开发价格主要取决于你要做多少页面和要做的页面和功能的复杂程度。如果是行业内比较成熟的标准化系统就会相对便宜点。
如:电商类的小程序一般几千元就可以了,因为模板的功能已经相对比较丰富了,需要开发的地方不多。像简单的企业宣传类的一般几百到一千元就可以了。
但如果是全部需要定制开发,且功能也比较复杂、繁琐,周期比较长的话,一般都是一万至好几万甚至超过10万,而且像这种是需要商家提出具体的需求后服务商才能判断出具体价格和周期。
都是微信平台开发出来的产品,关系就像是qq和微信这两聊天软件,公众号可以关联小程序,小程序也可以跳转公众号,两者之间并不是对立面,而是可以转化
公众平台助手就可以免费的。
这是一款微信营销辅助软件,功能非常的全面,包括消息群发、回复、点赞、微信内容快速编辑、推广等一系列服务。
微信小程序的获取方式主要有:
一、线下扫码,二维码是小程序最基础的获取方式,打开微信扫一扫,通过微信扫描线下二维码的方式进入小程序。
二、搜索窗口,在微信客户端最上方的,你可以通过搜索获取一个小程序。
三、公众号关联,同一主体的小程序和公众号可以进行关联,并相互跳转,该功能需要经开发者自主设置后使用。通过公众号查看并进入所绑定的小程序一个公众号可以绑五个小程序,但一个小程序只能被一个公众号绑定。
四、好友推荐,当你发现一个好玩的或者实用的小程序,可以将这个,转发给好友或群聊。但是注意,小程序无法在朋友圈中发布分享。
五、历史记录,当你使用过某个小程序后,在微信客户端的“发现-小程序”里的列表,就可以看到这个小程序,想要再次使用它时,通过列表中的历史记录就可以进入。在“发现-小程序”中,也可以通过搜索进入小程序。
现在市面上的小程序商城分模板和定制两种类型。
模板:自然是价格便宜,在两万以内,一般几千块就可以。不过功能上多少会有点受限,另外还需要考虑的就是关于环境部署和源码是否出售的问题;
定制:开发成本较高,上万至几十万都有可能,但功能上去完全符合企业需求的,可随时优化调整。客户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小程序商城。
文、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俊伟 通讯员 虎门城管
日前,由东莞市虎门镇城管委办公室定制开发的“虎门城市大家管”小程序上线。这个小程序经过多次内测优化后,在使用上十分简单、易操作,极大地方便市民朋友随时随地上报虎门镇内存在的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及公共设施、户外广告、施工工地及渣土管理等六大类型问题。
如何使用“虎门城市大家管”上报问题往下看:
进入小程序后就看到“使用说明”界面。
点击“现在上报”,进入“问题上报”界面。其中,“处理进度提醒”栏目选择“已订阅”,将在问题处理完毕后收到结果反馈。有关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提交”,即可完成问题上报。
对市民朋友通过“虎门城市大家管”小程序上报的问题,虎门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受理后会以派工单的形式发送至相应的部门、社区和承包公司,由责任人员在规定期限内处理,处理结果上报至系统平台。系统平台评估后予以结案的,该处理结果将通过微信的“服务通知”实时反馈给问题上报人。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琴
东莞犬只备案推行线上电子化申报 从10月29日开始,东莞市公安局、东莞市政数局共同推出犬只线上预约备案服务(纸质备案将不再办理),市民朋友可以通过“i莞家”公众号“莞家政务”小程序,任意选择全市犬只备案点,填报相关资料后预约,按预约时间携带犬只至犬只备案点现场办理。之前已备案的犬只不需重新备案。
流程如下:
群众/单位(使用单位授权人员账号)通过微信统一身份认证登录东莞市i莞家公众号或小程序进行预约,预约流程:选择【办事大厅】——选择【区域】——选择需要【办事镇街】——选择【养犬备案服务点】——选择【犬只备案机构】——选择【养犬备案(预约)】业务。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钟宏连 通讯员:管萱萱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冬庆
明明是正规企业官方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发布的内容,消费者花钱后发现上当受骗,找到信息发布企业,却被告知与企业无关,这是怎么回事?
最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披露了一批欺骗性较强的陷阱(可查看《千万小心这个骗局!毕业于985、211大学的记者都上当了》《40岁以下人群比中老年人更容易上当受骗?原来是因为这些骗局》等报道)后,不少读者分享了自己的遭遇。记者注意到,有一类披着“官方”外衣的陷阱尤其值得警惕。

“公司举办抽奖活动”,公司为何不知情?
市民林女士万万没想到,来自公司的中奖信息竟然也有陷阱。
前不久,林女士所在公司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信息,号召员工为公司产品投票,并表示参加投票的员工会有中奖机会。投票活动由公司公众号跳转到专门设计调查问卷的“问卷星”平台进行,林女士投票完毕后,投票页面即出现了抽奖页面。她随手一点,就收到一条“恭喜您获得2300元优惠券”的通知,表示可用于购买一款“全国统一价”为2680元的扫地机。
林女士正巧需要扫地机,又查询了主流电商网站上的产品介绍,发现该款产品标价确实为2680元。于是,林女士领取了优惠券并通过微信支付380元,下单完成了订购。5天后,她收到了扫地机,却发现产品品质很差,压根不值2680元。再仔细查看主流电商网站的产品介绍,发现该店铺并非电商平台自营,而是第三方入驻企业,且只有产品介绍,没有任何交易记录及消费评价。
感觉上当的林女士向负责公司公众号运营的同事反映了这件事,却被告知公司并没有举办过类似抽奖,投票活动委托第三方机构制作;第三方机构则将责任推给“问卷星”,表示抽奖和奖品均由“问卷星”的投票模板自动生成。无奈之下,林女士申请退款退货,可截至发稿,承诺上门取货的商家并未如约到达。
因此,林女士十分困惑: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林女士提供了公众号推文、投票记录、下单记录等。记者调查发现,在这一案例中,出现多个主体:发布投票通知的是公司公众号、承包投票活动的是第三方机构、提供投票模板的是“问卷星”平台、提供优惠券的是一个名叫“智电好物”的微信公众号、下单店铺是由“有赞”提供技术支持的“象贝乐购”店铺。其中,“智电好物”的运营主体为“东莞象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从名称推测,“智电好物”与“象贝乐购”应为同一个主体。
在这些主体中,“问卷星”免费提供各种调查/投票模板,模板中含有“调查抽奖”活动。从抽奖奖品看,所谓“抽奖”应当是“问卷星”的盈利方式之一,即通过调查/投票页面的分享,帮助奖品发布者实现品牌露出。
不过,“问卷星”中的“调查抽奖”模块属于可选项,允许关闭。如果用户决定使用默认的“调查抽奖”服务,那么最终生成的调查问卷中会标明“此问卷填写完成后可参与抽奖,奖品由问卷星提供”,并且有“奖品预览”选项。
而在林女士提供的投票页面上,抽奖部分的表述为“本问卷奖品由问卷主办方提供,问卷星不负责监督奖品信息的真实性和奖品发放过程”。
然而,林女士的公司、接受委托的第三方机构都否认举办过抽奖活动并引入“智电好物”/“象贝乐购”这一优惠券及奖品供应方。
业内人士表示,林女士的案例涉及委托方、投票平台、入驻商户等多个主体,每个环节都有设置“抽奖”模块的机会,由于不能还原活动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所以不能确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不过,这提出一个话题:正规平台里的“抽奖”等推广信息究竟应该怎么管?
官方账号里的非官方“抽奖”,谁的责任?
相比林女士的遭遇,部分读者提供的“抽奖”信息则更容易找到主体。
例如,在韵达快递的官方小程序上,有“福利”选项。点击进入后,可以看到“签到福利”“满减福利”“金币乐园”“金币抽奖”等促销,提供的奖品均与韵达或与品牌合作方有关。
可奇怪的是,同样是这个官方小程序,在“运单详情”“个人中心”等页面,还有“2022锦鲤卡”“今日剩余1次机会”“王者人生免费夺宝”等抽奖及促销信息。点击进入后,发现相关奖品与小程序的“福利”栏目有不小差异。
例如,在“2022锦鲤卡”的刮奖页面,记者“刮”出“茅台镇佳酿整箱六瓶,每瓶33元”的“一等奖”。点击领奖后,需要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为避免个人信息泄漏,记者没有填写。
在韵达小程序的另一个“刮奖”页面,记者又刮了“幸运大转轮”“取件福利社”等两个页面,提供“无线耳机”“幸运福袋”“20元话费”“手机购机金”“维达纸巾1箱”等奖品。但页面上的“规则”表示,奖品共有五档,分别为“5000元购机金”“88元红包”“10元红包”“随机红包”“幸运福袋”等,与大转轮显示的奖项完全不同。
记者通过韵达小程序的“在线客服”联系韵达,却发现只有机器人客服,不能回答以上奖项是否由韵达提供。致电韵达官方客服热线95546,也是应答机器人。记者尝试了“人工服务”“广告查询”“咨询”“投诉”等多个关键词,均未联系到人工客服。总之,通过韵达提供的公开渠道,记者无法求证这些刮奖、抽奖信息的真实性。
而“2022锦鲤卡”“幸运大转轮”“取件福利社”页面,有另一个客服电话:057122930370。记者致电该电话,有人工客服,向其询问这些页面是否为韵达公司设置、三个页面的开发主体是谁等,但客服人员均拒绝回答,只是反复询问记者是否中奖、参与抽奖的手机号码是什么,并强调“只要中奖就是真的”。
然而,在安徽省消保委去年底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不少快递公司的面单上有“扫一扫”抽奖广告,其中来自“取件福利社”的广告占比达到22.11%,提供的奖品包括“华为手机”“2瓶洗手液”“保温杯”“保暖袜”“电水壶”等。但调查人员没有抽中以上广告语中的任何一个奖项,而是发现所谓的奖项都带有明确推广目的,很多还要求用户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部分声称免费赠送的酒、手表、茶叶等“奖项”待消费者填写个人信息后,会出现“货到付款”选项,金额还不低。
由此可见,企业官方小程序上的刮奖、抽奖活动,也未必真实有效。那么,谁该承担责任?
消费者保护组织明确,提供这些刮奖、抽奖信息的企业要承担责任。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这类刮奖、抽奖链接不明确主体、不确保奖品真实性,却诱导消费者点击,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涉嫌欺诈;部分奖项还诱导消费者填写个人信息,侵犯了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受保护的权利。
谁来管一管“第三方”?
法律界人士表示,从实际情况看,不排除部分官方公众号、小程序关联了第三方的抽奖链接,而这些链接存在诈骗嫌疑。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企业可能提出,这些奖项并非由企业提供,而是企业使用了第三方公司的模板,在企业不知情的情况下嵌入了相关链接,所以责任不在企业。
但是,企业并不能因此免责。以韵达小程序为例,韵达的公开渠道并没有说明相关抽奖、刮奖链接的真伪,也未能及时回答消费者的咨询,属于放任消费陷阱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显然不能用一句“链接来自第三方平台”“不知情”就推卸责任。企业是其官方公众号、小程序的运行主体,也是面向消费者的第一责任人。
当然,被嵌入链接的企业也有权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是委托第三方机构或选择第三方平台提供服务的,若能证明企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强制关联了这些链接,那么企业可以向第三方追责。
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案例也暴露出不少第三方平台提供的免费模板、免费服务等均可能藏有陷阱。企业选择这类服务时,要对免费模板中的默认选项留个心眼,避免被利用。若发现有可能侵害用户权益的强制性选项,除了拒绝使用外,也应及时投诉举报。
此外,监管部门应关注这类案例的危害性。与那些直接发送的钓鱼链接、欺诈链接所不同,这类链接的隐蔽性很强,往往隐藏在正规企业的官方账号内。但是,其发放的奖品品质、服务行为均属于现有法律调整范围。若涉嫌违法的,理应依法查处。
栏目主编:任翀 文字编辑:任翀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笪曦 摄影)
来源:作者:任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