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国两会拉开帷幕。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两会又逢换届,中外舆论高度关注。中国两会为何吸引世界目光?
“中国经济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恢复。” 2023年开年,中国经济强势复苏,吸引全球目光。德国《经济周刊》网站一篇文章描绘了中国春节假期热气腾腾的消费场景:出行人次大幅增加、街道和地铁热闹拥挤、购物中心和电影院人流如织……“中国回到了快速增长的轨道上”成为各国媒体的共识。
透过两会窗口,不少国际人士期待更深入了解中国方案、中国行动为应对全球挑战作出的贡献。塞内加尔外国记者协会秘书长阿卜杜拉耶·巴说,“两会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关键时刻。我期待中国将为和平与人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为世界发展注入更多确定因素。”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程曼丽表示,一年一度的中国两会,既是全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观察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中国两会的议题涉及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是政府信息发布场次最多、频度最高、内容最丰富的平台。
两会的影响早已超出中国,每年都吸引世界关注。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与中国在全球政治和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关系密切。作为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今天的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伴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全球不断增多的各类风险挑战与不确定性因素,中国的内外政策走向也牵动着世界目光。因此,除国内受众外,外国政要、媒体、专家学者也借助两会了解中国发展,感知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政策和未来走向。读懂“中国两会”,就是读懂“中国故事”。
来源: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等
两会日程
两会
快评
两会时间,我们看什么?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京开幕。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也将召开。从3月4日开始,全国进入“两会时间”。
两会召开,对农民朋友来说,最关心的应该就是和我有什么关系?将会从哪些方面影响我的生活?要了解这些,我们首先必须了解两会召开的主要目的。
按照我国宪法规定,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委员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委员代表广大选民和各自团体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其中,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就是主要内容之一。
政府工作报告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今年工作的安排。报告是在广泛征求各级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大开幕会上,总理会向代表作政府工作报告,并请代表们审议。接下来的几天,代表和委员们会就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展开审议和讨论。参与报告起草、审议的国家领导人也会深入代表委员中间,当面对报告进行更详细的解释说明,并听取他们对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报告起草组会将这些意见和建议集纳、整理、吸收,并对报告再次进行推敲和修改。也就是说,总理在开幕会上所作的报告,是有可能会修改的。在闭幕会上,代表们会对修改过的报告进行表决,也就是是否认可、通过这个报告。通过以后,接下来的一年,各级各部门将会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安排部署开展工作,把报告中提到的事项落到实处。
所以,对于政府工作报告,农民朋友可以重点关注报告中提到的民生政策和“三农”政策。当然,每次近两万字的报告,找出和自己相关的信息也不容易。在这方面,我们将通过努力,把这些重点给您梳理出来。不想看全文的,看我们就行了。
每到两会时间,代表委员的观点会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重点之一,其中有些观点,会让我们有大跌眼镜的感觉。不过,不是所有观点都能转化为国家的行动。按照规定,人大代表主要通过提交建议、议案,政协委员主要通过提交提案表达意见和要求。代表的建议、议案和委员通过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的提案,会交由相关部门办理解决,而相关部门也必须能办的办好,不能办的给出合理解释。不过,这建议、议案和提案也是有要求的,不能想写啥就写啥,应当主要围绕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等。
比如,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李孝轩去年提出《关于打击电捕滥杀蚯蚓行为 保障国家耕地和粮食安全的建议》。当年7月,农业农村部会同其他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野生蚯蚓保护 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通知》,部署各地核实电捕野生蚯蚓等问题,整治非法捕杀、收购、加工野生蚯蚓乱象。
也就是说,这些意见和要求会有专门人员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才会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解决。一些偶尔出现的“雷人”观点,咱就听听笑笑,剩下的事儿就由审查部门去处理吧。
今年的两会还有一个特殊看点,那就是将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而且会审议通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当然,无论怎么改,相信都是为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聚焦两会
一线工人、农民占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总数16.69%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4日12时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人王超说,在2977名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归侨代表42名;妇女代表790名,占代表总数的26.54%;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的16.69%。
【详情】
张文宏:要落实强化基层卫生体系建设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于3月4日14:05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呼吁,目前已进入疫情舒缓阶段,国家应继续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他期待未来三级医院既能赋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又能与之相互分级、分层、分流,打造出一个上下联动、平急转换,既有弹性又有韧性的医疗卫生体系。
【详情】
2023两会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建议实行城乡无差别化养老政策
180元和2000元,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告诉记者,这是他所在的河南省辉县市60岁以上农村老人与城镇居民每月所分别能领取到的养老金大概数目。裴春亮准备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对独生子女家庭和失独老人提供康养服务的建议》。他建议,实行城乡无差别化养老政策,大力弘扬孝道文化,并健全社会敬老公益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范国强:建议提高涉农大学毕业生从事农业工作待遇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范国强表示,他今年带来了《关于给予涉农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生活补贴的提案》,建议对高等院校涉农大学毕业生从事农业工作的,给予较高工资、津贴补贴等生活待遇。同时,为了让他们可以安心、踏踏实实在农村工作,建议国家制定政策,帮助他们打通上升通道。
全国政协委员高金凤:建议建立有差异无差生的评价观念
全国政协委员高金凤建议要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全社会尤其是学校亟需建立“有差异无差生”的评价观念,重塑教育生态,实现“育分”向“育人”的真正转变,营造“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氛围。
直播预告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关键词
关注两会三农热点,聚焦两会三农声音,2023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国三农发布两会特别策划《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关键词》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三农问题专家和农民朋友一起做客直播间,围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两会热议的三农关键词展开交流探讨。届时,中国三农发布、农视网抖音、快手、视频号、微博等矩阵号全程直播。您也可以通过点击下方卡片,预约直播,提前锁定精彩内容。直播时间:2023年3月5日晚7点,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