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园园 通讯员 孙光辉
初春,在东营城中穿行,水润灵动,静悄悄中透着盎然生机,别有一番韵味。这样的景象,源于“特色生态城市”的目标定位,源于争一流、上水平的硬招实招。
前不久,全市2022年度“创新实干、事争一流”综合表彰暨作风建设大会隆重召开,进一步吹响了奋进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的号角。新一年东营治水兴水将如何做?有哪些大事儿、实事儿?近日,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东营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盖举波。
“大会给水务干部职工治水兴水争一流、走在前注入了强大的决心、信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盖举波说,该局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按照“1+5”总思路,不断满足人们对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需要,奋力谱写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水润东营”新篇章。
据介绍,“1”就是聚焦聚力“党建引领”。东营市水务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习近平总书记治水兴水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化模范机关建设暨市县联动,以创建市水务局党建总品牌为抓手,辐射带动基层各亮点品牌;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建设提升行动,在系统内深入开展“正作风、守纪律、树形象,强担当、抓落实、创一流”系列主题活动,引领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5”就是聚焦聚力“五个提标准上水平”,具体为聚焦聚力“优质水资源”提标准上水平、聚焦聚力“持久水安全”提标准上水平、聚焦聚力“健康水生态”提标准上水平、聚焦聚力“宜居水环境”提标准上水平、聚焦聚力“严格水管理”提标准上水平。
其中,围绕“优质水资源”,坚持项目为王,实施供水保障、防洪提升、水生态保护与修复3大类31项重点水务工程,总投资85.4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50亿元。重点实施中心城区域供水保障工程、王庄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马新河治理工程等项目。立足水资源这一最大刚性约束,按照“黄河水严控总量、长江水加大用量、雨洪水增加存蓄量、非常规水提高利用量”的总思路,全力保障高质量发展用水需求。
围绕“持久水安全”,在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中,突出“五个强化”“两个前置”“两个统筹”。“五个强化”就是强化防汛责任压实、强化隐患排查整改、强化“四预”措施、强化城区防汛组织调度、强化值班值守和信息发布;“两个前置”就是应急物资、应急人员提前部署落实到位;“两个统筹”就是做到防洪排涝和雨洪水存蓄利用的统筹结合。
围绕“健康水生态”,完善高位推动、机制带动、上下联动、创新驱动的河湖管理机制,实现“四个转变”,即向系统解决问题转变、向主动发现解决问题转变、向加强部门联动调动社会力量转变、向充分发挥县乡村河长作用转变;深化“河湖长+生态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四长联动依法治理河湖模式创新,进一步打响河湖治理“东营品牌”;巩固提升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成效,确保东营市河湖管理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全面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增强水土保持监管质效,打造“小流域+”生态治理新样板。
围绕“宜居水环境”,今年完成385个小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9.64公里市政雨污合流管网改造、4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确保年底全面完成“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提前两年完成省定目标;完成14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巩固提升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效。
围绕“严格水管理”,持续推动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灌区创建,城乡供水一体化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居全省前列,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和数字孪生体系建设,智慧水务系统达到全省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