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小程序有实力的公司不少,但主要还是要看公司的经营模式,有些是做产品型的,他们收费就高,而且不一定能赶上开发节奏,如果专业定制,有更多的不同程序的开发经验,更成熟,选择的时候选择定制类公司比较好。

直播这两年非常火,现在微信小程序已经具备了直播功能,音视频这些功能,相比之前开发起来难度降低,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能够更好的传播,找到开发过电商类的小程序的网络公司应该能开发得了。
1.微信关键词搜索
据小程序官方信息显示,小程序后续将会开发关于小程序内页关键词检索功能,意味着今后如果你想要考自然排名吸引更多的微信客户,那你就要做好基于微信搜索功能的关键词内容,也就是你要定期更新小程序页面,丰富你的小程序内容,通过将搜索量高的关键词重新布局以此提高小程序的展现量,说起来这个就有点像百度SEO。
这里给大家透露一个小技巧,如果你同时也是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商,那你可以同步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到微信小程序,只要前期通过接口同步两个地方的内容,你就可以减少花费一半的精力再去运营小程序啦。
2.附近的小程序
众所周知,微信有个附近的小程序的超级流量入口会根据用户定位信息给用户推荐距离用户最近的小程序,这对于进行本地业务比如说定制上门餐饮外卖的商家来说就是个福音。在偷偷告诉你一下,附近小程序是可以绑定10个地址的,只要跟营业执照相关,微信能审核通过,就可以绑定10个地址,覆盖超过50公公里的地区哦。
3.线下门店推广
这是最适合本地服务、同城服务、商场门店的小程序商家的推广方式啦。只要把小程序的太阳码打印出来,同时放一个展架展示易拉宝等物料在自己的门店,配上优惠信息。在成功与客户建立联系后,通过定期更新优惠信息、开展线上优惠活动线下消费等让用户习惯性打开小程序,那么小程序的运营就算成功一大半啦~
4.微信群推广
刚我们说了最适合O2O小程序的运营推广方式,那么对于电商小程序,要怎么运营合适呢?我觉得除了最基本的完善微信小程序信息,可以尝试社群运营。借助社群自带的裂变能力,可以寻找有很多微信群资源的群主进行投放或者自己建立粉丝属性更为私密、人均消费可能更高的粉丝社群,经常性在微信群里面开展各种拉新促活等活动,再一键链接进小程序购买,减少中间流量损失。
5.网红直播推广
这应该算是时下最流行的推广方式了吧。网红电商通过直播卖货,客户通过内嵌在小程序的直播间购物链接领取优惠券并一键下单。这种快速限时的购买模式加上网红主播超强的个影响力,很快就能在短时间内带货小程序,实现超强变现能力。
6.腾讯社交广告
如果你觉得自己或者自己的团队还不是很成熟还无法将小程序运营成功,那么你可以将小程序运营外包出去,再有预算的情况下投入运营成本让专门的推广外包团队为你进行广告推广。一般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都是1-2万起步,有的公司可以做到几千元起投,如果有预算,找到适合自己的公司合作进行投放还是不错的选择。
汇亚科技的个性化定制做的很好的可以试试
本轮疫情期间,松江企业上海林清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19名抖音、天猫等平台的主播“驻扎”办公室,实行封闭管理,通过直播带货等在线模式销售产品。4月,林清轩的业绩实现同比增长12%。
本轮疫情伊始,林清轩品牌创始人孙来春提前安排19名主播入驻公司,并为他们在封控期间直播带货配置了全套设备。同时,位于新桥镇的工厂保留了一条生产线,留下约20名工人实行封闭管理,一旦复工复产便能实现20%的产能。
另外,疫情期间,林清轩分布在全市的24家门店虽然停业但不歇业,待在家里的店长和店员们通过企业微信做私域运营或小程序直播,有效拉动了会员复购和以老带新。物流方面,林清轩则利用已经完成的武汉、无锡、义乌分仓布局,确保上海以外的城市物流不受影响。孙来春表示,4月份所取得的成绩标志着林清轩在数字化转型和流量经济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提起林清轩的数字化转型还要追溯到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林清轩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通过企业微信、小程序闭环管理,让导购即使在线上也可以完成销售。同时,林清轩与抖音、快手、天猫等多个平台合作,开启直播带货模式。2021年,林清轩又构建了OMO线上线下融合体系,将线上作为流量入口,线下以极致服务和体验承接着线上流量,将流量转化为粉丝沉淀,再通过私域运营、客户管理系统激活粉丝,最后形成完整的销售闭环。
在孙来春看来,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加速了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现在,孙来春自己也直播带货,与两年前相比,在本轮疫情中,他显得更加从容淡定。“数字化提升了渠道的运营能力,可以快速释放品牌影响力,在本轮疫情中,19名主播在4月份为林清轩贡献了90%以上的业绩。”孙来春说。
随着疫情防控向常态化防控转换,新桥工厂及科研中心已经有97名员工返岗,目前产能已恢复七成左右。截至目前,4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林清轩在为全市24家线下门店做好复市准备的同时,正在备战即将到来的“6·18”。
文字:李于伯
图片:受访企业提供
编辑:薛亮亮 陆怡怡 秦天
编辑导语:近期,“慢直播”开始走进大众视野,各平台也推出各类慢直播项目。那么“慢直播”真的有那么好的发展前景吗?一起去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吧。
行业近来突然热衷于谈论慢直播。
导火索是今年多起慢直播事件的助推。先是5月初,新裤子键盘手庞宽发起一场14天直播吃喝拉撒的行为艺术展,因被网友误认成王思聪而爆笑出圈。
同月,B站推出深夜陪伴直播项目《万籁》,相继以《全宇宙陪你入眠》《穿越城市》《午夜点歌台》三主题陪伴上万网友入眠。再是《五十公里桃花坞2》五一预热慢直播登上热搜,引领了今后慢综艺造势宣发的新范本。
行业普遍认为,这标志着慢直播正长成一个风口,鉴于当下互联网平台广告业务走下坡,各方普遍看好品牌主们转战慢直播的新阵地做营销。面对这种声音,犀牛君有点恍然,慢直播这样态不是早已有之吗,似乎多年来也不见它有商业化起色,这咋就突然被吹成风口了?
慢直播在热度上的起势其实始于两年前,彼时新冠疫情初起,接近2亿多网友涌入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的24小时直播间化身“监工”、给叉车取拟人化昵称,令公众初识慢直播的魅力。
往后慢直播虽偶有声量,但一直不温不火,特别是商业化层面,仅有爱彼迎、MINI、新疆国旅等少数商家曾涉猎此域,大体来说,慢直播还远没有摸到“钱景”。
但反过来看,疫情常态化下,能纾缓都市快节奏、有长线陪伴感的慢直播内容确实踩中了部分群众的心理诉求。对慢直播品牌营销价值的追捧,究竟是一厢情愿的“臆想”还是切实可行的“通路”,犀牛君今日想深挖一番。
一、“慢下来”成了一种刚需慢直播的定义至今都尚存争议。
但能确定的是,慢直播是作为传统直播的“反向概念”而提出的。它迥异于常规认知的直播形态,一般指:没有主持人解说、没有剪辑和特效、节奏舒缓、画面简单,仅靠固定监控摄像头同步纪录一个事件的超几个小时时长的直播样态。
慢直播概念公认的源起,来自于2009年挪威的一次电视火车之旅。为纪念卑尔根铁路建成100周年,挪威电视台NRK的制作人们突发奇想,在车头安装3个摄像头,做了一场完整记录了306公里火车行驶的长达7小时14分钟的直播节目。该场慢直播意外被超120万挪威居民观看,这相当于挪威人口的四分之一。
此后,挪威人痴迷慢直播到疯狂的程度,发起了134小时的游轮环行全国、24小时的三文鱼河钓大会、12个小时的篝火燃烧、13小时的织毛衣、14小时的麋鹿迁徙…… 大小事情皆能被巨细无遗地直播、记录,慢直播的影响力也开始从挪威蔓延至全球。
舶来的慢直播被国内吸纳后,演化成了以下几类形态。最常见的是各旅行景点、各地城市街区景象的24小时不间断直播。打开抖音随手一搜,广州珠江新城24小时、云瞰上海浦东、俯瞰兰州黄河之滨等慢直播就应接不暇。此类“云旅游”的直播迎合了疫情常态下人们向往异地旅行的需求,但几乎完全没有商业化运作的空间。
再有一类慢直播,由传统媒体主导,聚焦对一个具体事件的不间断追踪直播。此前提到的建设方舱的央视频节目《疫情24小时》是典型案例,更早之前,央视网iPanda频道24小时向全球直播国宝们的生活,就吸引到大批网友每天打卡围观。可以说,慢直播现已成为中央和地方媒体做新闻报道的主流手段之一,当然这同样与商业营销行为绝缘。
过往“唯快不破”的互联网平台,近年洞察到用户们想“慢下来”的新内容消费趋向,率先借民间势力居然彻底激活了这个业态。例如,民间的B站UP主们自发打造了诸多慢直播形态,如沉浸式监看人家学习的“学播”、动漫桌面+白噪音+主题配乐的“氛围直播”、包括而不止于养鸡养鱼养鸟的“养播”等。抖快平台的慢直播赛道里,则以钓鱼、赶海类的草根直播最为火热。

可以说,慢直播的兴起之所以率先由民间力量推动,正因为对“即滑即走”快节奏娱乐内容产生审美疲态后,更重“互动”的民间创作者们发现,长陪伴、沉浸感的慢直播开始满足人们想“慢下来”的刚需。
当都市人们疲于在日间奔波,夜晚欲找寻一隅精神栖息处,安放躁动不安的灵魂,这些慢直播由此有了拥抱流量和营销的无限可能。
二、“慢”与“销”的天然悖反今年这波慢直播明显有官方的推波助澜。
一箱子、一沙发、一马桶,在这一方小天地吃喝拉撒14天,庞宽为探寻疫情下人们身心状态的直播《拜拜迪斯科》虽然行为艺术范十足,背后也有视频号平台在后牵头,相关话题营销达到了引流更多人使用微信视频号的目的,就差拉来一个金主全程冠名了。
助眠解压类视频扎堆的B站,则仿佛嗅到了慢直播的流量味,开始主动企划牵头,把深夜陪伴慢直播做成类综艺式的系列IP。
今年3月《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里提到,44%的19-25岁年轻人熬夜至零点以后,19-35岁青壮年是睡眠问题高发年龄段,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睡眠平均时间仅有7.65/7.48/6.5小时。作为Z世代和年轻人最爱的社区之一,B站深知它的主力用户与深受失眠问题困扰的群体高度重合。
找准了“助眠”的集体用户痛点,B站推出深夜陪伴直播项目《万籁》,5月6日先上线《穿越城市》主题,把观众第一视角模拟成驾驶室“行车记录仪”,在武汉、广州、厦门、长沙等城市听音乐、云兜风,感受人间灯火,在万籁寂静中入眠。
节目后期还请到作家刘震云讲睡前故事,请到07快男张远、路虎互怼聊天,帮助熬夜人士倾吐睡前焦虑。
25日上线的《全宇宙陪你入眠》则把视角从城市一下拉远到太空,俯瞰浩瀚银河,人们能够在静静观赏宇宙之大时获得精神上的短暂缓冲,得到心灵上的净化与治愈。
27日开播的《午夜点歌台》则踩中了当下最热的内娱考古红利,用一个不停转的老式磁带机、轮番更替的磁带封面,播放了周杰伦、王心凌、莫文蔚、伍佰等歌手耳熟能详的经典老歌,该直播当天在微信视频号上的观看人数破了10万,标志着B站的这个企划系列终于在流量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
不得不说,B站的这几个主题项目确实把慢直播带向精品化的内容制作正道。过往的慢直播常常遭到画质粗糙、内容无聊的质疑,但很明显,官方下场的慢直播节目制作画质优良、有明确的创意主题,慢直播的“可看性”大为提升。可是,这么“慢性子”的内容真的能与快节奏的商业转化活动适配吗?
毫无意外地,我们并未在几档节目里看到任何金主的身影。有人说长时长的慢直播可以让品牌以陪伴者姿态缓慢植入用户心智,但犀牛君却很担心。看慢直播的受众一般是情绪最敏感的那类人群,品牌植入若太过强硬,很大几率会严重冲破观众们最需要的慢直播的那抹治愈感,慢直播的商业化似乎远没有大伙想象得那么乐观。
三、爱彼迎、MINI不该是孤例金主们对慢直播仍抱着审慎的态度。
就在行业憧憬着慢直播的光明未来时,犀牛君不得不提醒,截至目前入局慢直播赛道的品牌主只是凤毛麟角,且他们大多都是与旅行强关联的单一品牌。
民宿品牌爱彼迎曾在去年7月发起一场“15小时香格里拉亲子慢直播”,通过“明星妈妈”安娜与当地小朋友一起聊天、跳舞、学唱民谣,展现当地与自然紧密联系的生活,顺势安利了爱彼迎在当地的优质房源。腾讯广告官微透露,该场直播最终观看量超54万人次,总曝光量达1.4亿。
汽车品牌MINI则联合时差岛,在去年9月打造了一档主题为《路的尽头是海啊》的12个小时公路旅行慢直播,在四位青年环游平潭岛的海岛自驾游里,深度植入了两辆青柠黄配色的MINI CABRIO汽车。或许因为营销感太浓,该直播13.8万观众人次,15.7万总曝光的数据远远逊色于爱彼迎的直播。
纵览两场直播,都是以旅行为主题,一个在山川秘境中,一个在海岛阳光下,这令品牌能够以相对自然的方式融入进直播里,爱彼迎提供住宿,MINI提供交通工具,都试图借沉浸式的慢旅行传递品牌理念。
但无论从关注度还是精彩度来看,两场直播的大众影响力都十分有限,相比屡屡在朋友圈刷屏的视频号演唱会直播,这两场品牌慢直播在视频号营销场域的表现存在感十分有限。更具讽刺的是,前段时间爱彼迎宣布退出大陆市场,也侧面折射了慢直播并未给爱彼迎带来有足够增量的营销加持。
总结来看,爱彼迎、MINI都选择了从企划到植入与慢直播深度绑定,但直播内容可看性实在乏善可陈,难以吸引受众尤其年轻人观看。所以说,当下慢直播受众体量仍然十分有限,是制约大部分品牌主入局该赛道的首要因素。
其实从与挪威慢直播案例相对比,我们会发现,挪威慢直播织毛衣、燃篝火等内容,创意上有点“出奇制胜”的意味,相比而言,国内的慢直播整体上创意还是太过乏味,没办法以一个吸睛的营销亮点打动足够受众去关注。换言之,内容都不够有趣和出圈,还妄谈什么营销呢。
从这个角度看,慢直播要么可以借助话题噱头打出大众声量,这么看庞宽的直播是个蛮正确的方向。要么可以借鉴前沿技术,如裸眼3D技术、VR技术、AR技术等,以塑造独有视觉特征的体验吸引受众,再与品牌形象做自然地结合,或许这样,慢直播才能打造出真正的商业爆款。
慢直播的商业化,仍然任重道远。
作者:方正 ;编辑:朴芳;公众号:犀牛娱乐
原文链接:
本文由@犀牛娱乐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刚凭借入局“预制菜”重回公众视野的趣店CEO罗敏,近日却又因被“东方甄选”拉黑而上了热搜。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7月18日晚间,在完成一场发布会的罗敏走进了“东方甄选”直播间,连续为董宇辉送了上“嘉年华”、“火箭”等礼物(某短视频平台的虚拟礼物)。按照平台规则,价值30000抖币,一块钱可以买十个抖币,所以一个“嘉年华”就是三千人民币。
对此,已离场的董宇辉又多次返场并“劝退”该刷礼物行为:“新东方财力还是比较让大家放心的,刷嘉年华这种行为我们不提倡……如果真的关注我们,把这些(刷礼物)钱买一些农产品,发给自己的员工,做一件善事,感谢大家……情况比较好的大哥别再刷了,这是卖菜的直播间,这里有很多农产品,别空手走,买点,加油,我相信你可以的……”
或许因为罗敏多次未听劝阻的打赏行为,事后,“东方甄选”对其进行了拉黑。7月19日,罗敏本人发布视频回应:“我在自己下播后来到东方甄选直播间,刷了一些礼物是表示董老师直播很辛苦,我感同身受。想回应的原因,是董老师昨天在直播间的一些言论,可能会让一些朋友因为董老师拉黑我这件事误解我……很遗憾,被董老师拉黑后再也看不到直播。”
曾否认对标“东方甄选”
罗敏通过抖音打赏和直播的ID叫趣店罗老板,简介一栏写道:2005年北漂创业,创业12年2017年带领趣店(QD)在美国上市。2021年,二次创业预制菜,期望能为全球数亿消费者提供方便好吃干净的食品。
在上述事件发生后,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关注到,昨日已有数千位用户在罗敏抖音号的最近视频中就此事留言,其中不乏一些质疑炒作以及趣店过往校园贷业务的评论。目前,在评论一栏中罗敏已设置为“作者仅允许互关朋友评论”。
上海某位直播电商行业人士就此事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谈到,董宇辉与罗敏这一来一往,引起了关注及舆论的发酵,罗敏随后发布的回应是就外界质疑其炒作和蹭流量之嫌的澄清。
“一个是有着互联网思维的金融商人,另一个是做了多年教育的英语老师,大家都在转型做直播电商,看问题也会站在各自角度上。两人就直播和打赏上出现点小碰撞也是正常的。”该行业人士认为。
从罗敏公开表态看,他其实对东方甄选的关注似乎已有时日。在近日的一场直播中,他曾提到:“自己和新东方的俞老师(俞敏洪)一样,在做业务转型”。但他同时否认了趣店预制菜是在对标“东方甄选”。
罗敏表示:“趣店预制菜和东方甄选定位和业务不同,不能进行对比。我不认为我们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我们是一家食品公司,是一家卖菜的公司。只不过我们有一些互联网的技术和经验,借用这些放在卖菜这件事上。”
若将时间拨回7月17日,罗敏当天虽然累,但还没眼下这般烦恼。凭借送iPhone 13、1分钱抢酸菜鱼等福利以及明星助阵,一场长达19个小时的直播让他和趣店的新创业项目预制菜着实火了一把。
在7月18日发布会上,罗敏公布了趣店717抖音直播数据:该场直播长达19个小时,共计场观人次达9587万,单日累计销量为956万份,抖音账号“趣店罗老板”单日累计涨粉达397万人,其连续15个小时在抖音直播间带货榜排名第一。更多内容请戳《》
股价上蹿下跳
收获关注的同时,趣店和罗敏对这场直播有少投入?
“20万单1分钱酸菜鱼,刨去物流和成本,罗总5分钟赔了500万。”参与直播的明星贾乃亮在7月17的直播中告诉消费者。
当日,除1分钱酸菜鱼外,趣店的其它预制菜品也都打出低价:猪肚鸡火锅19.9元、椰子鸡火锅19.9元等……罗敏更是在直播时喊话:“今天就是亏钱送福利,让大家品尝我们的预制菜,请大家吃饭。”
不过,在直播电商行业人士看来,直播电商并非一个靠烧钱就能持续留存的赛道,尤其售卖的品类是预制菜,考核的核心指标仍是菜品的口味、质量等核心因素。趣店预制菜业务未来发展趋势尚无法通过这一场直播来判断。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翻看蝉妈妈的监控数据了解,罗敏本轮直播销售呈现较为明显的烧钱补贴拉动现象。观看人次、销量、以及销售额三项数据均在7月17日达到高峰,相较之下,其他时间段中除了6月30日的直播数据有些许波澜,多数直播数据连起来接近于平线。
与直播数据颇为同步的是股价表现,在7月18日直播数据公布后,趣店(QD)美股当日股价最高接近翻倍,收盘则上涨40.34%;但第二天趣店盘中震荡明显,一度下挫逾17%,收盘跌幅收窄至1.8%,报1.64美元/股。
多次转型后如何突围?
入局预制菜,与趣店急切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密不可分。2017年堪称罗敏的高光时刻,正如他在简介中所提,“这一年带领趣店(QD)在美国上市,为当年美国第四大IPO。”
彼时,趣店发行价24美元,合计发行3750万股,募资约9亿美元。上市首日,趣店的股价曾一度上涨至35.45美元,市值达到122亿美元。罗敏意气风发,“市值不破千亿,不领工资和奖金。”
未曾料,趣店“上市即巅峰”,之后不久,趣店的股价便一路走低,这与趣店的业务模式紧密相关。早期靠“校园贷”起家,随着国内监管趋严,趣店的“校园贷”业务熄火。趣店业绩持续下滑,且股价屡创新低。今年3月趣店的股价最低跌至0.63美元,创历史新低。因为股价长期徘徊在1美元之下,趣店还曾收到退市警告。
业绩方面,今年6月最新趣店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据财报披露,趣店第一季度营收2.02亿元,同比下降60.9%;归属于趣店股东的净亏损为1.43亿元,2021年同期为净利润4.78亿元。
事实上,近年来,趣店曾尝试过多项业务,包括汽车零售项目大白汽车、奢侈品电商平台万里目以及少儿素质教育项目万里目少儿等。但这些转型项目都无法将趣店带出业绩下滑的局面。
再回看预制菜赛道。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19年到2021年,我国预制菜的市场规模从2445亿元增加至345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8.94%,预计到2026年,我国预制菜的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达到1.07万亿元。从去年至今预制菜已经越来越受到用户认可。根据蝉妈妈6月份发布的《抖音食品饮料行业报告》显示,与2021年同期对比,2022年1到4月预制菜抖音销量增长了1503%,呈现出预制菜强大的市场潜力。其中中式半成品菜销售额占半成品菜50%以上,酸菜鱼占比接近50%,是预制菜中最大的销量来源。
面对万亿赛道,各大连锁餐饮品牌都在加紧布局,早期布局预制菜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尚不及1%。已经历多次转型的趣店未来将会如何突围,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