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915-1135
聚焦五华两会 | 乘势而上开新局 奋楫扬帆谱新篇(自建网站的优势)自建网站可以实现哪些功能,

聚焦五华两会 | 乘势而上开新局 奋楫扬帆谱新篇(自建网站的优势)自建网站可以实现哪些功能,

发表日期:2023-02-26 23:04:31   作者来源:众诚企业建站   浏览:144

(来源:昆明五华人大)

原标题:聚焦五华两会 | 乘势而上开新局 奋楫扬帆谱新篇

乘势而上开新局

奋楫扬帆谱新篇

2月15日,五华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

回顾2022年,五华以全区上下同心同行的脚步,在发展中镌刻出奋斗的荣光。

这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这一年,五华交出了一份奋斗答卷: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91.0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41.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11.07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2.4%、6.5%。

这一年,五华荣誉等身: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国创新百强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全国科普示范县”,被评为“云南省2021年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第十一届云南省双拥模范城”。

成绩的背后,是全区上下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奋斗姿态。

2022年,五华区按照“五个四”总体发展思路,以“当好排头兵、五华在争先”大竞赛活动为主线,建立“红黑榜”考核制度,大抓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2023年,五华区将聚焦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对标全市“六个春城”工作要求,践行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区、投资兴业首选区、科教创新先行区、山水文城融合区、共同富裕引领区、实干争先首善区”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全力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再次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

2022年 奋楫勇进

现代产业体系提档升级

●数字经济提速扩能: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24.6亿元,数字产业投资达4.58亿元。启动荷叶山数字经济产业园前期工作,全面推进金鼎数字产业园(一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国融智创产业园五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验收,累计实现14项科技成果转化转移应用。

●现代服务业做优做强:保有税收亿元楼宇20幢、千万元楼宇47幢,昆明老街—南强街被评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创新建设物贸产业园,新增20亿元以上批发业销售额。成功创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实现营收25.48亿元。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9%,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8.49%。

●传统工业加速转型:启动新一轮工业投资三年倍增行动,工业投资占非房投资比重达17.6%。年内开工工商物流一体化项目并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厂口产业园1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主体建成,德和食品智造基地(一期)主体竣工。

●绿色农业创新发展:新增云南泽润三七等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各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9家。72种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45种果蔬获得有机食品认证、13个果蔬品种获得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认证。高原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主体形象初步呈现,麦和稻田成功“出圈”,振峰农庄、二鸟宅等研学基地、民宿经济蓬勃发展。

开放创新活力有效激发

●重点改革纵深推进:开展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10个领域288项区级执法内容由街道承接。“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全省首推“营商服务专员”,实现审批事项全程“帮办代办”。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一窗通办”“全程网办”成为常态,零跑腿事项比例达到97.6%。

●开放势能持续扩大:主动融入云南省与越南西北四省协同发展格局,与越南老街省沙巴市签署发展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高效完成昆明胡志明旧居修缮布展。全力保障昆倘高速通车运营,有效激发沿线周边自然资源潜力,积极促进西翥瓦恭、迤六路衍经济发展,助力富民融入昆明1小时经济圈。

●创新创造优势凸显:持续优化“1+1+3+N”创新版图,21个项目入围国家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项目库,与云南财经大学共同成立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文化出口基地研究中心。保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众创空间4家,孵化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团队1095家,营业收入超26亿元。累计培育认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96家,高新技术企业235家,R&D投入32.84亿元,持续位列全市第一。

城乡建管水平全面提升

●资源要素保障有力:完成10个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究,普吉路以东片区、右营三期等7个片区、10个项目控规修改入库。包装推介篆新农贸市场周边、墨水厂及豹子头城中村等15个重点招商地块以及荷叶山、小西门周边等7个重点改造片区。34个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通过市规委会审议,过规项目开工率位居全市第一。

●城乡功能日趋完善:团钢自主开发等5个项目圆满竣工,潘家湾小新村一期等3个项目实质动工,顺利完成莲花池畔等12个烂尾楼项目化解销号任务,华信悦峰项目在全省率先实现“交房即交证”。

●城乡品质稳步提升:完成翠湖片区景观提质工程、蓝花楹特色街区建设,推进南屏步行街精细化管理试点项目,提升改造祥云街、晓东街等5条市政道路。完成9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打造天君殿巷等5个省级示范改造项目。翻新修缮人民中路等城市主干道沿街外立面,整治提升濂泉巷等9条背街小巷,新建普吉公园等15个公园绿地。创新建成五级网格管理体系,网格化管理考核连续五年全市第一。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污染防治成效显著:淘汰超标排放车辆5597辆,空气优良率达99.4%以上,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考核在全市排名前列。新、老运粮河等4条入滇河道水质稳定达标,盘龙江入选2022年度市级绿美河湖,西北沙河水库等6个河(库)获评市级美丽河湖。

●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加强:完成翠湖公园(一期)5.3万平方米清淤晒塘,启动云铜普吉渣场生态景观恢复,开展双石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深入实施马鞍山片区、厂口片区石场等29个关停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新增绿地20.35公顷,增补乔木4615株,义务植树70万株。恢复2432亩征占用林地植被,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8%,三多社区成功进入“国家森林乡村备选库”。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高标准整改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投诉举报件,完成率、验收率全市领先。对286家危险废物排放单位进行备案登记,将18家拥有排污许可证的重点管理企业纳入全国污染源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并开展执法监测。

社会服务供给持续巩固

●社会保障不断健全:高标准建成五华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新增城镇就业4.13万人。

●公共服务扩面增效:园博幼儿园晋升为省一级三等示范幼儿园,沙朗民族实验学校等4所校园成功创建省级现代教育示范校,长城中学、华山中学顺利转办为公办学校。家庭医生履约率保持在99.8%以上,居民健康规范管理率达70%以上。新建文林驿等8个新型文化空间,新建11条健身路径。

●民生设施提质更新:昆二十八中选址新建项目实现动工,莲华小学核桃箐校区、五华三幼等6个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学位4050个。区人民医院暨康养中心项目完成主体结构工程建设,完成丰宁、莲华2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在全市率先完成500户特殊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项目改造,新增5家托育服务机构,新建2家养老机构。

●社会建设坚实有效:形成“一核多元、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00余件,三合营、虹山中路社区获批省级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试点。出台“民生小实事”项目,惠及辖区居民35.7万人。创新建立“红袖标”积分管理、“综治联处联调”等基层治理机制,组织发动2.1万名治安志愿者开展治理工作,涌现出“五华义警”“护小侠”“小巷管家”等一批获省、市高度评价的市域基层社会治理品牌。

●平安建设稳步提升:开展自建房“百日攻坚”行动,完成2.6万栋880万平方米自建房排查建档。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各级人大代表建议196件、政协提案138件,满意率100%。

经济建设发展平稳有序

招商引资精准施策

●聚焦 “4+1”产业发展赛道,成功引入美的集团、厦门建发、太平洋建设、中交一公局 4家世界500强企业,罗普特科技、重庆水务等4家企业总部及万纬物流等 21个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与北京保罗、东方电气等 29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全年累计投入项目前期经费 1332万元,支持 44个项目开展前期研究,动态调整充实未来三年 1500亿元项目储备库。年内实现 158个项目开工入库,总投资 125.72亿元

市场主体持续壮大

●打造融城园城、云报大厦为代表的大健康、绿色产业等一批特色楼宇。融城园城医药健康科技园吸引 24家医药类企业聚集发展。减免国有经营性房屋租金 3664.21万元,新增区级减税退税降费 28.81亿元。制定 8个市场主体倍增培育计划,全年实有各类市场主体超 13万户

2023年 迈步前行

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

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激发市场活力

保障项目前期研究经费不少于3000万元。优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工作机制,力争引进市外内资25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积极发展网红经济、品牌经济,鼓励发展首店、小店经济,加快培育不少于3个夜间经济特色街区。

强楼宇拓园区

推进金鼎山19号平台数字产业园一期建设、加快二期项目启动,年内实现荷叶山一期TOD项目落地开工,加快实施一二一大街总部基地项目建设,推动石盆寺片区体育运动产业园建设。支持物贸产业园加大供应链企业招引,力争实现园区批发业销售额达500亿元。实现桃园物流园区万纬物流、五华精品农业供应链中心一期竣工开业,推动高原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主体竣工。修缮景星花鸟珠宝市场,建立区域电商直播经济产业链,探索打造电商产业园。

完善城市功能

加大城市“微改造”力度,完成271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打造4个省级精品示范小区。开展109号、171号等17条市政道路建设。实施46条市政道路三线入地,开展27.9万平方米人行道海绵化改造,统筹推进1419个小区(庭院)、126条市政道路清污分流工程,推动531个小区4332处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厚植文化底蕴

启动翠湖及五华山片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提速大德寺片区及大小梅园巷提升改造进程,推动文庙恢复性修建项目二期工程。推动翠湖北门经正书院文化产业及立体停车场项目实质动工,恢复经正书院历史文化风貌,实施华山南路传统商铺建筑群、潘光旦旧居等文保单位修缮改造。积极创建1个区级大文旅文化创意园区和多个分基地,着力推进春城江南莲花坊、教北50文创园区建设。新建云线体育公园、新运粮河河道小游园等17个公园绿地,着力创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国家级公园城市。

加强环境保护

全线贯通西翥自来水厂厂口管线,新建改建农村卫生公厕6座、卫生户厕90座、垃圾收集设施60个。实现西郊有机垃圾处理项目动工开建,继续完成翠湖公园(二期)清淤晒塘,开展月牙塘等水环境生态治理,实施桃园片区、东方红片区防洪滞蓄工程建设。完成潘家湾小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等6个地块土壤污染治理,全面完成西郊垃圾填埋场封场治理。

着力改善民生

加快北市区、西北片区教育基础设施供给,确保右营片区中学项目完工投用,推进昆二十八中选址新建项目、昆十四中改扩建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与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合作,确保区人民医院暨康养中心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完成五华康养照护中心、10个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3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项目建设,新建2家托育机构。新增有效就业岗位不少于2.9万个,就业新增不少于2.81万人。

培优市场主体

力争保有高新技术企业超250家,营业收入达320亿元以上。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确保全社会R&D投入增长10%。主动融入昆明磨憨托管联建战略部署,帮带共建磨憨镇尚勇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全面落实政务服务事项规范化建设,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平台全覆盖,实行“五级十二同”清单化管理,确保办事指南与权力清单100%关联。

加强政府建设

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全面加强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来源: 昆明五华发布

编辑:吉永源

编审:马 晔

终审:杨丽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